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带动古镇新发展

2015-09-10 07:22王衍用
人民论坛 2015年19期
关键词:原汁原味祠堂工业化

王衍用

芝英镇的文化底蕴是一部应氏望族的家族兴盛延续史,体现了一个封建社会的宗族自治社会组织系统,是传统社会手工业历史的样板;是一个农工商社会的缩影,一个乡村社区的首善之地。

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古镇出现了诸如人口密度大、社区环境较脏乱差、旅游服务设施不完整以及修缮开发所需资金缺口较大等现实问题。在与已开发成熟的同类型古镇竞争中,如何另辟蹊径实现超越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首先要确立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以“风水家园吉祥地,山水乡愁芝英镇”为总体定位;以历史文化的独特性为卖点,凸显“中国祠堂古镇,江南百工之乡”的后发优势。

实现和周边市县联动,形成区域合力,打造完美社区。社区的完整性是社区成熟的标志和内在活力的体现,是社区生长的历史过程,从而使旅游能有完整的感知和场所依赖。芝英镇山环水流,是一方风水宝地,周边的山林田舍、河流池塘,基本保持了农耕时代的环境,梳理其完善的社区系统需要三个层面:首先,以溪流、水井、方塘为骨架梳理出骨骼脉络;其次,以祠堂庙宇为依托找准精神载体;最后,以完善民居系统分类排布为抓手找寻生活主题。

“三层”文旅开发,打造活态的博物馆。一是原点打造,原汁原味。一个小镇的灵魂在于她的味道,在于核心建筑的原汁原味。保持小镇的肌理风貌,修缮各类古旧建筑,是小镇具有味道的基础。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实现社区与景区共生,旅游者和居住者共和;加强软实力的建设,如方言的运用,民风的保持,传统手工业制作,茶楼酒肆的商业风情等原汁原味的保留和再现,把芝英镇打造成一处文化旅游综合体。二是文化转化,时代时尚。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是:利用前工业化时代的环境,对应工业化时代的市场,打造后工业化的产品。因此,可对小镇中的一些老房子进行混搭式的装修改造,满足城市游客的现代需求。三是文化拓展,全方全位。深化芝英“百工技艺、祠堂文化以及首善社区”的文化底蕴:在“三宝”的基础上演化出时尚“百宝”;结合国学教育,衍生系列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在拉动镇域经济的同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责编/ 韩冰曦 美编/李智

猜你喜欢
原汁原味祠堂工业化
『祠堂』为何现今南多北少
“祠堂”为何现今南多北少
拆迁
我们的祠堂
鲜香四溢
球场揽胜 原汁原味 动静皆宜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