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5-09-10 07:22贺美凤薛秀霞
考试周刊 2015年93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素质教育小学语文

贺美凤 薛秀霞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和阅读拓展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高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阅读方面的拓展,更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 阅读拓展教学 学生发展

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一个人学习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精神世界构建的主要来源。阅读可以扩大一个人的视野,可以增强人们的想象力,可以体验与作者一样的经历、心境,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交流知识、观点等。每一种不同体裁的书籍、文章都将带给一个人对已知或未知、熟悉或陌生的世界。一种全新的认知,所以阅读绝对是一种享受,是一个重要的习惯,也是一种必要的技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无论是立足教材的阅读还是向课外延伸的阅读,都不能只停留在字面理解上,要让小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实现知识拓展和能力拓展,这就是所谓“阅读拓展”。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阅读拓展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在教师引导下参与阅读并获取知识,帮助其丰富语言积累,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心智、完善人格,提升写作水平,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会学生辨别和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阅读也分层次,不同背景、不同学识水平的人应该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就如专业人士阅读专业书籍多一些是一个道理,对于小学生阅读,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正确引导,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现在各种阅读资料可谓五花八门,尤其是网络文学兴起后更是加快了快餐文化的发展,每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伴随一把双刃剑。现代科技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阅读视野,阅读素材多了必然良莠不齐,这时候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辨别、选择合适自己的阅读材料。

二、培养学生阅读中的朗读能力,提升阅读素养

朗读是阅读方式中的一种,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师在阅读拓展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情感传递的目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课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积极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自己的理解下进行合理朗读,从而培养学生终生阅读的好习惯。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既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更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起齐读,最有效的朗读方式就是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让不同类型的学生读一篇文章中的不同情感部分,最终达到全班情感产生共鸣的效果。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产生思、想、创造,产生自己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使阅读更有深度。另外,教师还要将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开放化,让学生想说就说,积极挑选和诠释自己的朗读角色。如果说兴趣教学对于小学生阅读拓展来说是关键环节的话,那么朗读教学就是小学生阅读教学的锦上添花,这样的朗读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文章主旨和中心,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的阅读素质提高的过程。

三、在阅读拓展中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华罗庚曾明确指出:“历史上每一个发明创造家都离不开自学,光是老师问什么学生就答什么,是创造不出新的东西来的。”可见,学生的自主学习非常重要。近几年来,教育界正日益重视这一问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成为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师生角色必须转换,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逐渐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权利,应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展,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其实质就是践行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拓展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首先要保证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当然,这本身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柏拉图说:“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学生由封闭式读书转为开放式阅读,会极大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少专家学者指出学生阅读拓宽阅读面,应给学生真正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养成习惯。阅读拓展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拓展阅读广度

1.题材广泛。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各种题材的作品。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品质的铸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不同的作品不同的风格能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各种作品能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宽视野。

2.体裁广泛。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体裁多,作家多,流派多,艺术成就也多。能广泛地接触各种体裁的作品对拓展阅读视野非常关键。通过戏剧表演、鉴赏诗歌、朗诵散文、品读小说可以激发学生对各种体裁作品的热爱,加深对各种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媒体广泛。多媒体阅读是时代潮流。多媒体阅读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有助于提高朗读积极性。语文学习的灵魂是读,有些事物不能直接观察和体验,而运用现代多媒体可以阅读直观化、具体化的画面。多媒体阅读从便利性、快捷性角度来讲是适应大众阅读需要的,手机普及、手机上网为网络阅读开辟了空间。

总之,在素质化教育理念日益盛行的今天,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教学,更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关键。良好的拓展性阅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其思维空间的发散与拓展,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思考与探索,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实现阅读拓展教学的高效性,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獻:

[1]武威风.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拓展训练[J].青年文学家,2013(11).

[2]钟原娣.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教学实践探讨[J].考试与评价,2015(5).

[3]吴吉庆.重视课外阅读拓展语文资源[J].新作文,2008(24).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素质教育小学语文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