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共党史研究》学术综述

2015-09-10 07:22张建梅
党史文苑 2015年16期
关键词:中共党史党史研究

张建梅

[摘要]《中共党史研究》是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史研究的重点及趋向。本文立足于2014年《中共党史研究》刊发的170余篇文章,按照历史分期,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文章进行分类研究,还就中共党史人物及党史理论和方法等展开研究,以期对2014年中共党史领域的学术动态有更好的把握。

[关键词]2014《中共党史研究》综述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研究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2014年度《中共党史研究》有4篇文章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情况。国民党在国共斗争激烈之时极力打击马克思主义学说,但在其主流报刊上却频现马克思主义。张太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主流报刊上的马克思学说之运用》(《中共党史研究》第2期)中,通过探究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主流报刊上的主流舆论和思想言论,从另一个侧面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范围之广、力度之深,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现身国民党主流报刊是国民党想用自由讨论的方式导人以“正轨”,从侧面烘托国民党文化的贫瘠,进而揭示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的思想原因。长期以来,学界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但专门研究其在中国翻译、出版、传播情况的文章较少。袁雷在《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主要文本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启示》(《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中着力从传播史与发展史的角度出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主要文本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和传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李义彬在《也谈中共中央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三日会议——兼述西安事变期间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中共党史研究》第8期)中指出,1936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举行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时并未收到共产国际的“回电”,认为20日收到的共产国际对于西安事变的指示不利于我国革命形势的发展,高度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处理西安事变中表现出的政治上的成熟。

徐玉凤在《抗战初期共产国际与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再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第9期)中指出,共产国际在对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指导过程中强调要保持自身及红军的独立性并争取不断壮大。

(三)关于根据地的研究。2014年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学术界出现了许多研究其成立、特点等方面的文章。《中共党史研究》刊登了6篇探究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文章,此外还有4篇文章探究其他根据地的相关情况。

1.对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研究。从宏观角度对陕甘边区进行研究。在对陕甘边区进行研究之时必须牢牢把握“两点一存”的基本原则,全面认识陕甘边根据地的特点及历史作用。毛泽东曾说,“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习近平在2009年视察甘肃庆阳时明确要求对南梁的革命历史做好研究。王三运在《深刻认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特点和历史地位》(《中共党史研究》第11期)中指出,认清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特点、历史地位和作用,要将其置于整个中国革命史和党的建设发展史上去分析,要结合“两点一存”来把握,要善于分析最新的研究成果。

从微观角度对陕甘边区进行研究。刘慧娟在《略论中共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组织建设》(《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中,详细介绍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党组织早期建设、发展情况,指出党组织的发展与革命武装力量的增强、根据地的稳定扩大、群众组织的稳定扩大等密切相关。

2.对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研究。关于革命根据地政治生活的研究。1927—1949年农民不断加入中共军队是其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因素,传统观点认为农民加入共产党军队是由其天然的阶级地位、民族意识等决定,但这种观点日益无法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齐小林在《华北革命根据地农民参加中共军队动机之考察》(《中共党史研究》第1期)中指出,民族国家意识和阶级意识的觉醒是华北革命根据地农民参加中共军队的主要动机,但农民自身物质利益的诉求、摆脱困境的要求及政治地位的提升也是其参军的重要因素。选举委员会是进行选举的重要机构,但目前对根据地选举委员会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王建华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根据地政权建设中的选举委员会》(《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中,以中央苏区和陕甘宁边区为切入点,考察了民主革命时期根据地选举委员会的建设情况。

关于革命根据地文化生活的研究。根据地建立之后,对根据地文化的改造与建设成为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韩晓莉在《革命与节日——抗战时期山西革命根据地的节日文化建设》(《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中探究了共产党对山西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所做的努力,作者认为我们在肯定共产党对抗战时期传统节日改造的同时,应赋予其应有的文化魅力与历史价值。

(四)关于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研究。2014年《中共党史研究》上共有8篇文章研究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相关问题。

1.关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研究。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中共过分重视民众运动忽视军事领导权,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卢毅在《大革命时期中共“忽视军事”说辨析》(《中共党史研究》第11期)中指出,大革命时期中共未能取得军队的领导权与其缺乏经费和武器、国民党的抵制及共产国际的干预密切相关,作者认为在维持党内合作的条件下取得军事领导权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反驳了中共在大革命期间忽视军事的说法。

在国民革命时期,中共对新闻界的发动也十分重视,武汉新闻记者联合会是中共领导下的第一个新闻记者团体。张继汝在《试论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下的武汉新闻记者联合会》(《中共党史研究》第5期)中,对国民革命时期武汉新闻记者联合会的情况进行探究,作者认为该组织兼具宣传与运动民众的作用,是革命时期武汉民众运动走向高潮的体现。

2.关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研究。对苏区的研究。学术界从社会关系角度对1933年苏区劳动政策调整的研究较少,对苏区调整经济政策的原因也缺乏足够的认识。何友良在《一九三三年苏区劳动政策调整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第11期)中指出了苏区调整劳动政策的主要原因,丰富了对1932年苏区劳动政策的研究。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现代学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倍受学界关注。欧阳军喜在《一二九运动再研究:一种思想史的考察》(《中共党史研究》第2期)中,从思想史的角度探究一二·九运动期间学生运动的思想动力、学生的政治取向及思想来源,指出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一二·九运动内在的思想动力,但后者占据主导地位。

(五)关于抗日战争的研究。从宏观方面对抗日战争进行研究。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时期影响中国大国地位取得的重要因素的研究日趋客观,但大国地位“赐予”说的影响仍未削弱。温锐、陈涛在《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国地位取得之关键因素——兼评中国大国地位“赐予”说》(《中共党史研究》第7期)中,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国地位“赐予说”进行了评析,指出了抗战时期中国取得“大国地位”的关键因素。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九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党史研究》第9期),阐述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重要作用。

此外,2014年对抗日战争的研究还集中在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

对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建设的研究。学界历来注重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研究。王海军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书刊发行领域的博弈》(《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中,系统梳理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图书杂志的查禁及中共领导的反查禁斗争,指出国共两党在书刊发行领域展开争夺是抢占文化领导权的重要表现,共产党所采取的灵活策略极大地扩大了红色进步书刊在国统区的影响力。

对抗日战争时期文化建设的研究。解放区文学制度的形成以文艺政策的确立为基础,而解放区文艺政策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理论核心。郭国昌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与延安文艺政策的确立》(《中共党史研究》第12期)中指出,延安文艺政策的中心在建构前期从“民族——国家——个人”转变为“阶级——政党——大众”,在此过程中“毛泽东的文艺理论”逐渐被固定化,成为延安文艺政策的理论核心。作者认为解放区文学走向体制化的过程即为中国文艺政策逐渐确立的过程,其实质为文学的意识形态化。

(六)关于解放战争的研究。学术界对党的建设一直较为关注。黄进华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黑龙江地区“公开建党”探析》(《中共党史研究》第1期)中,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地区的公开建党情况进行专题研究,作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前夕黑龙江地区对公开建党的探索是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研究

(一)关于新中国建立至“文化大革命”前的研究。关于政治建设的研究。“四反”运动是1952年上海市工商联为配合“三反”运动在工商界内部开展的反行贿、反欺诈、反暴利、反偷漏税运动,学术界对该运动研究较少。郑维伟在《新闻宣传与政治动员:以上海“四反”运动为中心的考察》(《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中,考察新闻宣传对政治动员的影响,指出“四反”运动中新闻媒介对资产阶级的报道从理论到实践逐渐深入,但这一时期的新闻宣传政治性大于事实性,作者认为新闻宣传服务于政治动员并且是政治动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方面多效法苏联,在广大乡村中构建“苏联老大哥”形象,与农业集体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张海荣的《“苏联老大哥”形象的乡村建构(1949—1956)——以河北省若干县域为中心的考察》(《中共党史研究》第5期),旨在探究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共在乡村构建“苏联老大哥”形象过程中的内在逻辑、宣传策略、动员艺术等,指出了50年代初乡村构建“苏联老大哥”形象的积极作用,同时认为在构建“苏联老大哥”形象时存在过于脸谱化等问题。

关于经济建设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企业陷入产销困难的境地,学术界对1949年后私营企业命运的研究较少。赵晋在《新中国初期私营工商业的变革与生存——以刘鸿生家族上海章华毛纺公司为例》(《中共党史研究》第11期)中,以刘鸿生家族上海章华毛纺公司为例,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企业与政府政策和市场变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指出公私合营是私营工商业的必然选择。此外,新中国初期面临的另一重要问题是私营企业的工资调控问题。包树芳在《上海私营企业的工资调控研究(1949—1952)》(《中共党史研究》第5期)中,力求呈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初步探索情况,作者认为工人的利益诉求、国家的调控准则和政府的处理意见是私营企业进行工资调整的重要因素。

关于科学文化事业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面临对教会学校的接收问题,辅仁大学是新中国正式接办的第一所教会大学。刘建平在《一九五年“辅仁大学事件”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第2期)中指出,“辅仁大学事件”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教会大学的政策出现变化的结果,而是教会撤资后政府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

关于社会生活的研究。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展开了对旧产婆的改造运动,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薄弱。李洪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旧产婆改造》(《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中,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旧产婆改造活动进行了探究,认为旧产婆改造运动对科学生育观念和方法的传播、妇婴卫生事业的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注重加强对社会史的研究,出现了一批研究新中国社会救助政策的学术成果。宋国庆、董国强在《试论一九五三年前后中国社会救助政策的调整》(《中共党史研究》第9期)中指出,1953年前后国家逐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工业化建设上来,社会救助事业出现大幅收缩,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一再纠正下社会救助才逐步转入正轨。

(二)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研究。王永魁在《关于“文化大革命”称谓的两个重要概念辨析》(《中共党史研究》第12期)中,就“文化大革命”称谓的两个重要概念——“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了研究,指出两个概念的背后是运动主体、运动对象、运动范围等的差异。

三、关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研究

(一)关于经济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历来重视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研究。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萧冬连在《国有企业改革之路: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中共党史研究》第3期)中指出,国有企业改革通过“放权让利”和“制度创新”获得了成功,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源于利益博弈过程中的权力失衡。张占斌、周跃辉在《两个百年战略节点与中国经济强国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第1期)中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经济前提是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两个一百年”为中国经济强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时间表。

(二)关于政治问题的研究。关于国家治理和党的建设的研究成为2014年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高新民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反腐倡廉建设》(《中共党史研究》第2期)中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从本源上建设廉洁政治的国家发展战略,反腐倡廉的根本途径蕴于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中。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命题,学术界对“中国梦”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曲青山在《论中国梦的理论创新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中共党史研究》第7期)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关于拨乱反正时期的研究。学术界历来对拨乱反正时期有一定的研究兴趣。黄一兵在《党的思想路线拨乱反正若干问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第3期)中指出,粉碎“四人帮”后党的思想路线拨乱反正所要经历的两大进程:批判极“左”思潮和展开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作者认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延伸与理论展开。

关于两个历史决议的研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党中央改革开放后制定的关于党史国史的纲领性文件,对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拨乱反正等起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近年来,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成为党史国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宋月红在《起草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的思想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中,对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相关史料的产生、内容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邓小平、陈云、胡乔木在该决议制定过程中的思想史料,指出还需进一步发掘胡耀邦、李先念、彭真等在决议起草过程中思想活动的史料。穆兆勇在《旗帜·道路:党的两个历史决议的比较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中,则对两个历史决议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两个决议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三)关于文化问题的研究。2014年对于改革开放以后文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加强党史研究的方式、意义等方面。张全景在《学习党史国史 增强“三个自信”》(《中共党史研究》第10期)中指出,在对党史国史的研究中应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于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高永中和曲青山分别在其文章中指出,党史研究中应注重对习近平关于中华文化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和运用。

四、关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

(一)关于邓小平的研究。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中共党史研究》刊发了关于邓小平的17篇文章,内容涉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对邓小平经济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与倡导方面。朱丹在《邓小平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思想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第10期)中,详细介绍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的背景,点明科技改革的方向和任务,主张推动科技和经济的结合。王素莉在《试析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全部内涵在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研究。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推进贯穿于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之中。孙丽萍在《邓小平对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的战略决策与历史功绩》(《中共党史研究》第7期)中,认为邓小平冲破重重阻力,有计划、按步骤地推动了党和国家领导层新老交替制度化、法制化的实现。改革开放后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必须回答的问题。邓小平成功探索出一条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刘建武在《邓小平对利用资本主义途径方式的创造性探索与贡献》(《中共党史研究》第7期)中,论述了邓小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中国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途径、新道路所做出的贡献,认为邓小平开创了我国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在文化建设方面,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指引文化发展繁荣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龙新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基石——学习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中共党史研究》第8期)中,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本、之魂、之路、之基。杨凤城在《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若干问题述论》(《中共党史研究》第7期)中,重点考察邓小平对于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思考,认为邓小平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实现了从高扬革命的理想主义旗帜,到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的演进。

在外交方面的研究。陈少铭在《邓小平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确立》(《中共党史研究》第10期)中,肯定了邓小平在外交政策建立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认为邓小平为新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发展找到了内生动力,并促使中国外交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转变。

此外,新世纪以来国外学者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更为关注,将对邓小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推向高潮。成龙在《新世纪国外邓小平研究特点分析》(《中共党史研究》第8期)中,论述了新世纪以来国外研究邓小平的特点,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邓小平国外研究状况,为我国的邓小平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二)关于毛泽东的研究。2014年对毛泽东的研究仍较为火热。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党的理论工作者的努力与贡献。抗战时期毛泽东与党的历史工作者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张正光在《抗战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与毛泽东的理论互动》(《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中指出,毛泽东一方面对党的理论工作者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党的理论工作者也促进了毛泽东理论的构建。这种双向互动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研究者对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也有所探讨。罗嗣亮在《毛泽东与一九五八年民歌运动关系考论》(《中共党史研究》第3期)中指出,毛泽东发动1958年民歌运动的最初目的是搜集民歌,以此探究中国诗歌的发展道路,较为全面地呈现了毛泽东与1958年民歌运动的关系。

(三)关于其他党史人物的研究。对于其他党史人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任弼时、彭德怀等的研究。任弼时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关系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但目前仅限于研究任弼时组织起草历史决议的过程。韩同友、羊森在《任弼时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中,从任弼时受命于然、倾力而备、精心组织、思想贡献等方面进行探讨,高度肯定了任弼时对历史决议的贡献。1952年7月至1959年8月彭德怀对人民解放军要不要仿效苏联军队实行“一长制”态度发生巨大转变,学术界对此关注较少。仲华在《论新中国初期彭德怀对于军队“一长制”的态度变化》(《中共党史研究》第11期)中,就彭德怀对军队“一长制”的态度变化过程、变化原因及经验教训进行了探究,指出其态度发生转变既和新中国初期学苏联的态度变化有关,也和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密切相关。

五、关于中共党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关于中共党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主要涉及学科定位、研究方法、党史研究者修养等方面。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知青”的研究开始兴起并取得一些成果,但由于政治敏感性等问题,知青研究仍处于瓶颈期。金大陆在《中国知青研究的学科定位及其理论建设的若干问题》(《中共党史研究》第2期)中指出,应将中国的知青研究归属于历史学,注重史料开放与史料重建,中国的知青研究兼具政治运动史和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框架,在研究过程中应确立以社会史研究为主导的“双重框架论”。

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呼吁将社会史研究引入当代史研究,但收效甚微。常利兵在《资料、视角与写法:关于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再思考》(《中共党史研究》第2期)中,提出将社会史的引入作为当代史学科体系建立和研究进一步深入的新途径,呼吁要在充分借鉴古代、近代社会史研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资料、视角、写法方面建立自身的学术话语体系。1991年张静如提出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在党史研究领域引起强烈反响,但新时期如何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真正贯彻该思想仍需从理论上、学术上进行相应的探讨。吴汉全、王炳林在《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再思考》(《中共党史研究》第9期)中,从视阈、内容、材料等方面对“以社会史为基础研究中共党史”进行了再思考,指出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真正贯彻这一思想需要拓宽研究领域,丰富研究内容,扩大研究材料,细化研究步骤,建立诠释体系,同时指出社会史观下的中共党史研究需要充分借鉴和汲取各种研究社会的方法。

党史研究者的专业素养问题是党史研究者必须关注的问题,直接关乎党史研究的发展。欧阳淞在《关于党史研究者的专业修养问题》(《中共党史研究》第9期)中指出,党史研究者应提高专业修养,借鉴中国传统史学“史家四长”的思想,加强对党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2]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8-21.

[3]杨奎松.1952年上海“五反”运动始末[J].社会科学,2006(4).

[4]陆旸,孙果达.西安事变期间中共中央13日会议新考[J].党史文苑,2012(6).

[5]高晓琳.上海私营工商业的“四反”运动[J].中共党史研究,2005(5).

责任编辑张荣辉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党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二○一二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