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童谣文化,促进多元发展

2015-09-10 11:05吴静怡
考试周刊 2015年46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策略

吴静怡

摘 要: 具有农村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民间童谣就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并为儿时生活带来无穷乐趣,常常让我们追忆,让我们难以忘怀。当今社会,教育西方化给中华民族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将民间童谣带入幼儿教育中,把民间童谣与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能开启幼儿的语言智慧,培养幼儿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幼儿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幼教工作者必须将童谣渗透进幼儿教育课程体系中,不断挖掘童谣资源,更新教学方式,家园合力,让民间童谣伴随着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 民间童谣 幼儿教育 教学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在大量吸收引入外来思想西方文化的同时,社会、家长特别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普遍越来越感觉到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非常重要,功能价值不可估量,近些年,一些幼教专家学者及教师逐渐开始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幼儿园课程资源。民间童谣是我国文化宝藏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思想情感一直浸润着我们的心灵,伴随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同样,民间童谣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早已被人们广泛认同,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启迪,情操的陶冶,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民间童谣的内涵解读

古人云:“童,童子。徒歌曰谣。”童谣是传唱在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也就是说它必须出自儿童之口,且没有乐谱,童谣不同于儿歌,儿歌是有固定旋律的,着重的是音调和旋律,属于儿童音乐;童谣重视歌词的内容、文字的优美,并有韵律而朗朗上口。民间童谣指来源于民间,并传唱于儿童之口,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简短的歌谣。

民间童谣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以生活化的内容、口语化的语言形式发展传承下来,民间童谣包含了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区重要的思想文化与情感道德内容,保留丰富而多元的人文与自然共生的文化因素,具有特有而多元的教育价值。民间童谣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叠词叠韵、富有节奏感,这种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非常符合幼儿的口味,比较容易深入幼儿的心灵。童谣富有浓郁的本土特色和生活气息,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较易为幼儿接受。由于民间童谣独有的特点,幼儿教育工作者逐渐达成共识,那就是民间童谣是幼儿教育中极为优秀的课程资源,在幼儿语言发展、行为习惯培养、道德情感感悟等方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民间童谣应尽快全面进入幼儿园,当民间童谣出现在幼儿园教材中,当童谣在幼儿之间传唱时,童谣教学很自然成为一种教学活动,幼儿可以享受并且传承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二、民间童谣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思考

民间童谣语言简单、通俗易懂、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内容和语言都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并且娱乐性、游戏性很强,深受幼儿的喜欢。在幼儿园开展民间童谣教学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陶冶情操。

1.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民间童谣声韵自然活泼,音乐口语化,语言生动、结构简单、句式简短、朗朗上口,所以十分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极适合幼儿诵念传唱。所以,幼儿说了童谣,学话快、准,思维敏捷,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可以说,童谣是培养孩子口语能力的最佳教材,经常传唱民间童谣,必定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小朋友通过长期、多形式、多途径地欣赏、视听、朗诵、游戏、表演这些朗朗上口的童谣,如“马兰花”、“推磨磨”、“金锁银锁”、“摇呀摇”等,幼儿的口齿更清楚了,发音更准确了。如童谣《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孩子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滴答,滴答,/下小雨啦!这首童谣,通过反复传唱,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言,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幼儿能更安静、更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并会做出相应的回应,乐于与人交谈,清楚地讲述自己的经验和需要。

2.有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阶段是孩子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高速发展时期,同时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民间童谣具有完整的逻辑思维结构,蕴含丰富的知识内涵,对开发幼儿智力很有帮助。比如,数字中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孩子不太容易理解,将民间童谣引入教学中,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幼儿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如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中的童谣:“荷花、荷花几时开?”(一月开);“一月不开几时开?”(二月开)/“二月不开几时开?”(三月开)/“三月不开几时开?”(四月开)/“四月不开几时开?”(五月开)/“五月不开几时开?”(六月荷花朵朵开)。这首童谣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不但帮助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而且使幼儿明白月份的排列顺序和荷花的开放时间,让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既快又好地接受不少常识。

3.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教育中,最关键的是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即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通过民间童谣的传唱,告诉孩子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例如,“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这首民间童谣“摇元宵”由两名幼儿合作完成,将童谣融于游戏中,不仅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教育幼儿从小懂礼貌,争做文明人。

4.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把民间童谣与游戏相结合,幼儿易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在念念有词中常常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样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民间童谣《小老鼠上灯台》活动中,首先,教师播放童谣动画引起幼儿的兴趣。其次,幼儿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玩“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边玩边学念童谣。又如在跳橡皮筋的游戏时,我们让幼儿一边跳,一边朗诵童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由于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幼儿兴趣盎然,持续时间比较长,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5.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首先进行创造力教育,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童谣往往展开大胆的想象,使孩子如天马行空,张开想象的翅膀。如童谣《云》:蓝天蓝,像大海,/白云白,像帆船。∥云在天上走,/好像海里漂帆船。∥帆船,帆船,/你装的是什么?/走得这样慢。∥不装鱼,/不装虾,/装的都是小雨点。∥雨点,雨点,/请你快下来,/帮我浇菜园。这类童谣使孩子们听了读了,对发展创造力大有裨益。

三、民间童谣教学策略

1.因材施教,选择不同教学内容。

幼儿的年龄阶段性是非常明显的。如小班幼儿年龄小,有意注意和记忆能力较差。要选择一些幼儿熟悉的、接近幼儿生活的、有趣的民间童谣。同时,根据不同年龄加入适宜的新内容,不同活动增加适宜的民间童谣,使幼儿既动口又动手,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民间童谣的益智作用。如《小老鼠上灯台》、《排排坐》等这类童谣,语句简短,内容反映的是幼儿现实生活的事情。《排排坐》这首童谣表现幼儿在吃水果的过程中互相谦让的好品德。吃水果是每个幼儿已有的经验,学这首童谣时,是幼儿平时在幼儿园集体吃水果情景的再现。

2.有机渗透,创新教学方式。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艺术课程中的组织与实施是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性操作,把它纳入幼儿园艺术课程及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实现民间童谣与幼儿园艺术课程的融合,这样对幼儿的教育价值才真正获得有效发挥。把童谣故事化,编出有趣的故事情节,有利于幼儿理解、易于接受和掌握。如民间童谣《小花狗与大石头》:“一只小花狗,出门走走走,碰到大石头,跌个大跟头,骨碌骨碌碌……”编成故事:今天是星期天,小花狗一大早起床,帮妈妈做了不少家务活,妈妈很高兴对小花狗说:“你去找小伙伴玩吧,吃饭前回来”。出门时,妈妈叮嘱说:“走路要小心啊!”小花狗东瞧瞧、西看看,发现前面有一只花蝴蝶,便去追它,结果没看脚下的路,碰到大石头,跌了一个大跟头,骨碌骨碌碌……跌得满身都是土。幼儿听完故事后,觉得很有趣,激发学习童谣的兴趣。另外,在教学中以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民间童谣的兴趣。如民间童谣《小老鼠上灯台》活动中,首先,教师播放童谣动画引起幼儿的兴趣。其次,幼儿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玩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边玩边学会念童谣。再次,角色交换,游戏重复。由于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幼儿兴趣盎然,持续时间比较长,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3.家园互动,巩固记忆挖掘资源。

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促进科研开展,家长参与使民间童谣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有价值和意义。为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我们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民间童谣,协助幼儿在生活中创编童谣。一方面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幼儿学习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让家长介入教学活动中,密切亲子关系的同时提高家园合作质量。

民间童谣属于儿童,更属于中华民族,幼儿在学习童谣的过程中,不但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更能强化幼儿的民族意识,培养民族情感,让他们更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文化。所以,今日之幼儿教育必须使幼儿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素养和爱国情操。幼儿教育工作作为中国教育梦的实践者,更应该不断转变观念,深度挖掘优秀的民间童谣,革新教学方式,让这些带有浓郁民族文化的童谣,伴随着幼儿健康成长;让中国人的教育梦,教育人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