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

2015-09-10 07:22余文祥
党史文苑 2015年16期
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资产阶级革命

余文祥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并且坚决维护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抗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并且坚决维护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起了全国的军队和老百姓的抗战精神,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因素之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的政党、阶级、阶层、团体、爱国人士、少数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的广泛统一战线。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抗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必须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理论的奠基人,他们认为,无产阶级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封建贵族,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同工人运动中的各个政党、派别、团体加强团结、统一和协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本阶级力量的统一。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特别强调要争取和团结广大的同盟军,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作”[1]p285。列宁进一步发展了统战理论,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强调,无产阶级“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只有尽最大的力量,同时必须极仔细、极留心、极谨慎、极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裂痕’,哪怕是最小的‘裂痕’”,“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最极小的机会,来获得最大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靠不住的、有条件的”[4]p179。

为了救亡图存,为了凝聚起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广泛力量,中国共产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依据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引起的各阶级变化,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首先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决议》指出,目前时局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准备“单独吞并中国”,这一行动使帝国主义内部空前紧张,引起了中国各阶级、阶层相互关系的变化。在新的民族革命高潮下,不仅工人、农民、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和革命的知识分子是抗日的基本力量,而且“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与军阀”也有“直接参加”反日战线的可能。即使“在地主买办阶级营垒中间”,也可能发生分化。为此,必须运用“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即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他在报告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他强调,中国的工人和农民都是要求反抗的,小资产阶级也是要反抗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在今天的时局下有起变化的可能性。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是要发生破裂的。他指出:“把这个阶级关系问题总起来说,就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打进中国本部来了这一个基本的变化上面,变化了中国各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扩大了民族革命营垒的势力,减弱了民族反革命营垒的势力。”因此,党的基本策略任务,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8]p142-155

二、无产阶级政党坚持既要联合又要斗争方针

马克思、恩格斯讲到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两面性,且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结成同盟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列宁也指出:共产党人应该支持本国的资产阶级民族派。只要他们在一定阶段上和一定时期内能够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就应该同他们结成同盟,但不能同他们融合在一起,在联盟条件下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4]p334。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设想与资产阶级政党建立合作关系,但由于资产阶级政党的特点,这种合作不是短暂的,就是根本没能实现。

毛泽东创造性地把中国的资产阶级区分为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个部分。1935年l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指出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地主阶级那样多的封建性,没有买办阶级那样多的买办性,他们具有既不喜欢帝国主义又害怕革命彻底性的两面性,“总的特点是动摇。但在斗争的某些阶段,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左翼)是有参加斗争的可能的。其另一部分,则有由动摇而采取中立态度的可能。”[8]p145“如果我们否认民族资产阶级在大震动中有动摇及参加革命的可能性,那也就取消了至少也减轻了我们党对于争取领导权的任务。”[8]p148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的条件下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中国的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的,在各个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在革命的锋芒主要地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斗争。”然而,“在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参加统一战线并和无产阶级一道向共同敌人进行斗争的时候,它仍然是很反动的,它坚决地反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发展,而要加以限制,而要采取欺骗、诱惑、‘溶解’和打击等等破坏政策,并以这些政策作为它投降敌人和分裂统一战线的准备。”[9]p607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应是既“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它斗争”[9]p608。

毛泽东关于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策略思想。它正确地处理了中国共产党与资产阶级关系这个重大而复杂的问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制定和形成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既联合又斗争的方式,与资产阶级政党实现了合作,建立和维护了统一战线。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不能生存发展,各民主党派在革命中逐步选择了共产党。1937年9月22日和23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先后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的谈话,两党第二次合作宣告成立。国共合作的实现,受到全国各族人民、各党派、团体和海外华侨的热烈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适度的斗争,使各党派合作抗日的局面维持到抗战胜利。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爱国同胞的统一战线

马克思、恩格斯讲,工农两大阶级同受资本家的剥削,消灭剥削和压迫是他们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这种本质上的一致,使农民自然倾向于无产阶级,把负有推翻资产阶级制度使命的城市无产阶级看做自己的天然同盟者和领导者[1]p681。只要实现了这一联盟,“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1]p684。列宁认为在一切资产阶级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比较成熟的)只是同农民结成联盟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p363,“这个最根本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工人阶级同农民的关系,就是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7]p333。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还讲到同资产阶级建立联盟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的行动,共产党就同它一起去反对君主专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动性”[1]p306。列宁说:“没有工人民主派和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步调一致的行动,就不可能取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绝对的真理。”[5]p303

尽管如此,但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两方面的实践经验不多,列宁虽然有建立俄国工农联盟的成功经验,但却缺乏同资产阶级建立联盟的经验。

而中国共产党却在这两个方面都获得了成功,并且能够使两者相辅相成,为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农民是无产阶级最主要、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13]p779工农联盟的巩固,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而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队伍很大、很复杂……有小资产阶级,有自由资产阶级,甚至有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也来参加……也要依靠小资产阶级,他们是革命的基本力量。典型代表是知识分子,要引导他们和工农相结合。还有一个自由资产阶级,是中间力量。要争取,要联合,至少使他们中立。但不能依靠他们”[13]p748。

可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各党各派各军的统一战线,是工农兵学商一切爱国同胞的统一战线”[9]p365-366。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11]

四、共产党应该争得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争得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是关系到统一战线成败的大问题。因而,马克思、恩格斯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他们指出,“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对同盟者不放弃“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1]p306。1852年11月,马克思在《科苏特、马志尼和路易·拿破仑》一文中强调:“在政治上为了一定的目的,甚至可以同魔鬼结成联盟,只是必须肯定,是你领着魔鬼走而不是魔鬼领着你走。”[2]p443这里主要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在与其他阶级、党派联合时,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坚持对同盟者的批评权利,在统一战线中坚持领导权。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斗争中发展了这一思想,他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思想,“马克思主义教导无产者不要避开资产阶级革命,不要不关心资产阶级革命,不要把革命的领导权让给资产阶级,相反地,要尽最大的努力参加革命”[3]p543,“而且要力求领导这个革命”[3]p609。他提醒各国无产阶级在与民族资产阶级结成联盟时,“不要同他们融合,甚至当无产阶级运动还处在萌芽状态时,也绝对要保持这一运动的独立性”[4]。与此同时,列宁还讲了无产阶级领导谁和如何领导的问题。他说:“布尔什维克认为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基本策略是:领导民主小资产阶级特别是领导农民,使他们脱离自由派,麻痹动摇不定的自由资产阶级,发动群众为完全消灭包括地主土地占有制在内的一切农奴制残余而斗争。”“保持领导不是靠权力,而是靠威信、毅力、丰富的经验、多方面的工作、卓越的才能以及党的正确理论和政策。”[5]p171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一是争取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是实现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1937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当时称“党的苏区代表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旗帜鲜明地向全党提出,是“使无产阶级跟随资产阶级呢,还是使资产阶级跟随无产阶级呢,这个中国革命领导责任的问题,乃是革命成败的关键。”[8]p2621937年11月,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毛泽东重申:“在统一战线中,是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呢,还是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是国民党吸引共产党呢,还是共产党吸引国民党?在当前的具体的政治任务中,这个问题即是说:把国民党提高到共产党所主张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全面抗战呢,还是把共产党降低到国民党的地主资产阶级专政和片面抗战?”[9]p391他毫不含糊地作出结论:“‘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这个原则的说明、实践和坚持,是把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9]p394

二是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研究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会议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与自主权,我们的方针应当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具体的政策是:针对国民党的种种限制,区别不同情况,有时可以“先奏后斩”,有时可以“先斩后奏”,有的则要“斩而不奏”,有的就要“不斩不奏”。这就把握了独立自主原则的核心内容,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三是中国共产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必须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艰苦的工作与模范的行动来实现。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作出的决议指出:“共产党应该以自己彻底的正确的反日反汉奸卖国贼的言论与行动去争得自己在反日战线中的领导权”。[12]p521937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告全党同志书》,提出了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以及如何实现这一领导的问题。文件指出:“每一个同志应该深入到农村,城市,工厂,兵营中去,唤醒千千万万的同胞到抗日战争中去,并成为他们的领导者。没有千千万万人民的参加,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没有中国共产的领导,抗战的胜利也是不可能的。”“为了唤醒全国人民参加抗战,中国共产党必须依照目前的情况,提出能够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切身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的纲领。并为这些纲领的具体实施而奋斗。”“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成为民族革命的领导者。中央号召全党同志在党中央领导之下,以艰苦的工作与模范的行动,去取得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中的领导地位。”[15]p198-200在党的苏区代表会议上,毛泽东针对党内同志对争夺领导权问题的疑惑,进一步阐述了实现无产阶级政治领导的四个条件,即:根据历史发展行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号和具体目标;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员成为实现具体目标的模范;在不失掉确定的政治目标的原则上,与同盟者建立适当的关系,并发展和巩固这个同盟;共产党队伍的发展、思想统一和纪律的严格性。并强调“共产党对于全国人民的政治领导,就是由执行上述这些条件去实现的。这些条件是保证自己的政治领导的基础,也就是使革命获得彻底的胜利而不被同盟者的动摇性所破坏的基础。”[8]p263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以政治领导来实现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的。

四是党要坚持对根据地抗日武装的独立领导。根据国共合作的协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四军,立即开赴敌后,广泛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根据地,在战略上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中国共产党在军事领域与国民党军队建立联合战线的同时,坚持了对根据地抗日力量的独立领导,实行了“战略统一下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9]p436。

五是扩大党领导的对象。党把领导的对象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扩大到民族资产阶级,甚至一部分大资产阶级。周恩来说,我们党和国民党“双方争取的对象就是农民、小资产阶级、自由资产阶级。有人说我们只争取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这是不对的。我们还要争取自由资产阶级。”“我们和农民的关系搞得最好,和小资产阶级的关系也很好。至于对自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方法有所不同,就像和友军的关系一样。”“自由资产阶级并不那样听话,常常闹独立性。所以我们对自由资产阶级的领导,只能是主要问题上的领导,而不可能是完全的领导。当然,在另一种条件下,我们对自由资产阶级,不但实质上可以领导,而且形式上也可以领导。如在解放区,自由资产阶级就可能在形式上也受我们的领导,但他的独立性还是要保持的。”关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周恩来讲:“从历史的经验看,一时的或一个问题上的领导也是可能的。”[10]p217

五、共产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灵活策略

革命导师们历来非常注重共产党人的战略和策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和策略,例如无产阶级政党要把当前斗争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共产党人要同资产阶级的进步势力在反封建斗争中实行联合,同时又要保持其独立性;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把无产阶级策略思想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善于利用矛盾争取同盟者等[14]p83。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也集中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统战战略和策略。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策略思想做出了新概括和新发展。为维系国共合作的局面,坚持并且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策略思想,独立自主地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正确的方针策略。这些方针策略包括:在与各党派关系上,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在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时,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这些策略的成功运用,使国民党顽固派受到限制,维系了国共合作、抗战到底的局面。“上述有些策略思想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讲到了,但却没有这样明确的理论概括,或者缺乏具体实践。特别是有些策略原则还与我党的相反”[16],比如对待中间阶级,列宁曾把他们当做“革命的敌人的最危险的社会支柱”,主张采取“打击”、“孤立”的政策;而我们党对中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等中间阶级主张采取团结和争取的政策,因为“在中国,这种中间势力有很大的力量,往往可以成为我们同顽固派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9]p748。这是我们党科学辩证地看待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有力证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列宁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列宁选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7]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1]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4.

[12]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卷)[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

[13]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卷)[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

[14]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简明教程[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1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

[16]范前锋.试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创新[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5).

责任编辑冷波

猜你喜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资产阶级革命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罗登贤与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粉红革命
聂荣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践行与发展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共产国际中国问题研究小组评析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