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艺术类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及教学对策

2015-09-10 07:22贾岩
考试周刊 2015年93期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数学学习教学对策

贾岩

摘 要: 本文对职业学校艺术类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学生普遍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数学技术较弱,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学习方法;提出了教学对策,充分利用好课前5分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合作学习。

关键词: 职業学校 艺术类学生 数学学习 教学对策

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具备观察、分析、逻辑、计算、空间想象等能力,为后续的终身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提供必备的能力。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主要教授的对象是职业学校艺术类学生,下面就针对艺术类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并阐述所采取的教学对策。

一、职业学校艺术类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

(一)普遍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

每接手一个新班时,笔者都会对学生进行一次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很不乐观的。约90%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感到数学难度大,成绩难提高,在数学学习上没有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惧怕数学,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二)数学根基不牢

笔者在教学实际中,深刻体会到学生的数学基底是偏弱的。比如,一元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初中阶段在一元二次函数的教学上一定是重点强化,练习的强度和篇幅都不会小,应该说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是熟悉的,掌握也应该是比较牢固的,但是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图像解法时,在所教班级中约20%的学生会将一元二次函数图像绘制成直线;再比如,在学习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时,有这样一个练习题:将点(0,5)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当时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演练,求极角时,要用到公式tanθ=(x≠0).此同学忽视公式成立条件,她是这样书写的:tanθ==5.这时,坐在下面的学生中有几个提醒她不是≠5而是=0.在教学中类似的例子很多,这些都说明学生数学根基不牢固,缺乏基本的数学素养。

(三)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毅力、信心,在学习中等、靠现象严重,稍微要动点脑筋的就做不出来,空在那里,等老师讲解。比如,在学习坐标轴平移变换内容时,刚刚讲了一个利用坐标轴平移,化简曲线方程x+y-4x+8y-5=0这个例子后,对这个例子稍微进行了变换,在y前添加了系数2,作为变式练习题,班级中也就只有一两个学生做出来,其余学生全空在那里。

(四)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普遍没有行之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不会听课、不会学习、不会写作业。在课堂上,教师强调的重点、补充的例、习题,如果教师不提示学生把重点标注一下,记录好补充的例、习题,很少有学生会自觉地去做。很多学生听课效率很低,课上教师反复强调要注意问题,在接下来的练习中立即会成为突出的错误问题呈现出来。课后自主复习跟不上,学后忘前,复习前面忘记后面的现象频现。做作业不是为了学会知识而做,而是为了单纯地完成作业而做。这些现象均说明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欠缺。

二、实施的教学对策

(一)针对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好课前5分钟

职业学校专业课比重是比较大的,文化课的比重就要相对缩小,因此文化课的课时也会相应减少,这就需要学生课后需投入一定的时间,自觉地学习。然而,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欠缺的就是自主学习能力。面对这一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专业为艺术设计这一特点,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引导学生将每节课所学内容、应用的类型用多姿多彩的笔,用自己喜欢的图形把知识网络图绘制出来。一个章节学习完以后,也有相同的要求。学生每做完一份都给予打分、评价,并利用每节课前5分钟,请2至3名学生到黑板前,将自己做的知识网络图向大家展示,并进行讲解。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引导学生课余时间进行有效复习,并掌握有效的方法;其次是与学生专业相结合,使学生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感受到一丝乐趣;再次是通过课前的演讲,锻炼学生的数学表述能力。

(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的听课效率是比较低的,怎样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课堂上不做诸如玩手机、睡觉等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感知到教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们,使学生在课堂上绷紧一根弦。为此笔者主要采取了如下方法。

1)引导学生记笔记,老师强调的重点、补充的练习题都要求学生进行标注、记录,每节课后,教师都要给予检查,并纳入平时考核中。

2)每节课上所做的练习题,每节下课时都要收缴,教师给予评价,并纳入平时考核中。

3)轮流提问,每个学生被提问的概率都是相同的,且没有规律性,不让学生有侥幸心理。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学生课内事情要课内完成,杜绝学生课内不做、课后补抄的现象发生,督促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三)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偏低,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笔者在例、习题的教学环节中,着重教学生运用四步法分析问题,即第一步:看所求的目标是什么?第二步:想要求这个目标,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第三步:分析已知条件,由条件能知晓什么结论?第四步:寻求沟通第二步与第三步的桥梁即突破口。

例如:设二次函数f(x)满足f(x-2)=f(-x-2),且图像在y轴上的截距为1,在x轴上截得线段长为2,求f(x)的解析式。

分析:求解目标:f(x)的解析式。已知中给出函数f(x)为二次函数,故可采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因此设f(x)=ax+bx+c=0(a),只需求出a、b、c即可,所以只需列关于a、b、c的方程组,解之即可。接下来到条件中寻求相应的等量关系。

条件f(x-2)=f(-x-2)可知图像对称轴x=-2,由此有=-2(1)

条件图像在y軸上的截距为1可知c=1(2)

条件图像在x轴上截得线段长为2,可知图像与x轴的交点为(-2+,0),(-2-,0),由此有a(-2+)+b(-2+)+c=0(3)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平时的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五)作业实施分层要求

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基础差异性大,尤其是艺术类学生更是如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分层要求是必要的。这样做,各个层次的学生都离目标近一些,防止出现目标太高,学生达不到而放弃的现象。所以,在作业要求上实施分层要求,凡是每次考试能达到75分以上(百分制),对于教材、学习指导用书上的一些B组题目,要求这部分学生做,75分以下的学生,B组题目不要求做,但是A组题目必做。

(六)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在课堂上,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该记录、标注,教师都会提醒,使学生在长期的课堂学习中能领悟听的方法,做练习时,引领学生运用四步分析法,使学生在长期磨炼中逐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通过要求学生绘制知识网络图,引领学生掌握先复习后作业的数学学习方法。

(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笔者在所教班级中,依据学生数学成绩,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数学学习小组,每组人数平均4人,组长由数学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担任。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的成效评价都是以组为单位进行的。这样做不仅可以以优助差,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三、结语

以上是笔者针对所教职业类学校艺术类班级的数学学习主要现状分析及采取的教学对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个体的特征是各不相同的,教学对策对每一个个体而言也未必都是有效的。这就需要教者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想办法,及时做出调整,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时涛.中职对口单招班数学学习现状及教学对策[J].文理导航(中旬),2011(08).

[2]张颖,付秀英.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现状、问题和对策[J].职业,2012(29).

[3]林月荣.浅析艺术类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5(18).

猜你喜欢
艺术类学生数学学习教学对策
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生中管弦乐的选修教学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关于艺术类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
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