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案导学”中教师的“导”

2015-09-10 07:22姚权
考试周刊 2015年93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

姚权

摘 要: “学案导学”是近年来颇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学生的“学”,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案导学”中教师的“导”,要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注重方法的引导。以“学”定导,以“法”促导是两种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 学案导学 以学定导 以“法”促导

“学案导学”是近年来颇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教师依据课标、文本和学生的年龄实际,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方案”及教师为了达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准备的“导学预案”。其核心目标是学生的“学”,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学案导学”中教师的“导”,要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注重方法的引导。

一、以“学”定导

自新课改以来,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有了根本的改变,教师由主宰课堂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必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之下,“学案导学”等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

在“学案导学”课堂中,学生的确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导”,才能让学生的“学”更充分、更有效,教师的“导”应如何拿捏,才不至于异化为另一种形式的“主宰”?笔者认为,教师的“导”首先应该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以“学”定导。也就是说,教师的“导”要充分考虑学生学得怎么样,哪些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哪些是在同伴的帮助下能够学会的,哪些是必须老师帮助的。对于自己能够学会的,或者在同伴的帮助下能够学会的,显然不需要引导,而对于学起来有困难的,就必须进行引导,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创造机会组织小组学习,给学生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如此才能暴露学生学习的问题,教师才能“顺学而导”。

比如教学《三顾茅庐》一文,我扣住课文的中心词“诚心诚意”,采取“主问题驱动”的策略,给学生设计“学习单”:默读课文,你从文中哪些词句中能够感受到刘备的“诚心诚意”?边读边想边画出关键的词句,在文章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思考。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自主学习,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理解,接着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学生都能抓住描写刘备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感受到他的“诚心诚意”。但是,对于有些词句学生的理解比较肤浅,需要教师的引导。比如:“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为什么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学生只理解到刘备怕惊到诸葛亮,是对诸葛亮的尊重。这样理解没有不妥,但是如果教师着力讲解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可以告诉学生“下马步行”是古代的一种礼节,有“文官下轿,武将下马”之说,表示自己的谦虚及对别人的尊重,再让学生联系刘备和诸葛亮的身份、年龄进行比较。这样,刘备求贤若渴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就会丰满起来。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进行有效的预设。

二、以“法”促导

在“学案导学”的课堂中,常见老师被学生牵着走,学生学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教师沦为学生的“跟班”。教师在课堂中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就不能被学生牵着走。教师要在学生学习出错时纠偏,在精彩时激励,在肤浅时点化。教师的导学要有“法”可循,以“法”促导。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雾凇》一文时进行了如下的“导学”设计:

引导学生閱读第二段,教师提出自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画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写感受。

1.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文。

2.小组讨论所画的句子和词语。

3.展示交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师相机引导、点拨、评价。

笔者在听课中观察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圈画的多是句子,很少有学生能圈画出重要的词语,写的感受很随意,没有围绕问题展开。“合作学习”时,只是读读画的句子,很零碎地说说部分词语。“展示交流”时,小组成员各说各的,没有次序,教师被学生牵着走,学生说到哪教师跟到哪,造成学生的交流重复、肤浅、低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笔者认为关键是缺少方法。一是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虽然教师设计了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但是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学,该抓住哪些词语,写出怎样的感受。“小组讨论”时不知道如何组织、表达。二是教师的引导没有方法。面对学生的学习展示,教师缺少主见,被学生牵着走,对课堂生成的资源不能及时捕捉,并以学定教,及时地启发、诱导。因为学生的学习缺少方法,教师的引导缺少方法,学生的“展示交流”就无法走向深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学法还是教法都很重要,没有方法的学习和教学都是低效的。

在上面的课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对学生的学法进行点拨、提示: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先画出写雾凇形成的句子,然后想一想给你什么感觉,再圈画出能让你产生这样感觉的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小组讨论”时,笔者提醒学生,每个组都可以抓住一处进行重点交流,先说句子,然后说感受,再抓住关键词品析,理解完了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样的学法提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中都知道如何做,指向性很明确。经常渗透点学法的指导,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便会不断提高,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想教学境界。同时,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时,要教给展示的方法。比如组内成员要在组长的组织下,有次序地交流,认真倾听,及时补充、评价。组际间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评价,形成竞争的氛围。教师要加强引导,既不能对学生的展示放任自流,又不能牵着学生走。教师的引导要在导法上下工夫,如此课堂中师生活动才能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关于“学案导学”的研究,我们还在路上。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
刍议“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用思维导图改进学案导学的实践案例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职高数学教学中设计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法初探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学案导学的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学案导学”之我见
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