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乐:港式潮男 就这个范儿

2015-09-18 03:24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范儿时尚

提起余文乐,许多人脑袋里都会有一个既定印象——港男。标准的港式英俊、地道的港范儿潮流icon、还带一点闷骚的低调。

被星探发掘,以模特出道,拍过多部电视剧,当过歌手,转战大荧幕后拍摄了如《无间道Ⅱ》、《志明与春娇》等叫好叫座影片,从花样美少男成功转为偶像与实力兼备的演员。积攒了多年人气,低调的性格却日趋明显。他说自己是一个嗜好太多能力太小的普通人,他是余文乐。

1999年,命运给了余文乐一个不期而遇的惊喜,他被星探发掘进入娱乐圈。高中时,正与朋友逛街的他被星探一眼看中,“他走过来,我以为是个骗子,跟他说我没钱。他说我是找你工作的,找到合适的工作会联系你,方便留一下电话吗?”余文乐就没再多想,留了家里电话给他……就这样他开始了模特生涯。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是非常老土的入行过程,很桥段的那种。”

余文乐从没想过自己会闯娱乐圈,在这之前,他连娱乐新闻都不看一眼。他倒是想当个体育老师,更远大的愿望是做一个职业篮球员,“人家给你钱还让你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多好”。余文乐爱篮球,上学时,他天天下课就打球,打完球回家睡觉,第二天继续,平时关心的只有体育新闻。

可是当时,他竟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星探,“因为他们有给钱,挺好的。”余文乐的理由非常简单朴实,只跟着心里的感觉走。第一笔工资他就拿到了一千块港币,这对于一个高中生是相当丰厚的,他美滋滋地给自己买了一双觊觎已久的球鞋。“不用向爸爸要钱,也不用五块十块那样辛苦地存钱,不然等到存到钱时,那双鞋又涨价了。”这让余文乐很是满足。

本是出身极好的小康之家,父母在内地开场做皮革生意,最高峰时有三千多个员工。然而人生的残酷不在于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的无奈,而在于让你有机会接触另一个世界之后,又重重地摔回了井底。97年金融风暴来临,家里陷入困境,卖屋供得哥哥在国外念书,妈妈对少年余文乐讲:若不好好念书,别想还有钱把你送到国外去。彼时的少年余文乐生活境遇已然有了很大的改变,闻得此言,必是心中憋了一口沉沉的气,晓得每个人的前途就在自己的手里,于是借由在尖沙咀被星探发现为契机入行,一做便是十年有余。

2002年,在《无间道》里出演了警校学生陈永仁,让余文乐在大银幕上锋芒初露。彼时他被誉为继谢霆锋、吴彦祖之后香港又一新生代接班人,被人们寄予厚望。可是之后的几年,他却一直不温不火——不断演戏,却总缺少一部有力的代表作。回望当年,余文乐说自己真的从来没想过那么多,没期待一下子取得怎样的成绩、会有多红。“现在这些一线的大咖,比如发哥、姜文、葛优啊,他们都是有一定的年纪了,你很年轻的时候,别人发掘你时会说这个演员将来会有成绩啊。”在他看来,演戏需要生活的沉淀和经历的丰富,这些只有时间才能给。不争不急,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演好每部戏,余文乐一直努力保持这样的状态。

记者:你的作品中很大一部分是动作片,还有一部分是爱情片,这两种类型是你的强项吗?

余文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导演都偏向于找我拍这两种电影。演员是被动的嘛,只能选择拍和不拍,因为很难说我要拍一个什么什么,等待一个很特别的剧本可能要很久,只能一边拍一边等。

记者:会不会尝试喜剧和文艺片呢?

余文乐:喜剧相对来说比较弱一点,我的经验比较少。文艺片我也不介意啊,只是真的得碰到合适自己的才会有机会去尝试。

记者:目前你最喜欢自己哪部作品?

余文乐:前一阵子的《志明与春娇》系列吧,拍下来很高兴,轻松喜剧,我很喜欢拍一些很生活的东西,观众和演员都会比较有共鸣。

记者:你在里面演绎的港男形象特别经典,它在你的演艺生涯里是怎样的地位呢?

余文乐:不知道,拍了以后大家喜欢高兴我就OK了,不会在乎它带来什么,反正都过去了嘛,选择往前看,不能过分留恋以前的东西。

记者:你在表演上有榜样吗?

余文乐:我觉得很多都是,只要拍得好的都是榜样,没有说锁定哪一个。我非常喜欢发哥、梁朝伟、张家辉啊,因为是看他们的电影长大的,所以记忆比较深刻。年轻一些的演员,比如黄渤我也很喜欢,喜剧感很强,很有自己的范儿。

记者:想跟黄渤合作吗?

余文乐:当然了,内地的导演和演员我都很想合作,只要他们不嫌弃我国语讲得不够好就OK。不同文化的人聚在一起,会有一点期待和一些新的碰撞。

记者:你高中时就被星探相中,那时是校草吗?

余文乐:没有,我真的没觉得自己特别帅,也不爱照镜子,我挺不喜欢看到自己的,看了几十年有什么好看的,从来拍照我都不看,工作人员问我行不行,我都说你们觉得OK就行。

记者:是对自己的相貌很自信?

余文乐:也不是很在乎,就是觉得差不多就那样,也不会拍出来变刘德华。

记者:你已经出道十多年,至今有哪些成长和收获?

余文乐:我懂得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有很多学问的。随着自己年纪慢慢增长,意识到年轻的时候做事比较急,想立马就做成一件事。现在觉得不能急,一急事就坏了,判断能力就下降了。好的演员就是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做好这些就会有很大不同。像开车,以前都会一直猛飙,现在就学会了刹车,走一两下刹一下。

记者: 你在急这方面付出过代价吗?

余文乐:就是让身边的人跟我做事觉得很辛苦,太急了人家也会很难受,比如你的编辑一直催你,你也会很憋,就类似这样。现在我会往后退一点,给大家一个空间,自己也会考虑得多一点。

十年前的余文乐,眼睛里满是不羁,黄佟佟说他长了一双桃花眼,林燕妮说他的眼珠子亮晶晶的像琉璃弹子,确实是吸引人,尤其是女人,更在偶像剧中扮演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张爱玲说过:“成名要趁早,来的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万众瞩目的快乐那么的让人眩晕,那么的让人心醉,也那么的让人容易迷失自我,享受着多少快乐,同样的,也要承受着多少痛苦。少年余文乐黑口黑面,不懂得与人交好,不懂得与媒体打交道,于是,负面新闻喧嚣甚起,与卢巧音谈恋爱,被指借女方上位,以交恶结束分手,20岁时评价此段感情是“非常不愉快”;与陈冠希打架,被周刊拍个正着;交很有钱的朋友,被说攀人富贵;被怀疑是得了艾滋病的Y姓男星……有时明明在家里呆着什么也没有做,却天天被唱衰;有时明明在街上好好走着,却被路人唾骂。这些流言蜚语压着年轻的余文乐喘不过气来,他不愿意跳出来解释,以为流言止于智者,哪知愈传愈烈,以至于到了有口难言的地步,只能天天躲在家里哭,像在电影《忧忧愁愁的走了》里那个面色忧郁的青年,习惯用消极的方式抵抗世界,最终伤害了自己。

娱乐圈是个催人成长的地方,他把得到的成长感悟通过2005年的一首歌曲《生还者》倾情唱出,他唱到:无论资质有限,我尽全力不减!擦开眼泪的余文乐寄情于疯狂的工作,2007年拍摄了七部影视作品,《男才女貌》、《纯白之恋》、《危险人物》、《男儿本色》、《花花刑警》、《军鸡》、《错爱》,尽管仍然被人嘲笑演绎不被人重视的小人物,尽管仍然被人质疑部部票房垫底,但是这些不同的角色着实锤炼了演技,于是到了2008年,他凭借电影《第一戒》获得第12届韩国富川国际奇幻影展的影帝。四年后的余文乐在一次采访中说:“在一部戏里面,不是够抢眼才算是好的演出,我觉得每个演员做每个角色要刚好到位,不偏不倚,做到自己角色给你的要求,导演给你的要求,把这个角色的性格完全发挥出来,这个才叫厉害。”

2010年上映的《志明与春娇》,终于让余文乐等到了机会。好的演员遇到好的角色,说不上是演员生动了角色,还是角色成就了演员,亦或是都有那么一点点吧。像约翰尼·德普之于剪刀手爱德华,像罗伯特·帕丁之于吸血鬼爱德华,像此番余文乐之于张志明,他挖掘了他性格的底点,他亦为他增添了现实的质感,他们彼此成全于荧幕外,余文乐便是志明,志明也便是余文乐了。

很多人说,张志明就是“港男”的标志。追溯到现实,余文乐也在观众的期待中不知不觉承担了这种标志。仔裤、框架眼镜、球鞋、TEE,这是余文乐日常的装扮,也构成了张志明荧幕的轮廓,这更是无数香港普通男子的缩影。这部电影以后,香港男子的形象不再是吴宇森电影中义薄云天情义张扬的英雄,不再是陈庆嘉电影中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的小男人,不再是叶念琛电影中宁愿生活在自我儿童化的无能男,余文乐实际上演绎了当下香港男子的众生相:斯文、逗趣、闷骚、擅长调情、说话很贱、为生活奔波、不愿意承担责任、非常现实。

现实中的余文乐,不是家庭里面最受重视的孩子,亦不是家庭里面最得宠爱的孩子,却是这个家庭改变生活现状的希望。他兑现了对母亲的承诺,把家里曾经卖掉的房子买了回来;他帮助妹妹实现了愿望,供妹妹到英国去念书;他是娱乐圈的中流砥柱,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当他再提前这些时,你能深切地感受到他的自豪感,如今看来,那些曾经的小小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许多明星都有自己的服装品牌,每个人的出发点都不同,有的是为丰厚的商机,有的是为哗众取宠,而对于余文乐创立个人潮牌的初衷,更多是一种分享,他说“算是品牌,但不是做生意,其实就是想做一些觉得有趣的东西。”

余文乐喜好的潮,跟他的性格是有莫大关系的,就像他在娱乐圈,对于太多目光的注视,余文乐笑称是有点“怕”的,他希望工作跟私生活能够完全分离,自己的很多事都不要跟太多人交代,对于需要曝光率的明星来说,这样的心态显然是不够积极的。他很欣赏舒淇身上的低调和坚强,他认为“低调不是一个形象,而是一个行为。”在演了《志明与春娇》之后,余文乐塑造的“港男”形象深入人心,《救火英雄》里的父亲角色又让他凸显沉稳。现在,余文乐更多是靠做事方式和投入程度来决定自己的未来,“其实所谓外形的优势,可能10分里面占到1.5到2分,努力会更重要。” 近年,余文乐坦言自己变得越来越宅,不工作的时间就常常待在家里。就这样一个沉默时会有点距离感,聊嗨起来又似乎太热络的魅力型男,就像他做潮牌一样,不是生意也无关乎挣钱,如何表达更自由、更随性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很多人喜欢余文乐,是从张志明这个角色开始,觉得你特别有香港青年的感觉,特别有“港范儿”,你认为港范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余文乐:其实没有分什么港范儿什么范儿这样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穿衣习惯。所以最重要还是跟随自己的态度,还是要看衣服穿上身是不是真的适合你自己的个人风格,还有穿得舒服最重要。

我觉得每个演员做每个角色要刚好到位,不偏不倚,做到自己角色给你的要求,导演给你的要求,把这个角色的性格完全发挥出来,这个才叫厉害。

记者:在香港,我们不只一次见到你穿裙子,你比其他的男明星敢穿,是么?

余文乐:其实还是要看工作场合,看工作需要去搭配衣服。平时生活中我都打扮得很普通。我都是随自己的心情,更多都是舒适随性为主。

记者:你最初做潮牌是想要传达给大家一些什么样的东西?

余文乐:算是品牌,但不是做生意。其实就是想做一些觉得有趣的东西,因为自己对某一些东西挺有感觉,如果能把这些东西融入到设计元素当中,我认为是很不错的一种潮流概念,就希望介绍给观众们。

记者:在你的心里,时尚是什么呢?你觉得你如何来展现你自己的时尚态度?

余文乐:我觉得时尚是一种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生活的标准、自己生活的要求,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对生活的看法。比如说你的习惯是什么,种种小的东西累积起来,就形成一种所谓的态度。

记者:你本身也是一个潮流达人,怎么看待时下喜欢追潮流的年轻人?

余文乐:年轻人比较爱漂亮,年轻的时候都爱漂亮。但是那个爱的程度跟角度不一样,年轻可能比较喜欢花枝招展一点,成熟以后就比较内敛的爱美。

记者:等你到了五六十岁,你还会一直把自己的时尚做得更好吗?

余文乐:我老了之后应该还是爱漂亮,但是可能态度会不一样,可能是另外一种打扮,或者另外一种态度,我现在不知道,因为还没到那个程度。

记者:那你有没有想过,哪一天万一不做演艺圈的艺人了,你有没有想过专门从事一些时尚行业的工作?

余文乐:不会,我不会做生意。

余文乐:我的时尚偶像是Comme des Garcons的设计师川久保玲。

记者:你觉得她的哪些风格和特质是特别吸引你的?

余文乐:我觉得她整个人都是传奇,因为她从日本那个时候到了巴黎时尚秀,她做的东西从以前到现在都那么受欢迎,我觉得很难,一个20多岁的女人,能够坚持那么多年。从精神和设计整体而言都很让我崇拜。

记者:现在会出现很多所谓的“男神”、“女神”,你对这些称呼怎么理解?

余文乐:有知道,但是没有太去了解。我觉得是一阵一阵的吧。

记者:刚才说到男神,现在说说女神,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你会比较欣赏哪一类型的女神?

余文乐:其实舒淇挺好的,因为她真的是很放得下的,她的生活比我更低调。她生活的态度和工作的态度,我也很欣赏,她其实是一个很小女孩的女演员,但她又可以在别人面前呈现得很坚强,我觉得挺不容易的,我很欣赏她。

记者:是比较坚强的一个女性?

余文乐:算是很坚强。当然我也知道她不是想那么坚强,她也想有个依赖。

记者:从最初的没心没肺到现在的从容自若但又平易近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余文乐:并没有觉得自己特别成熟、淡定、稳重,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这些可以做到,但不是特别如影随行或者是到我骨子里面,只是我知道那种感觉是什么,在我需要的时候我可以稳重可以淡定可以成熟,但是本质上我还是比较自由,随意的。

记者:时尚圈评论明星有时候特别刻薄,你也评论评论时尚圈吧。

余文乐:其实这些评论对于我都无所谓,每个人都有评论的自由,无所谓别人怎么说。

猜你喜欢
范儿时尚
盘点冬奥会的“科技范儿”
时尚
2018年,如何穿出范儿?
抓准风格 古着穿出范儿
环保很时尚
一只杯子的高冷范儿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黄皮肤也能穿出范儿
Intertextile的五种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