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5-09-10 00:12钟秀娟
考试周刊 2015年87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生物

钟秀娟

摘 要: 初中生物教学的特点在于动手实践性强,实验室的实验操作与现实生活现象的超级链接,要求学生之间共同配合,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完成生物理论的求证过程。本文借助生物实验平台,阐述小组合作的优带中、中带差生的牵手优势,共同进步的合作精神,以切实提高他们在德育、智育上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生物 新课程教学

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默契配合程度,成为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讲求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团结协作的教学文化,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

一、小组合作以高效、和谐为基调,灵活调动管理模式。将初中生分成小“豆腐块”形式,进行互帮、互助、互学,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观念互通、独特见地的个性张扬,提供给学生自主思考、提出质疑、合作探究的机会,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成绩层次、性别差异及其他附属因素进行科学分组,也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由学生之间自由组合进行意向分组;一个问题解决后,再随时排列组合小组成员,进行新的生物课题研讨。

二、合理分配小组合作成员的分工,资源共享,提高实验效率。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教材要求准备的材料较多,因此,小组成员分别安排了临时装片负责人、在教师那里领取生理盐水、消毒牙签等生物器材负责人,在超市购买果冻等物品负责人,在生物教学课堂上,由小组一名同学示范操作,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壁上刮取上皮细胞,放在临时装片上,其他同学认真观看,直观感受到观察物的提取,然后大家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上皮细胞组织。通过这样的配合设计试验,初中生同伴之间的情感得到沟通,人文关怀得到升华,团结合作意识也得到加强。

三、发扬小组合作团结友爱精神,注重生物小组成员的参与度。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注重过程,端正学习态度,开动脑筋,随机应变,将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有机结合,发扬爱心,进行情感交流,等等,小组合作这一方式就能够很好地达到这一目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章节,教师在生物实验操作之前,有意识地抛出理性思考问题:(1)叶片放入酒精后有什么反应?加热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要用酒精作溶液,而不是水呢?(3)没有叶绿体和光源,能否进行光合作用?(4)绿色植物的叶片在光下发生作用后,会制造出什么有机物?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小组进行实验,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在保证安全操作的前提下,共同完成带着问题开展探究实验操作;于是,有的学生迅速摘下叶片,去除遮光的纸片,有的学生将酒精缓缓倒入小烧杯中,有的学生准备酒精灯并点燃,有的学生拿器皿准备清水,漂洗叶片。经过通力有序的合作,实验操作顺利进行,各小组成员密切观察并开始热烈讨论,得出问题答案:(1)叶片放入酒精加热后,会脱去叶片上的叶绿素;(2)由于叶绿素可溶于有机溶剂,因此脱色效果较好,如果用水的话,叶绿素不溶或较难溶于水中,则脱色效果差;(3)没有叶绿体和光的属性,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4)绿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后,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了淀粉,再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为其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四、小组合作成员的默契、活跃,教师的合理引导、有效调控是关键。教师在合作小组之间巡视,适当点拨学生的问题关键点及困惑之处,将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励在兴奋点之上,调动不同禀赋的学生将小组的集体荣誉放在首位,个人的蝇头小利与小组的荣誉与耻辱相比,不值一提。与此同时,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与时俱进,将容易忽视或不易察觉的隐藏生物特征,应用多媒体手段、布置场景等形式向学生予以阐述说明,促使他们更快捷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不同的变异,勇于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放宽小组合作的实验领域范围,对新的思维及观点进行实证操作。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新见地要予以肯定,将其列入实验小组的评比标准内容,有的放矢地制定出符合小组合作实验成果的评比标准,结合实验小组的操作时间、实验小组的纪律性及实验小组的创新能力等指标进行评比揭晓,授予各种不同称号以资鼓励,圆满地实现新课程教学标准所提出的目标。

以激发初中学生积极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目标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新课堂中运用最具有适用性,教师精心设计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活动课件,结合现实生活,难易程度层次分明,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步入知识的海洋,让学生切身领悟到在探究科学的路途中,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自身创新能力提升,科学思维得到更好锻炼,成为一名综合素质能力超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美妮,陈曦.如何利用团队合作提高学习效率[J].学园,2013(34).

[2]李红英.创和谐课堂促有效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4(01).

[3]马艳秋.教研:教师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J].吉林教育,2012(Z2).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生物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新课题“算法初步”教学意义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