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实践探析

2015-09-10 07:22赵丽棉
考试周刊 2015年46期
关键词:提问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新课改

赵丽棉

摘 要: 对于教师来说,通过提问,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语文课堂的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语文课堂提问,促进学生三维学习目标的实现,这是语文课堂新课改追寻的理念。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语文课堂 提问艺术

提问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巧,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问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其内容包罗万象,而我们所面对的又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运用提问艺术,无疑为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既可以展现语文学科的生动与活泼,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探究动机,让学生全程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这正是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实现语文有效教学,使语文学科成为新课程改革前沿阵地的主要途径。

一、了解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集中学生注意力。语文课也会被安排在下午,这个时候是学生容易困倦的时候,在我们讲课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学生有打瞌睡或开小差的现象。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多年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提问可以把学生的思绪拉回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回过神来思考教学内容和教师所提问题。

2.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我们在合适的时机提出合适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顿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反馈教学信息。如果我们一味地讲课,不去观察学生,不去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学就会比较盲目。适当提问,实时监控学生学情,探明学生知识漏洞和盲区,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教学方向,反省教学中的失误,并予以改正,从而灵活、有效地开展教学。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答问,从教师那里获得评价自己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在学习中不断审视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习惯等,使自己后继的学习活动更富有成效。由此可见,提问可以反馈教学信息,使教学更为有效。所以,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利用教学提问的这一重要功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提出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一般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在心理上更倾向于追求具体的形象事物。因此,想要调动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想取得更好的语文教学效果,课堂中问题的设置非常重要。课堂提问这种教学方式就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这对学生学好语文十分有意义。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要注意一些小技巧,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果。比如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学生才更愿意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教师创设的问题要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另外,教师需要注重所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只有给学生设置一些难易程度适中并且让学生觉得新奇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解决这个较为困难的问题中才更愿意多用心思考,并且更容易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2.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重点是指在某一篇文章或是某一节课中处于重要位置,是理解其他知识的关键所在。突出重点、解析重点,是教学取得成功的核心环节。在重点处设计问题,更能以问题本身的探索性与挑战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特定的方向与内容。当然,这也对问题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了解,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另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好教学内容的主次,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这样才能在教学重点与学生学情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与结合点,提出富有价值性与针对性的问题。既可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又可以将学生的认知引向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真正掌握这些重点,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解答问题,以启发引导为途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好的课堂问题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才能充分活跃起课堂气氛,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预设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当学生在课堂提问过程中遇到困难、遭遇卡壳时,教师应该能够及时疏导,进行点拨,这样才能达到设问的效果。在课堂提问的设置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原则,尽量不要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鼓励学生去探究,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回答出既定答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教师应该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其实就失去了设问的意义。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避免直接告知答案。同时,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立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4.基于学情的评价鼓励是有效提问实施的落脚点

有问就有答,课堂提问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问是否有效,最后应该看学生的反应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我们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提出问题之后,要专注地看着学生,耐心地等待学生思考,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给学生中肯、公正、有指导性的评价,从学生回答中反馈学习的状况,捕捉学习的信息,给予方法的肯定和指导,调整后面教学的策略。一句肯定的话语,一声由衷的赞叹,一缕信任、期待的目光,一丝欣赏、喜悦的微笑,是对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莫大鼓舞。不论学生回答是否正确,对和错的答案,都将是课堂生成的宝贵资源。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思维的重要评断标准之一,就是提出并思考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学问”精神,教会学生怎样提问,日常学习中要鼓励学生用于提问、善于质疑。逐步传授其提出并思考问题的手段与方法,提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深刻认识到,只要给学生一个发挥的平台,他们会构建一个理想的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

[1]马永辉.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作用及设计.学周刊,2015.2.

[2]崔承惠.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初探.学周刊,2014.12.

[3]于文潭.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14.3.

猜你喜欢
提问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提问三法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议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