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推进古镇保护与镇域发展

2015-09-10 07:22陈耀
人民论坛 2015年19期
关键词:全镇古镇

陈耀

芝英镇既是一个以五金为特色的工业重镇,又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国家级文化名镇。目前大多数古建筑年久失修,核心保护区设施陈旧,特别是部分家庭工业与古镇紧密交织。因此,如何处理好古镇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的关系,并抓住有利机遇建设好美丽“古祠小镇”,实现芝英新的跨越和提升,至关重要。

厘清古镇保护与镇域发展的关系

芝英是古应国文明在我国南方的传承地,全镇村落分布仍保留着3000多年前应国城市的格局,尤其古祠堂群落密度高且保留完整。由于其历史文化价值,修复保护好芝英古镇,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开发“金山银山”。但由于目前全镇常住人口已达11.2万,居民生活和生产融为一体,要保护必然影响到当地经济和就业,必须把部分居民拆迁安置和工厂迁移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尽可能减少古镇改造对产业、就业和财政的影响,重点解决好“人往哪里去、厂往哪里搬、钱从哪里来”三大问题。为避免出现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要在全镇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征求每家每户对古镇改造规划方案的意见,求同化异,公开透明,依法实施。

借助古镇街区改造的契机,加快镇域产业的转型升级。芝英现有工业企业1600多家,已形成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衡器、厨具等特色产业,但总体上未摆脱“低、散、小”格局,镇域经济也面临不少困境,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是根本出路。2014年3月芝英镇被列为第六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这既是荣誉也是责任,同时这也为芝英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历史性契机,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机遇,把特色街区建设、祠堂和民居修缮、各种管网设施工程,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以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服务化为方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未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可从中选择芝英有基础有能力的产业和产品方向,朝着“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目标努力。做好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大文章,让传统优势产品通过互联网找到市场、技术和资金,线上线下结合保持竞争优势。重视“百工之乡”的“工业游”,通过手工工艺体验,让游客感受芝英传统手工艺的精湛艺术。

以开放促开发,争取先行先试

要开阔视野,开展国际间古镇保护合作,以开放促开发。浙江许多地方民营经济发达,形成依靠自身积累的内源发展模式。这种当地土生土长的企业扎堆,客观上是民间信用的力量,但也可能会不自觉地对外来企业形成“排异”。打破它要靠开放,通过开放合作吸引和利用更多的外部优质资源。目前各地区都在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国家也鼓励地方开展与沿线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建议芝英积极研究谋划,借鉴国外古村落、古镇保护开发的经验教训,力争在国际间古镇保护合作上取得突破。

最后,建议芝英镇努力打造“国家古镇保护开发综合示范区”。能否在古镇保护开发上形成一套规范的标准或模式,尤其是在建筑特色、文化旅游、文物保护、居民安置、产业发展以及建设运营的投融资机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探索出可复制的经验,芝英在这方面既有典型性又有一定条件,可以争取先行先试。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

责编/ 韩冰曦 美编/李智

猜你喜欢
全镇古镇
桓台县唐山镇多措并举改善办学条件
排除炸弹
漯河市后谢镇计生协助推医疗卫生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展开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
周庄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