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5-09-10 07:22周琳
考试周刊 2015年46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体育教学内容

周琳

摘 要: 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虽然响应国家号召进行了相应的新课程改革,但是改革教学内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真正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体育 新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体育科目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是在学生学习及成长过程当中都有重要作用的身心培养课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我国教育部也对高中体育教学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改革标准,希望能够切实强化体育教学效果,发挥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是在实践应用中发现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不利于体育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对体育教学职能的发挥造成一定限制。所以必须对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审视,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保证体育教学优势的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运动技能教学。

对运动技能教学有所忽视,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以游戏教学代替运动技能教学,直接导致游戏成为课程教学主流。实际教学所实现的教学目标与教案设定的教学目标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体育教学的变形,削弱了体育锻炼的实际价值和教学效果。

(二)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缺陷。

有些学校和老师对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资源设定存在一定偏差,将课程资源的创新错误的定义为与传统存在差异;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程资源认为是实用性较强的资源,直接导致课改后高中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些混乱:多米诺骨牌、电子竞技等对大群肌肉锻炼毫无益处的运动内容;扁担、白菜、南瓜、莴苣等与体育文化毫无关联的生活用品;劳作、唱歌、情景剧表演等非体育内容都进入体育课堂中,不仅不能辅助体育教学,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

(三)新课改体育教学内容缺乏理论支持。

在缺乏相应理论支持的情况下,课改后的体育教学内容出现了“虚化”现象。高中体育教师面对众多教学内容,无法衡量其价值,各类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占用的比例也模糊不清。同时,新课程改革虽然指出了“没有对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加以限定”,却没有从理论层面分析这样设定的原因;虽然明确了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应该对高中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约束,但是没有说明相应的约束方式,也没有相应的理论研究支持,致使教学内容也缺乏理论支持,出现虚化现象。

二、教学内容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应该结合各个高中的实际情况,在充分挖掘本校资源的情况下,结合学校的体育资源状况和学生的阶段性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增强体育教学的学校特色,避免为了追求“创新”而选取不当教学内容现象的发生,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真正获取体育知识和技能。

例如,农村地区的高中学生的家庭状况一般相对较差,农村高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健全,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适当增加田径项、跳高、跳远和足球篮球等场地设施需求相对较小项目的课程比例,增强教学针对性。同时,为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响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可以将这几类教学内容相结合,创设新颖的教学方式,如设置带球接力跑活动,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自由选取想要带的足球或篮球,等等,并根据选择让选取同样球类的小组进行带球接力比赛,寓教于乐,真正将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中,增强学习效果。而城市高中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教学条件,适当选取的武术运动、轮滑运动、乒乓球运动等,并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强化教学效果。

(二)因地制宜,挖掘教学资源。

受不同地区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影响,处于不同地域的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创新课程资源时可以适当对民族体育内容进行加工和改造,在渗透体育教学理念后,使其能够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以一些民族传统运动为参考,比如说对竹马运动进行改良,将在运动员脚下绑的“竹马”转化为将学生一只脚负重、一只脚穿高鞋,并在操场上设置一定障碍,让学生在艰难的步伐和障碍的影响下向着目标前进,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育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于民族体育的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磨炼了学生意志,帮助学生成长。

(三)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注意“实在”。

鉴于新课改教学内容出现了虚化现象,导致教学是达到的效果与教学目标存在偏差,所以应该注意教学内容选取应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真正选取“实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实在地掌握运动技能,避免游戏化教学和表演异化教学现象的产生。

例如在对篮球教学模块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适当根据学生需求弱化篮球竞技成分,转变战术,在向学生讲述篮球基本带球、运球、传球、转身、急停等技能并进行相应的锻炼后,开展“听口令”教学游戏,教师随机选取技能中的一项喊口令,并不断变换,让学生在高度精神其中的情况下,掌握篮球运动基本技能,实现“实在”学习,实现篮球模块的学习目标。

三、结语

体育作为增强学生体质,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门课程,始终都在教学领域当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通过完善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伟.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D].浙江师范大学,2010.

[2]丁国举.浅谈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4):274-274.

[3]赖晓光.高中体育教学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速读(上旬),2014(11):94-94.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高中体育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