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有理有据表达的实践和思考

2015-09-10 07:22沈习将
考试周刊 2015年95期
关键词:策略思考语文教学

沈习将

摘 要: 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感悟,需要学生有自己的心得,需要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更需要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能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需要思考和实践,更需要周而复始地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有理有据 学生表达 策略思考

语文教学强调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人们也多尝试着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得,但学生的表达虽是自己的心得,却不是那样有理有据,有时令人感到不能接受。所以,让学生能够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显得尤其重要。

一、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需学生形成真实的心得

为什么学生的表达就不是那样有理有据?从一定的角度思考,当是学生阅读感悟的心得不是学生自己真实的获取,或者就是学生不是自己阅读感悟的获取,要么就是从相关资料上的截取所得,要么就是听取他人见解之后不完全意义上的所获。这样的心得对一个个学生而言,怎么能够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呢?如果要他们表达,则只能是一种吞吞吐吐的表达。由此,学生能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心得,必须奠定学生表达的基础。学生表达的基础是什么?就是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后所获取的真实心得。譬如教学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一课,高尔基笔下童年的朋友是谁?是高尔基的外婆。应当说童年有童年的朋友,高尔基的外婆怎么竟然成为他童年的朋友了呢?教学中,让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并广泛地罗列文本中的相关信息,在大家都获取了比较广泛的信息后,同位置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在参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比较有意义地发现,学生所获取的信息是真实的,学生的表达也显得比较具体、完整且是那样有理有据。应当说这是文本中比较现成的信息,如果让学生围绕这些信息进行探究,那么学生能有如此有理有据的表达吗?但在让学生探究中,还是出现奇迹。如让学生理解高尔基说外婆是“最知心”、“最珍贵”、“终身”的朋友,学生便比较理想地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而且就是那样有理有据。这“理”和“据”有的就是从文本中获取的,有的则是学生联系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获取的。

二、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需学生具备创新的心得

从青少年心理学看,初中生喜欢追求自己的表达与众不同,尤其期望自己表达的别出心裁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但往往事与愿违,自己的表达总因某些不恰当的追求而导致所表达的理据与中心不能够吻合。这就比较有意义地说明:要想使得学生能够表达得据理分明,学生的阅读感悟必须有最明显的要求——创新的心得。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感悟中,由于相当多的课堂上教师还在充当课堂教学霸主,因此学生的阅读感悟总是无法创新。这应当给予我们警示,离开了学生心得的创新,学生怎可能有理有据地表达。因此,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能够将一般的感悟与创新意义的感悟紧密结合,在一般感悟的基础上创新感悟。譬如教学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这是一篇具备强烈感染力量的诗歌,诗作感情的表达极为真诚深挚,艺术表现的手法也极有特色。全诗不但表现了周总理毕生建树的伟大功绩,而且体现了出总理必将为历史所记载的不朽英名。教学时,给予学生充足的创新阅读感悟的时空,让学生阅读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悟出作者所表达的艺术。学生在阅读感悟中,在表达自己的心得时不但在某些意义上体现出创新,而且对自己的感悟表达得据理分明。如有学生这样说,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从不少资料中看到周总理的许多光辉事迹,二从诗歌“你永远居住在人民的心里”中可以看出,这虽然是诗人的幻想,但代表着全国人民的心声。也有学生这样表达,诗作中多运用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渲染气氛,强化感情,增强艺术表现力。

三、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需学生具备表达的功夫

平时学生的写作,大家都有这样的口头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针对初中生阅读感悟上的有理有据表达的具体情形,还需要学生具有有理有据表达的具体而实在的功夫。平时,多数学生不表达或者是表达不好,其最根本问题就出在功夫上。学生没有有理有据表达的功夫,又怎么能表达或表达得好呢?学生不可能表达得好,也就会让学生失去表达的欲望和信心。所以,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需学生具备表达的功夫,具备表达的功夫,需要学生多进行表达的实践。进行表达实践时,多让学生把表达的内容说具体,说明白;学生进行表达实践时多期待学生把话说具体,说明白;学生进行表达实践时多呵护学生所表达的内容,即使学生在表达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或者失误,应当呵护的还是需要呵护的;学生进行表达实践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简单的沙龙实践,围绕学生的阅读感悟,让学生进行思考,该怎样表达,该从哪些方面实现有理有据的表达,等等。当然,对学生有理有据的表达,老师必须在建立学生表达的功夫上做些相关指点,初中生在得到相关指点后,是完全可以实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譬如,围绕一定的主题,训练学生表达的逻辑循序;围绕一定的主题,训练学生找出表达的理据;围绕一定的主题,训练学生表达的胆量,等等。

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应当成为学生阅读感悟训练的必然内容,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中经常而又严格训练的内容,更是必须进行科学训练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阅读感悟和具体表达心得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水平,让学生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梁恕俭.课改到底改什么[J].新课程研究,2012,5.

[2]邬志辉.教育创新与教育自觉[J].当代教育科学,2003,3.

[3]安文铸.走进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M].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策略思考语文教学
物理课堂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