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刍议

2015-09-10 07:22刘娟
考试周刊 2015年93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有效课堂高中生物

刘娟

摘 要: 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生物课堂是当前生物学科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作者就从教师角度分析几点在生物教学中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有效课堂 学生主体

在新课改过程中,“有效课堂”是一个被频繁提及的词汇,各个学科都把创建有效课堂作为学科改革的教学目标,有些关于有效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不小成效,而有些则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对“有效教学”出现认知上的偏差,片面地将“有效教学”同“高效率”教学画等号,导致各种“灌输”教学方式的出现,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有效教学”目标,反而给学生带来了更为沉重的学习负担。究竟何为有效教学呢?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应当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真正有效的生物课堂呢?

一、实施有效的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授课之前必须做的准备工作。按照新课程对有效教学的理解,常规的备课工作并不能保证备课活动的有效性,那么,究竟怎样的备课才能保证有效性呢?在备课环节,除了常规的备教材、备知识点,最重要的是要备学生。这是因为,在有效教学理念中,学生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努力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是有效教学实现的重要标杆,学生作为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对象,教师当然要对学生有相当的了解,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习惯、学习态度、性格特征等,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制订出最科学的教学计划,这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各方面潜能,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保证接下来教学活动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推进。

二、设计有效的导课语

导课语是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导课语可以起到自然引出新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等一系列重要作用,可以说,有效的导课语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石。因此,教师要想构建有效课堂,一定要从导课语入手,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特征设计出既有趣又能够紧贴教学内容的导课语。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伴性基因”这节内容时,就把一则新闻报道经过剪辑设计成了这样的导课语:在某一贫困的山区,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一个妇女在连续生了四个女儿以后遭到婆家人、同村邻居的嘲笑,这个妇女也认为自己的肚子“不争气”,没办法为婆家传宗接代,就这样,这名妇女最终选择了自杀。听完这个故事以后,全班学生陷入了沉静,这时候,笔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只生女儿不生儿子真的是女性的问题吗?胎儿的性别是怎样来决定的呢?”就这样,先以具有吸引力的新闻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通过提问把新闻同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连接起来,从而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样一来,接下来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差。

三、创设有效的思维情境

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的活跃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上,多数是以教师单向的传授知识为主,这样难免会占据学生的思维空间,影响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这个问题显然与有效课堂教学理念相背离。因此,教师要努力改变这种不利于学生思维开发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设计一些有效的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思维情境。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设计思维情境,也可以提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了有效的思维情境,自然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强化学习的效果。例如,笔者带领学生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时,为了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笔者就从学生熟悉的日常食品面包和馒头入手提问:“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平常吃的面包和馒头会那么松软可口?”很快就有学生给出答案:“因為加了酵母粉。”接下来笔者继续追问:“既然是酵母粉中含的酵母菌起到了很大作用,那么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呢?”在进一步追问下,学生逐渐被问题引导上正确的思维道路,从而使得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开始逐渐进入学生的思考范畴,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都处于一个有效的思考环境中,从而更好地掌握吸收新知识。

四、设计有效的提问环节

提问是一项传统的教学技能,也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系列的作用,提问环节的设计一定要科学有效。怎样的提问环节才能算得上科学有效呢?首先,提问要适度,简单来说,就是在课堂上适当的时机提出适当的问题;其次,提问要具有趣味性,这样一方面是为了保证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最后,提问要具有层次性,这样,一方面符合思维的认知过程,另一方面更加契合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客观现实。例如,在讲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时,可以设计如下具有层次性的问题:(1)为什么孟德尔要用豌豆做实验?豌豆在实验中有什么优势?(2)豌豆之间如何进行异花授粉?(3)为什么子一代是高茎,子二代会出现矮茎?(4)子二代中出现3:1的比例是偶然情况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5)如何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现象?这些问题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但符合学生的思认知规律,而且教师能以这些层次性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问题,使得每个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提问机会,促进学生公平的发展机会。

有效课堂是一个综合化的教学目标,它的实现需要教学理念的科学、教学方法的科学、教学技能的科学,只有从理念到实践的科学有效,才能保证有效课堂的构建,才能保证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高中生物教师既要懂得用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又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不断从理念到实践对有效教学进行不断完善,为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潘维.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学周刊,2011(19).

[2]朱凯燕.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新教育,2010(12).

[3]刘晓丽.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0).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有效课堂高中生物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