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个性

2015-09-10 03:45刘艳
考试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刘艳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倡导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和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个性,在课堂组织设计时,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良好氛围 教学方法

新课标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为深化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做出了明确指示,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个性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它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具备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还应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更新教育理念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上好一节语文课,不仅需要语文教师合格的语文素养,还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激情来自本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喜爱,还有对梦想的追求。教师在教学和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个性,在课堂组织设计时,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教师要使自身角色由“权威教学”向“共同探讨”转变,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一位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学习方法正确,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加以改进。教师的教法应当符合学生学法,教师要不断探索识字学习的规律和良好的识字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有方向地学,充分挖掘全体学生潜能,使其各方面都得到积累、培养与提高,让全体学生都自主、全面、快乐地发展。

二、营造良好氛围

充满情感的语文课,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更能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使学生热爱语文,喜欢语文。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仅仅教给他们读懂各类文章的基本方法是不够的。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关注每个学生,深入到合作学习中,充分地抓住教育教学的契机,尊重学生,以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行生成教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情感。俗话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绩给予正确评价、肯定,给予及时表扬、鼓励,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心理上得到慰藉。每个学生都需要我们用心感受,老师的关爱是学生心灵中宝贵的阳光。教师在熟知每个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教学时,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都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做到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和激情。

三、灵活教学方法

多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用灵活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习、实施有效的激励评价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教师需要认真设计、巧妙安排活动形式,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读是语文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第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情境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但能够激发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小组集体活动的形式,同桌或前后桌讨论,最终选一个代表回答,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换位思考,人人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钻进去”,“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情”,喜怒哀乐,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时抓住一些关键词语进行质疑问难,深入探讨,常常会成为理解一篇课文的突破口。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给达标者予以鼓励性评价,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其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使其增强自信心。

每上一节课之前,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清楚本节课的知识点都有哪些,包括字音、字词、句子、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写作方法、构段方式、文章结构,等等。可以说品读课文精彩片断是一节课的精华所在,只有读透了才悟得出,只有悟得出才能再有感情地读出来,最终使教学资源——师、生、文本在对话中得以开发利用。在课堂上,可以依据教材的具体情况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尽量采用全体学生敢于并乐于参与的形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在各个活动层面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四、发挥榜样作用

“好人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都说明榜样的重要性。创新人才之所以会取得杰出成就,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做事都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例如:童第周由于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上学很晚,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早读;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数学还得了100分。又如:在总结《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问:“假如小时候的张衡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会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发明地动仪吗?为什么?”同学们都各抒己见,于是老师总结:“同学们,愿意以张衡为榜样吗?”生:“愿意。”

总之,进入二十一世纪,小学语文教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和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理念应运而生,与之伴随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将焕发新的生机。教师要做有心人,使语文学科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片沃土,让他们在这片沃土里快乐成长,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

参考文献:

[1]朱友清.小学作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王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J].祖国,2014(0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