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2015-09-10 17:17刘晓萍张军邓兵
考试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知识网络知识结构

刘晓萍 张军 邓兵

摘 要: 小学数学复习课上得好不好,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能否提高。复习课更是老师精心布置、精密安排,牵着学生学习知识,不仅达不到查漏补缺、融会贯通的目的,反而易造成耗时多、情绪低、效果差的局面。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合作交流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二是让学生评说问题的答案,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三是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舞台,增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复习课要上得扎实有效,起到弥补缺漏、消除疑惑的作用,使学生都能得到提高,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数学复习课 知识网络 知识结构 综合应用能力

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学生学得怎样完全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特别是复习课,更是老师精心布置、精密安排,牵着学生学习知识,不仅达不到查漏补缺、融会贯通的目的,反而造成耗时多、情绪低、效果差的局面。究其原因是教师不相信学生,不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小学数学教学正发生着重大变化。要求教师要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变,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变,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即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实践证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使数学复习课上得更有效。

一、让学生合作交流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往往是一个个地分散出现的,即使注意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也是有限的,教学到一定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对学过的概念作穿线结网,促进学生脑中的概念结构系统化。它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在新课程的知识点教学中都是分模块出现的。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梳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之二是“通”,融会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梳理数学知识可以按教材顺序,分单元梳理出各单元的知识点,特别要抓住每个单元知识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容易混淆和出错的知识。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也可以统筹整合本册的内容,分为计算部分、概念部分、应用部分,梳理知识点。从而形成完整的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数学的每单元都有知识点,复习时要想办法帮助学生理清各单元的知识点,让学生知道个单元里已学过哪些知识,通过复习形成知识网络。英语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发现、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而引导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因此,合作交流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进行约数和倍数单元复习时,先让学生自己通过课前复习找出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并举例说明每个问题,课中小组交流所提问题,查漏补缺,使每个学生都能理清知识点,然后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合作整理知识网络。由于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自己手中,因此他们表现得异常积极、活跃,整理出的内容简洁清晰,一目了然。有天平形式的、有大叔形式的、有大括号形式的……虽然形式各异,但同学们抓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整理。然后小组之间展开自我评价,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

二、让学生评说问题的答案,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复习时,必须做到:1.让学生克服定势思维;2.查找学生的薄弱环节;3.分层辅导。这样,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重点。在复习时,针对重点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分清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另外,也可以将学生的作业本上平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统计归类,并拟出相应的题。先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做错的题进行归类,还要试着找相关类型的题做一做,同桌互相检查、辅导。然后教师将自己拟定的题出示到黑板上让学生练习,检验学生掌握得如何。同时,对那些基础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另外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让他们练习,达到分层学习、分层辅导的目的。这样的复习,既弥补了学生的薄弱环节,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复习时对学生的回答是否给予评价,由学生来评说,教师保持中立态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不形成从众心理,不人云亦云。教师在教学中不做法官、不当裁判长,由学生正积极评价,各抒己见,形成争论的局面,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弥补学生的薄弱环节。

例如约数和倍数的整理复习时,一生指互质数说出一定能组成互质数的两个数的几种情况:(1)1和任何自然数;(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3)一个质数、一个合数;(4)两个质数。老师不做反应,学生听后对于(3)(4)两种情况,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这时老师组织各小组开展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发表讨论结果,认为“对”的小组代表举例证明:“例如7和8,一个质数,一个合数它们就是互质数;11和13,两个质数,它们也是互质数。”并自信地说:“怎么不对呀?”认为错的小组代表更不甘示弱,立即反驳:“例如7和21,一个质数、一个合数,它们是互质数吗?”这样从争论中学生进一步明白一个质数、一个合数(不是倍数关系的情况下)一定是互质数,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同时通过争论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于完善,知识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三、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舞台,增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数学的学习是从厚到薄,又从薄到厚”。复习课中可以延伸、拓宽,但要有个度。复习课练习的特点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应换个角度,多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复习课应“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了,也尝到了创造性思维带来的乐趣。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就是用来解决生活总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新知。因此复习时练习的设计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总复习”这节课最后,教师编了一道阿凡提的故事,耐人深思,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故事以一个生动的电脑画面出现,阿凡提赶着羊回到财主家,财主要他把羊赶到长方形的羊圈里,可是长方形的羊圈容纳不下这么多羊。财主说:“我不管你,如果你要改造,就得自己花钱去买材料。”可是阿凡提没花一分钱,却把羊赶进了羊圈,你知道阿凡提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提出围成正方形,当围成正方形容纳不下时,围成圆形,如果还不够时靠墙围,那么老师引导:“靠墙围怎么最大?”学生开始突破常规进行发散思维,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部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总之,数学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复习课要上得扎实有效,起到弥补缺漏、消除疑惑的作用,使学生都能得到提高,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数学复习课知识网络知识结构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以不变的“方法”应对万变的“试题”
知识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