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生活素材,回归美术课堂

2015-09-10 11:14高元珍
考试周刊 2015年46期
关键词:生活素材美术课堂教材内容

高元珍

摘 要: 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并回归生活。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美术素材,表现生活中的景物,并给生活以导向和启迪。让中学美术走进生活,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能启迪智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对大脑的开发,从小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使他们的美术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美术课堂 生活素材 教材内容

生活是美术素材的源泉。多姿多彩的生活是教材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有让学生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课堂。这就要求教育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教师要在把握《美术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巧妙挖掘,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一、生活中处处有美术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寻找素材,把美术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美术,并让美术服务于生活,从而让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在美术课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学习过程与实践脱离

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接触到的大多是事物的照片、作品的图片,而很少真正接触真实的事物。他们只能通过书中的图片、照片或范画感受教学内容,缺乏切身的体验和直观的视觉感受,学生在创作时主要是靠用从书中学到的造型色彩,创作的作品局限性比较大。

2.美术创作材料单调

大部分学生在美术课堂上都运用彩笔、颜料、毛笔、彩纸等材料进行创作表现,对于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运用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美术创作成果与生活运用衔接不够紧密

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美术课与生活很遥远,所学知识没什么用处,学生仅仅把美术课当成一种必修课,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不会应用。只是把学到的知识变成绘画作品呈现在美术作业中,不能体会美术独特的实用价值。

二、让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1.美术课拓展到生活实践中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就失去了创造的活力。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师,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对艺术和生活的感受能力和细微的观察能力,使他们更全面、更深刻地领略艺术、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变生活为美术学习的大课堂。因此,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把公园、田野、村庄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习美术,感受生活。带学生到大自然中,描绘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观察生活中的千姿百态。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美术教学中,还应考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接触、认识与体验,就不能具体描绘出事物的形象。所以我在平时上课时都注意诱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发现美,创造美。

2.生活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

在教学中利用身边的资源补充课堂教学,是非常有益的尝试,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生绘画水果时,由于受现实条件限制,不便带学生亲自到果园观察体验,我便把很多不同水果装到一个纸箱里,把它们带到教室里,以做游戏方式组织学生摸水果、猜水果、说水果,层层环节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教学目标高质量实现的前提。学生说了很多:“圆圆的表面光滑的硬硬的是苹果、弯弯的软软的是香蕉、椭圆形的表面毛茸茸的是猕猴桃……”通过这堂课,培养主动思维,也培养了归纳总结能力,激发了对生活的热爱。

三、废材料创作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活中到处充斥着废旧材料,家庭、工厂、田野、城市,各种形态的废品应有尽有,在制作材料上也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让学生从平凡中发现并创造美,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是表现艺术的材料。有芳香的泥土,清澈的河流,碧绿的秧田,柳绿花红,谷黄稻香……到处是灿烂绚丽的色彩,到处散发着美的气息。有很多平时没意识到可以用做艺术创作的材料也是应有尽有,田野的黏土、河边的卵石、粗糙的树皮、家禽的蛋壳、废弃的纸盒、包装袋……这些都是美术创作的好材料。我还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会跑的玩具,并把它们引入课堂教学中,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与生活有密切联系,教会学生“变废为宝”。打破传统美术以“绘画”为主的思想,体现美术应是培养学生多元思维、综合表现力的教育。教会学生寻找可利用的废材料,巧妙构思,合理进行再创造,在培养创造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节约资源与资源再利用。

四、利用美术作品,装饰美化生活

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让美术活动走出课堂,学以致用,让学生获得创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美术的生活环境。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校园艺术节的宣传画,布置节日中的教室,给班级出黑板报。设计班级中的学习园地,布置自己的房间,让学生从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在生活中,美化生活,由课内向课外适当拓展。我让学生大胆运用包装袋、芦苇、柳条、麦秸……用课堂上纸带穿编的方法试着编盘子、篮子、花瓶。增加生活中的视觉艺术情趣,美化自己的生活。学生兴致勃勃,兴趣盎然,他们在生活中大胆地运用着美术来装饰、美化生活。

总之,美术从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认识生活,挖掘生活的乐趣,将美术学习贯穿日常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用美术艺术展示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样新课标的价值才能体现。因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做到“生活中有美术,美术体现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素材融入美术创作。

猜你喜欢
生活素材美术课堂教材内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