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课例看语文课堂有效意识

2015-09-10 07:22鲁自力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3期
关键词:漫画教学内容意识

鲁自力

一般地讲,大多数老师都希望课上得有效、高效,但仔细观察课堂,却发现很多课堂教学存在问题,下面以一节复习课为例,谈谈语文老师上课的有效意识。

这堂课的课题是“语言表达训练·图文转换训练”,对象是高三普通班学生,现梳理本堂课内容如下表:

表面上看,这堂课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逻辑连贯。有讲解,有示例,有讨论,有问答,有练习,是一节比较好的课。但仔细一看,执教老师没有高效意识,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这堂课而已。课后,笔者问学生描述漫画画面的方法是什么?寻找漫画寓意(主旨)的方法是什么?学生并不清楚,既然不清楚,那就谈不上“掌握解题方法”,也就是说,这堂课没有达成教学目标,这一点,从学生课堂讨论和答问质量上也可以看出。

语文课要上得有效、高效,首先需要执教者要有很强的有效或高效意识。

一、目标意识。所谓高效低效,是看用多少时间达成多少效果。所以,有效课堂必须要有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具体来看,要有目标分类意识。本堂课的目标写出来的有两个:一是“了解命题方式”,二是“掌握解题方法”。其实,只有一个目标:让学生掌握高考“图(特指漫画)文转换的方法”。根据王荣生教授的课程理论,目标可分为内容目标、能力目标和活动目标。“了解命题方式”当属“内容目标”,可以用传授的方式完成,本课通过PPT展示,学生确实明白了高考有这两种命题方式。而能力目标与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学习的教学内容,具有可选择性。面对不同条件的学生,存在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学习某个内容是否能达到某个目标,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研究,应该通过大量的事实性研究,证明这一内容的学习确实与目标有较强的因果关系;二是学情研究,即通过细致的了解与分析,找到学生之缺乏某项能力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教学内容。本课教学中把“描述画面方法”总结为:1.不漏信息;2.抓特征客观描述;3.注意描述顺序;4.有标题漫画的表述方式;5.人物语言不能变;6.语言简洁准确。把握寓意的方法总结为:1.找准讽刺、颂扬对象;2.联系现实联想、提示本质;3.常用句式:赞扬……的社会现象;反映(启示)……这样的归纳一是不简洁,不容易记住;二是操作性不强,即使背下这个结论也难运用。其中多为要求而不是方法,未能“证明这一教学内容与达到这一目标有较强的因果关系”,也很难说这是针对了学生的问题,这直接导致效果不好。因此,目标意识,并不是列出几条目标就行,而是要认真研究目标,找到针对每一类目标的具体的合适的教学内容。

二、学生主体意识。高效的课堂应以学情为基础,以学会为归宿,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比如从本堂课观课情况看,学生观察漫画时,一般都没有思路和方法,没有理性观察和分析的步骤,很直接去感受寓意,即使老师只要求说画面,他们也会很快说寓意。所以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内容,要把“看得懂”“写得出”作为标准。看得懂包括看的方法要科学,看的结果要正确,所以备课的关键是方法的提炼。写得出是要写得规范,那就要明确写的要求,要把学生写(说)的与老师的答案进行比较,要找出必须遵循的东西,这样学生才会上升成理性的知识,在运用中才不会走样。

学生主体意识,还包括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教学中不必像该课例那样什么结论都由老师出示;从方法上讲,也不是能力目标的习得方法,而是知识目标的识记方法。其结论难以进入学生心中,就谈不上课堂有效。所以,教师要在意识上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观察特征,得出结论,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试错,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去比较,去研究,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学生学到的结论,才能进入心中,举一反三地运用,才能形成能力。

三、训练意识。不管是知识目标还是能力目标,要想“过手”,就要训练,本课例中也安排了巩固练习,但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方式效果上看都是形式而已,并未追求真正的效果。从数量上看,学生进行了一次练习,但学生刚开始说,老师就启发,就出示正确答案;从方法上看太单一,都是问答式,整堂课学生一次动笔练习都没有,说与写毕竟有区别。课堂有效,应让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那就要有一定的训练时间和训练量,要讲究实用的方式,该读要读,该说要说,该讨论要讨论,该动笔要动笔,进行及时的反馈,指出正误的原因,进行反复的纠错,注意追求效果。

语文课堂的特殊性在于有很多隐性的效果,但如果目标不清楚,理论不正确,方法有问题,其效果是难以预期的,就很难谈得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长寿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漫画教学内容意识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