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09-10 07:22袁薛明
考试周刊 2015年8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袁薛明

摘 要: 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得十分积极主动,很有成效。本文探讨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语文教学效果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学习兴趣 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创造丰富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在愉快中学习。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在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一、用赞扬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人类最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因此,小学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和肯定自己。清代学者颜元说:“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就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等;或用亲切的动作如拍拍肩膀,轻轻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尽量多赞赏学生,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赞赏。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激发,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能力养成也会起到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积极表现。

二、以民主的评价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评价不是教学目的,而是一种教育学生积极向上的手段。教师不恰当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因此,要使评价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引起学生的良好反响,就应注意让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接受评价。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学会,学会是为了会学。学生的准备过程实际就是学——学会——会学过程。如:在检查“复述课文”时,可事先让他们把课文关键词、句准备好;回答时,允许他们看这些“纲要信号”,这样,学生就胸有成作,良好的心理状态更能使他们发挥出水平。把评价权力交给学生,使其主宰自己。例如:在考核学生的“听、说”能力时,可由教师作为主考官,学生接受考核和考试,转变为学生自己充当评委给自己和同学评份,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和观众;在进行“听写、默写”检查或“写作能力”考核时,可让学生间互相批改打分,教师只是在学生评价后,有目的地抽查几本,了解情况;在日常测验时,教师甚至可采用“免监考”方式。教师的充分信任,必然会得到学生的回报,这种民主的评价方式更会增进师生间的信任感,并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充分地展现自己,发挥出应有水平。

三、设置悬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唯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很听话地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教与学被割裂开来,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了灵感的火花。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时尚端庄、搭配得当的衣着;一手龙飞凤舞刚柔相济的书法,一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一段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诵,都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入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是用语文学识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授课时,或宏论滔滔,或精点略评,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定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而且要形成钻研教材的真功夫,常教常新,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从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焕发语文课堂的活力。

六、结语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好的效果。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课堂气氛不适宜,呈现消极、沉闷的局面,那么学生的思维感到压抑,窒息智慧火花,学习热情不高。反之,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的教学能把孩子们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2]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3]胡娜.对如何改善高校英语大班教学课堂气氛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1(1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浅议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