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15-09-10 07:22吴国珍
考试周刊 2015年93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途径资源

吴国珍

摘 要: 環境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富有教育意义的物质和文化环境、幼儿熟悉而生活化的内容、意见的形式等增强幼儿的环境意识,培养幼儿的环境态度,从而促进幼儿环保素质提高。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从而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环保情感。

关键词: 环境教育 资源 途径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随之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环境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富有教育意义的物质和文化环境、幼儿熟悉而生活化的内容、意见的形式等增强幼儿的环境意识,培养幼儿的环境态度,促进幼儿环保素质提高。笔者主要从幼儿园环境教育目标、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着手,寻求幼儿园环境教育最优化途径。

一、教育环境的创设是开展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重要资源。

对幼儿来说,环境是他们学习的有效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各种探索活动”。为此,我们充分挖掘园内资源,尽量为幼儿创设一个接近自然的绿色环境。老师和幼儿一起在自然角内种植各种植物等进行绿化,通过种植活动,让孩子们学习照料、观察、感受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另外,我们还设计了“不随地吐痰”、“少一个脚印、多一份绿色”等一些富有情趣的环保标志牌,将这些标志牌有针对性地布置在园内。由于这些标记牌是孩子们自己参与设计的,孩子们不仅时刻注意,而且以小主人翁的姿态,津津有味地向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长宣传保护环境知识,家长受到了教育。通过组织设计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宣传画等,如世界环境纪念日,一起收集无毒废旧物品,制作一些动植物,如用一次性盘子制作玩具小蜗牛、挂历纸折的小鱼等布置环境,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不知不觉陶冶在环境教育氛围中,不仅学会珍惜和利用资源,还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环境综合素质发展。

二、捕捉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是挖掘环境教育内容的途径。

孩子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他们的问题没完没了,“小兔子喜欢吃什么?”“蚂蚁有几条腿?”,等等,只要留心,就会发现他们关心的许多问题都与自然环境有关。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我们收集幼儿的提问,将幼儿的问题作为若干个环境教育话题,生成幼儿感兴趣的环境教育主题。例如,在一次种植劳动后,孩子们对种子发芽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他们纷纷问道:“老师,我们种的种子为什么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发芽呢?”“有的种子为什么长得那么快?”“有的小苗怎么会枯死?”等,教师及时抓住这一孩子感兴趣的问题,生成“植物生长的条件”主题活动。组织孩子自己搞试验,观察、了解不同土质植物的差别,发现有营养的泥土,植物生长离不开水,不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还通过儿歌、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表现种子发芽的过程,使他们对“植物生长”有初步认识,并感受发现的快乐。

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是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教育的有效手段。

在开展环境教育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彩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世界的地球日”系列环境教育中,我们通过画图画、听故事、观看录像资料、念儿歌、讲讲做做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水的形态;通过生活活动喝水、洗手、洗手帕等,引导幼儿感知水的性质;组织幼儿参观访问自来水厂,懂得“自来水”的来之不易;通过幼儿讨论如何节约用水,得出节约用水的规则: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小一点;不玩水;随手关紧水龙头等,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情感。

四、提高教师环境素养是开展环境教育的有效保障。

教师作为环保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幼儿的典范,他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发展。同样,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对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及对环境问题的看法等,都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幼儿,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信息。但是,环境科学知识、环境信息的涉及面很广,教师一时间很难全面掌握。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在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提高教师的环境教育素质。例如,在“蜗牛”主题活动中,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后向老师指出:蜗牛两个触角不一样长,长一点的触角上有蜗牛的眼睛;画蜗牛时,老师随手画了一个大大的嘴巴,弯弯向上翘,表示蜗牛在笑,但有的幼儿却说:“老师,蜗牛不是大嘴巴。”老师一下子明白过来,它的嘴巴是红红的一个小点。老师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以更高热情把活动深入下去。这样的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自然与快乐。

五、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联系,是环境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使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家长与社区参与环保活动的决策、监督、实行,以萌发幼儿自主参与创新活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促进环境教育走进家庭、社区。为此,我们开展环境教育的同时,挖掘家长、社区教育资源,渗透环境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成为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如,在生成活动“种子的秘密”中。我们发动家长参与种子的收集、资料查找“工作”,一起体验种子发芽的过程,使家长对新的教育观念和策略有了真实的感受;我们还通过布置环境教育宣传栏、编写宣传小报、倡议书,向家长宣传环境教育的意义、传递环境教育的信息,传授环境教育方式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参与幼儿园环境课程决策和教育过程;并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家长的环境教育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家长带孩子游玩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欣赏公园中的花、草、树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给孩子讲讲树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途径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资源回收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