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品德与智慧之门

2015-09-10 03:45方虹
考试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兴趣

方虹

摘 要: 思想品德课追求的“实效”应该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体验,心灵上得到感悟,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二要发挥教师魅力,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教学实效 学习兴趣 教师魅力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要理解教材上的基本概念,更要提高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后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分数的高低不能成为衡量思想品德课是否有效的标准。所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应该研究课堂教学如何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触动学生心灵,从而达到使学生把学到的“如何做人”的道理自觉落实到行动的目的。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下面是我这些年来所做尝试的一些心得。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快乐,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就有了学习欲望,就会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产生学习主动性。所以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一)重视课堂的第一亮相——导入激趣

良好的导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堂导入的形式多样,老师们会引用故事、漫画、视频等作为导入,我认为基于生活的谈话或者体验式的游戏在课堂导入中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位老师在上《无形的财产》一课时,拿出平时很常见的一张白纸和学生聊开了,这张白纸的价格大约是多少?你有何办法让你手中的白纸“增值”?是什么让白纸增值了?很自然地就进入了本课的主题——知识和智慧是无形的财产,而且学生非常感兴趣。每个精彩的导入,都体现着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体现着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充满期待。

(二)重视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激趣

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游戏,寓教于乐,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位学生都保持愉悦的心情,又能使思想品德的一些抽象的基本概念原理通过具体的活动显现出来,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有游戏、辩论、实践操作等。在初一、初二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更钟情于组织活泼的游戏,如在进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教学时,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叠衣服比赛,考查他们的自立能力;此类小游戏在课堂上占用的时间不多,却是学生对每一节是思想品德课期待的兴奋点,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三)重视课堂案例选择——内容激趣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思想品德课肩负着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化双重任务,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功课。思想品德课堂上来自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说服力最强。因为学生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比较感兴趣,乐意用教材的理论知识对自身的一些行为进行分析。所以,在课堂案例的选择中,选择来源于学生实际的事例,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一些小型的问卷调查,然后用统计的数据作为课堂教学案例。如在进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张小小的调查表格: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从学生的回答中整理出来的材料、案例。当学生发现老师所选择的例子是自己的经历时,就有一种被认同感与自豪感,这种情感上的体验、共鸣是其他活动无法比拟的。

二、充分发挥教师魅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个人魅力,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一)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德国一位知名教育家讲过这样一句意义深刻的话,即教育的真正内涵就仿佛树与树之间影响,云与云之间的带动,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呼唤。学生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无声地影响学生的品德形成,这就需要教师用高尚的师德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比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有“尊重他人”、“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这两项要求,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老师的以身立教要比任何教育语言都有说服力。

(二)用学识魅力吸引学生

在思想品德和历史社会合科教学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国内时政大事。试想上政治课时,老师谈起大政方针、时政大事滔滔不绝;上历史课时,老师对令人捧腹的历史小故事信手拈来;上地理课时,老师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绘声绘色。碰到这样的老师,学生才会很快被其的学识魅力征服,对其产生依赖感和爱戴感,爱屋及乌,从而喜欢上这门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用语言魅力激活学生

“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教师语言的魅力在于激活课堂,而有魅力的教师语言则可以成为学生的“兴奋剂”,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的语言一要精练科学,二要饱含激情,三要有激励性的课堂评价。

总之,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我们关注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完全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个人魅力,多多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学习,让思想品德课越来越有效,越来越有魅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2]谢小林.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要成效[J].中学教学参考,2010(15).

[3]程德江.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2011(07).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兴趣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