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2015-09-25 15:55胡德海徐召会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小学

胡德海 徐召会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探究式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满足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的高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从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对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入手,对探究式学习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 主动探究能力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72-01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探究式学习恰恰可以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诸多的问题,这样学生便会发现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距离,产生质疑和怀疑,进而在脑子中不断的出现“为什么”,在“为什么”的驱使下学生开始主动的探索和研究,以此来寻求问题的解决和突破,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和高效,最终满足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探究学习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意义

主动探究式学习对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简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主动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信息的整合和加工能力;(2)主动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怀疑精神;(3)主动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二、在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涉及科学、合理的探究内容

主动探究教学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好主动探究的活动内容、为学生创设好的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不屈的中国人》时,教师应该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首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播放相关的爱国影视资料或爱国歌曲,为学生营造激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荣誉感,其次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曾遭受的迫害和屈辱,最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简单讨论,也可以让每组学生自己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或整理。这样带有目的性和探索性的小组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主动的与其他成员合作、沟通、探讨,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探索研究,以此来加深学习的印象。所以在设计探究内容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品德与社会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内容。同时,探究式的内容还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实践性,要能够有效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不宜太难也不宜太简单。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方法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主动探究的平台和氛围

学校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机构,一定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主动探究的平台和氛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不仅仅要从教师和校内入手,而且、要善于发挥校外资源的作用,主要包括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以此来获取更宽、更广的课程资源,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究内容更加丰富化和多元化,这也会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更加富有趣味化和生活化。如在教學《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谈各自在生活中看到或发现的环境污染的不和谐因素,然后讨论生活中的什么行为可以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最后让学生以组的形式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来了解自己生活的周边对环境造成损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样的讨论和调查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和实际操作能力。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看自己也是否干过破坏环境的事或存在污染环境的行为,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

2.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能否与时俱进,是一个教师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更新,以此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而更加满足实际教学和当代学生的需要。就小学品德教育社会这门综合性强且经常被忽略的学科来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对此门学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热情与激情投入到该学科的教学之中,进而引领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和研究,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一课中,教师应从自身做起,改变传统封闭式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大胆的采用开放式教学,组织学生走出去进行市场调研、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事件的讨论评价等,鼓励学生多关注我国的社会动态,以此来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发展趋势,然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讨论,谈谈自己心目中的“中国的国际化”。

简而言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是切实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主动探究式学习的特点,进行有序、科学的操作,不能主观臆测或突飞冒进,只有这样才能使探究式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承.《品德与社会》课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J].教育艺术,2012(3).

[2]傅健.思品与社会教学中要注重运用“讨论”[J].才智,2013(25).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小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