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效率

2015-09-10 07:22刘爱连
考试周刊 2015年93期
关键词:课堂语言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刘爱连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新课改的推行,对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作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提出见解。

关键词: 历史课堂 教学效率 课堂语言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通过充分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从中习得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都能有一定升华,也就是让学生学得又好又快。在初中历史课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合理利用45分钟

研究发现人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不可能专注很久,学生更是不能专注一整堂课。所以在历史课堂中,老师讲解内容的时间最好要控制好,不能超过学生的一般注意时间,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有保证。这一点需要老师对课堂时间有很好的把握,即要合理安排好教学时间。老师讲课的时间不能超过18分钟,其中一次讲课的时间不能超过6分钟,而学生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26分钟,学生每次活动时间不要超过8分钟,时间控制好,课堂效果会有所提高。

二、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内在创造力,也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个人的思维才能得到最大化发展。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人只有在一种自由轻松的环境中才能有灵感,才会产生丰富想象,才会有所创新。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老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有疑质疑,才能敢说敢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最大化发展,学习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厚。

三、要以学生为主体

初中历史内容相比高中而言更容易一些,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及与同学讨论交流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通过课堂相互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如在讲解关于“西晋短暂的统一”、“三国鼎立”这些历史知识时,其中的故事情节较复杂,层次较多,如果历史老师只是对着课本读,则学生难以掌握,有点理不清。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其中的历史材料和图表等独立思考,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及时给予提示和帮助,引导学生将历史事实理出来,这样比单纯讲课效果要好。

四、要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很重要,为了让学生有效率地学习历史,一定要将历史发展脉络理清更顺,同时要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有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正确理解历史内涵,对历史的事件和人物现象及历史线索才能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因为科学的方法能让人从复杂的历史事实中挖掘出正确的认识,所以历史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观察和记忆,然后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概括,得出自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学科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历史科目的一个重要特点,要学会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在的问题。所以历史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在现有的教材知识上,多关注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使历史学习更实际化、更生活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用语要优美精简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虽然是历史老师,但是对讲课的语言有很高要求。因为语言表达的效果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率,所以历史老师要将语言艺术化,充分运用优美的语言讲授课堂内容,使课堂具有其外在美和内在美,实现形式与内涵的统一。如教师可以使用精简的板书、抑扬顿挫的语调及有张有弛的教学节奏等启发学生。教学内容要体现科学美。只有使这二者和谐发展,课堂效率才会提高。

六、课堂上要多关注学困生

每个班都有一定的学困生,他们常常被老师忽视,因为他们的成绩较差,课堂内容他们很难都接受。因此,老师要多关注学困生,课堂上可以就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问他们,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后,老师还要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辅导。考试前,可以提前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尽力帮助这些学困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與进步,只有这样教学才算是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效率才可能真正提高。

七、挖掘历史知识,增强趣味性

一堂课需要有学生的参与,需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激发学习兴趣,那么历史老师可以充分挖掘历史知识,使这些知识更具趣味性。比如可以用民谣和对联的形式归纳近代前期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用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刻画,意义深刻,入木三分。还可以借用口诀和谐音的形式,以使学生更好地记忆历史事实。例如,对八国联军国名的记忆“俄美日奥意德英法”,用谐音“我每日要一朵樱花”记忆;记忆“戊戌变法”1898年,用谐音“要发就发”记;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用它的谐音:“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记住。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课堂效率的提高有多种方法和技巧,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尝试与经验总结。但是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线历史老师,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让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水平都更上一个台阶,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昌伦.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教师,2010(01).

[2]杨荣敦.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2(40).

[3]杜霞霞.创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出国与就业,2012(01).

[4]黄兆恰.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2011(17).

猜你喜欢
课堂语言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语言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