虚拟社会造成的现实陌生化

2015-09-10 07:22赵新宁
新闻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陌生化现实

赵新宁

【摘要】数字化媒体时代,由于其交互性、匿名性和可复制性等特征,使得现实虚拟化,人们极容易陷入一种虚拟与现实混沌不分的沉迷状态,虚拟与现实同时变得陌生化。本文借用文学语言的陌生化理论,分析了虚拟社会导致的现实虚拟化,情感陌生化和关系疏远化等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哲学思考。

【关键词】虚拟社会情感陌生关系疏远

“陌生化”的概念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他认为,艺术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对现实的陌生化,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①。陌生化即通过对生活常态的非常态表现,唤起人们新鲜陌生的感觉和体验,打破对现实世界的习惯性知觉方式。

文学意义上的这种定义把陌生化作为一种手段,它涉及作者、文本、读者与世界四个主体,在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一种陌生感和距离感,以此来增加文本的理论高度。

陌生化作为一种技巧性策略和经验性过程,它的形成和运用具有一种动力带的作用,一方面呈现出客观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促进实现社会学家主观上提高理论学术抽象性的目的②。虽然陌生化属于文学创作的范畴,但它强调的是反常规创作,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在这里,陌生化也可以作为一个媒介过程来运用。

虚拟社会关系是伴随数字媒体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呈现一种符号化、抽象化的沟通与交互状态,虚拟化生存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规范和交往方式,影响着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整个的媒体生态环境。新媒体形态下的这种社会存在,对现实的人际关系赋予新的内涵,使现实陌生化。

一、现实虚拟化

鲍德里亚说,“在通向一个不再以真实和真理为经纬的空间时,所有的指涉物都被清除了,于是仿真时代开始了,人工指涉物在符号系统中复活了。符号是一种比意义具有更大延展性的物质,这不是模仿或重复的问题,也不是戏仿的问题,而是用关于真实的符号代替真实的问题,这是一个超稳定的、程序化的、完美的描述机器,提供关于真实的所有符号,割断真实的所有变故。”③

1、虚拟的表现

“虚拟”一词,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尤其是计算机软件行业,电脑网络数字化等虚拟技术迅速发展,出现了虚拟经济、虚拟企业、虚拟银行、虚拟大学、虚拟政治、虚拟战争、虚拟共同体等。虚拟存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虚拟空间和现实社会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数字技术凭借便捷的交互传播,超越了时空限制,构建了一种符号化的影像。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接收者或发布者很容易产生一种实时信息交换的“拟真”的幻觉,虚拟的信息产品成为现实的替代品,不知不觉地隐没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

2、虚拟社会的特点

虚拟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匿名化、低限制和弱联系。匿名化是指每个参与主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数字化的ID,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姓名、性别、形象甚至交往环境。低限制是指虚拟空间里的制约极少,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他人交往,克服了现实中身份地位等的不平等。弱联系是指交往主体之间的沟通联系较弱,主体随时可以更换对象。

虚拟社会的这些特点,使个体的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的识别完全不同,不再具有现实中的唯一性、区别性和异质性,造成了个体身份认证的弱化,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变化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④。人作为世界上唯一具有认识自我的本性、唯一能够认识自我的存在物,唯一具有自觉自为意识的生物体,人在自我的意识中,将人与世界把握为“关系”性的存在,并进行着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性”活动,力图把世界变成对人来说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现实。

然而,当人们对虚拟社会与现实世界混淆不清的时候,人们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经验,便难以区分是现实的真善美还是虚拟的认知快感,在这个模式化的数字过程中有可能使人们的审美过程丧失想象的创造力。

虚拟技术把人们在现实中的身份和角色变成了符号,消除了人们在现实中的地位、相貌等顾虑,伴随这样的过程,人们的工作方式,休闲方式和交往方式等都变得符号化,主体的活动变为一种符号化的虚拟存在,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也是虚拟化的。抛开现实中的面具,人们的存在和互动便具有了模糊性。

这样的实践对象活动冲击了认识主体的认知知觉,并对人的自我意识的认识产生影响,使其难以获得独特的认知经验。在这种境域之下,活动主体存在的关系是弱化的,那么,现实社会中各种机制体制也难以发挥刚性的约束,人们的责任感和义务观念程度降低了,维系虚拟社会的组织和制度力量,较现实社会相比变得弱化,人际关系松散的趋势就难以避免。

二、情感陌生化

辩证地来看,数字技术增强了社会支持网络,伴随而来的消极影响也令人堪忧。以移动新媒体手机为例,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表现为人们已经无法离开手机。

现在的家庭聚会、同学聚会等再也看不到传统社交模式的模样了,因为即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想要见面的人聚在一起,人手一部手机的场面比比皆是,只为逃避暂时的冷场。网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旁边,你却在玩手机”,形象地表达了手机依赖导致的情感缺失。中国人的感情表达本来就比较内敛,过多将自己陷在手机世界中,只是停留在“人机对话”的交流上,容易忽略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造成社交圈子变窄,生活圈子缩小,注意力的分散,孤独感的增加。公共社交场合,只顾低头玩手机,面对面的表情、语调、眼神等直接交流被淡化忽视,甚至对面对面的社交产生恐惧和抵触的情绪。

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提出了生活世界的系统二元社会模式。他认为,人们不但生活在进行文化再生产的生活世界的境域中,同时还生活在负责进行物质再生产的系统中。现实的情景却是,人们的生活过多地依赖于物质,造成“生活世界殖民化”,即“社会合理化的过程首先源于生活世界的理性化,由此导致体制层面的理性化,最后出现生活世界的体制殖民化。”⑤

移动新媒体作为社会物质再生产的产物,人们对其的过度依赖正是“生活世界殖民化”的结果,对工具过度合法化而缺乏对工具的正确认识和理性批判。使用行为本身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隐藏了工具持有者内心的原始真实的想法。大量未过滤的信息导致的了选择焦虑症,剥夺了我们自身的时间和注意力,持续的多任务状态,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降低了人们的思考能力,人际交流的情感陌生难以避免。

三、关系疏远化

无论对于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关系”都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其中交往主体的信任机制是关系维持的重要基础。虽然媒体环境发生了变化,信任机制仍然是虚拟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但这种关系因新媒体形态的多样化发生了变异。

其结果是,传统意义上的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主体间亲密关系完全改变,网络交往中主体呈现的无标示状态特征,极大地挑战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并形成新的行为模式。人们在网络中表现热情,侃侃而谈,在现实中却反应冷淡,沉默寡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信任感也愈来愈缺乏。

早在1997-1999年,Katz和Aspclen就做了全国性的调查,比较了网络使用前后的社会参与程度。研究发现,大量使用网络会造成社会参与活动的下降,缩小社交圈,减少与家人的交流,同时增加个体的孤独感,降低人际信任感。⑥

倪晓莉等人在《虚拟社会关系中的人际信任研究》一文中,以大学生为例,采用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对其网络使用环境下的人际信任、自我人格等心理因素进行了调查评估,探索了虚拟社会关系中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调查结果同样表明,网络使用过度,人际信任感低。

以微信所形成的社交关系为例,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常宁将其解读为,以利益需求为基础的“临时社交关系”:最易成为“僵尸关系”。微信平台所形成的社交圈子形成了两种关系,一种是真实的强关系,这种关系是由小圈子构成,多是亲朋好友,且是现实中的关系。这种强关系的稳定性很高,即使不使用微信,依然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另一种是基于某种利益需求临时搭建的弱关系,这种关系越来越成为职业社交、工作范畴和营销的工具,且范围越来越大,它不依托情感来维系,只是为了满足工作、社交或行销的目的。

虽然网络弱关系是人们获得信息支持、社会资源、伙伴关系、补充给养真实社会关系的重要来源,但一旦沉溺于“符号虚拟人格”中,就混淆了真实角色和虚拟角色,容易迷失自我。

当微信中工作营销的需求越来越多,弱关系的比例就会越大,人们会因这些“被迫要看”的信息而身心俱疲,产生失落焦虑的情绪。这种临时搭建的弱关系降低了社会交往主体之间的满足感和安全感,破坏了关系的维系基础。

参考文献

①什克洛夫斯基著,刘宗次译:《散文理论》[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10

②陈健、宋菲菲,《陌生化:社会学理论及其文本的运用策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5)

③鲍德里亚:《仿真与拟像》[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330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73、60

⑤阮新邦:《批判诠释和知识重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67

⑥Katz J E, Aspclen P.Anation of Stranger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7(12):81-86

(作者: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陌生化现实
“剧本杀”里的现实逃脱
悲剧:最有力量的陌生化
借助陌生化策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教学新思维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陌生化”现象
西方文学作品中马的象征意义探究
从陌生化角度浅析《藻海无边》
梦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