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2015-09-10 07:22吴凡十
考试周刊 2015年93期
关键词:听力教学教学对策高职英语

吴凡十

摘 要: 听力是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为了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应充分认识到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本文在分析了在校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现状的基础上,查找了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教学的相应对策,以此有效地强化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英语 听力教学 影响因素 教学对策

一、引言

语言习得主要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实现,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途径,因此,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精髓在于“The learner should be seen as being at the center of the learning process.”(Nunan 1988:2)。这一思想强调学习者应被视作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和要求的基础上,摸清他们的英语基础,弄清他们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然后结合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语境逼真的听力教学活动。

二、听力水平现状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多达70%的学生对英语听力课缺乏兴趣,缺少足够的重视,课外基本上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训练。另外,还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听力方法和技巧,存在较多的听力障碍,效率较低。对词汇量的积累不够,加之没有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听罢不知所云,许多学生称:上英语听力课简直就是“听天书”。这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培养较强的听说能力”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影响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因素

1.语音基础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常说:一些用词浅显、一看就懂的句子听起来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其正确含义。究其原因:听力的语音中常有连读、音素爆破、重读、同化、弱化、脱落、增音、语调的抑扬顿挫等口语语音现象。如果学生对这些语音规律不熟练掌握,平时不常听到这些语音规律的实际应用,那么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他们难以把听到的语音信号转化成自己可以理解、记忆的语义信息。

2.词汇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在学习词汇时,熟悉词汇的发音和语义,并在语音和语义方面形成一定的联想,是听懂语音信息的关键。在语音信息中,英语词汇中重音、次重音的迁移常会引起词义、词性的变化,如:hostility,sanitation,conduct;英语词汇的同形异义词、同音异义词也会给听力理解带来困难,如:right:右边/正确;right—write等。所以在熟悉词语音的基础上,要在语音和语义之间建立一种自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常常包含语境在内。这样的联系对词义、语义的理解和记忆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听力中的一些小障碍。

3.不同的语法形式对听力理解会有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动词的不同时态、语态句式表达的含义理解不准确;对听力材料中的代词(尤其是指示代词、关系代词)的指代关系不理解;对不同句型如比较句、现实条件句、非现实条件句、形式肯(否)定而語意否(肯)定的句子不能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

四、教学对策

1.清除语音障碍。首先要掌握标准音标,可以找一些专业人士朗读的规范音标光盘、磁带并参照语音书仿读,使自己的发音不断接近标准读音。其次做辨音练习,在平时的朗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辨别单词的长短音、易混淆的音,语流中的弱读、连读、不完全爆破和语调等。最后大量进行辨音练习,不仅要对部分听力材料进行精听,还要加强泛听,对听力材料进行听写练习,把听到的内容逐字逐句写下来,听不出来的地方反复听,仔细辨别单词、短语、句子的读音。这种训练贵在持之以恒并集中精力,虽耗时耗力,但收效甚佳。教师平时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语音语调,这样当学生自己的发音与标准音接近时,才能在听到时快速作出反应。

2.清除词汇障碍。既然词汇量多少对正确理解听力材料影响很大,那么平时就要扩大阅读量。在平时的听力材料练习中,循序渐进地锻炼词块组合能力。刚开始可以注重两三个词的组合,随着听写水平的提高,可以扩大组合容量,慢慢地由词组延伸到短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听力中不能单独地记忆单词,而应依据有意义的词块组合记忆,把词组、短语、句子看成有特定意义的整体概念。在词汇量扩大的基础上,随着词块组合能力的增强,听写能力必将大大提高。

3.夯实语法基础。学习语法的目的就是要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帮助了解语言的规律性,从而指导我们的语言实践。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最好能结合练习系统地通串一下相关语法知识,尤其是大多数学生都感到比较难掌握的小品词、独立主格结构、状语从句和虚拟语气等。在阅读过程中若遇到结构复杂的句子,尽量先分析句子的结构,划分意群,理解整句的意义。上述做法对听力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4.建立课堂和课外的语言环境。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量说英语。在听力教学中,尽量使听力内容丰富多彩,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比如:课前安排三五分钟时间和学生进行自由会话,问一些简单的日常问题,如:班级情况、重大节日、天气等;或让学生到讲台前讲一些简单的英语故事等,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使用英语的机会。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者的主动性是要靠自身维系的。学生应意识到仅仅通过课上的听力训练就能够熟练运用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可以从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中受到启发,在课下听力训练过程中刻意为自己营造各种英语语言环境。在课余时间,教师要鼓励学生收听英语歌曲、英语广播、英语电视教学节目或登录英语学习网站。要鼓励学生参加英语兴趣小组或英语角,以增加学生用英语的机会,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五、结语

听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技能。成功的听力理解源自听者的语言知识储备及有效的听力技能。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使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听力能力的培养应当与教学活动及学生的业余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才能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邓媛,张文忠.听力策略在英语听写中的使用特点及影响作用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2]赵国梅.对听写在英语教学中的综合评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

[3]杨茜.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索和实践[J].外语界,2002.

[4]刘文辉.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A].学术研究及学科教学论丛[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听力教学教学对策高职英语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浅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