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训练在基层体校射击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2015-10-08 07:44张念波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体校射击心理素质

张念波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在射击教学训练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其比赛中的发挥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越稳定,心理素质越强,所取得的成绩就越好,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得以实现。文章主要对心理素质在射击教学训练中的运用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字 射击教学 心理训练 运用

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对于心理状态可以及时的去调整,拥有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因为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的特殊性和生理的特殊性,对其心理需要科学合理的训练,才能够将坚实的心理素质培养起来,因此,对于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进行训练强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有关教学人员高度的重视起来。

一、心理训练的定义

心理训练,是指系统性的对体校学生的心理进行锻炼。通过各种训练方法,对其心理活动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并塑造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使之适应高密度的运动训练和高强度的比赛对抗,是其取得优异比赛成绩而进行的心理训练的过程。在训练过程中,心理训练以视觉表象或者动觉表象训练,在头脑中分析动作技术的顺序及动作要点。可以让学生建立动作技能的正确的动力定型,为技术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层体校射击教学中融入心理训练的作用

(一)心理训练符合新时代教学发展要求

在传统教学环境下,体校射击教学几乎是单一的生理训练,而部分学生由于生理问题,无法正常学习与训练。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使用心理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合理利用这些空闲时间,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下降。而且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法与真正运动员相比,所以训练强度较低,只能通过长时间训练,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技能水平,而因为生理因素浪费的时间,完全可以进行心理训练,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

体校射击教学的难度较大,而且因为身体素质的差别,教学过程也存在较大变化,复杂性较高。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学习并掌握体育技能信息,并且形成基础的身体记忆,将其在实际锻炼中表达出来。所以,在学习体育知识时,学生需要同时发挥出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力量,通过智力与体力的配合,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心理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点,并且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运动非常需要心灵上的驱动,而学生的心理素质,则是保证持续运动的首要条件,也会影响教学活动的运动效果。在教学工作中,常见的消极现象为:紧张导致的恐惧心理、注意力下降导致的松懈心理、自信心不足导致的心里消沉等。学生在出现心理障碍后,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导致纪律涣散,肢体动作也无法到位,疲劳与慌乱情况会逐渐加重,甚至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而训练过程中,由于不标准的动作导致身体受伤,积极性下降,学生也会逐渐出现厌学心理。通过心理训练,教师完全可以消除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心理训练在射击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由于射击运动自身的运动特色,所有学习射击运动的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强化心理训练,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也是提高训练成效的手段。

(一)心理训练方法的制定

建立与学生的心理训练内容,其根本性在于适应射击运动本身与学生的心理现状。射击训练是一种强调技能性的项目,对于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基于此,学习射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注意力集中性,稳定的自理状态与自律冷静的性格特征。射击这一运动对于技巧战术要求很高,相比其它运动,射击运动的竞赛性强,只有深刻领会了射击竞赛场上的心理感受,才能更为高效地制定出相应的心理训练方法。

(二)心理评估的运用

在制定射击学员心理訓练方法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评估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与学生个人或者团队进行面谈,了解其自身的心理感受;对学生日常训练与竞赛中的表现进行行为记录,统计其行为模式;跟踪训练与竞赛时的表现,通过现场观察进行心理分析;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测试等。

(三)心理训练的实施过程

经过统计分析,影响学生射击运动技能发挥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本体感觉影响其发挥与肌肉放松能力不达标。基于此,在进行心理训练时,重点应对这几种心理能力进行强化。围绕这三种心理能力的训练内容,结合学生性格特征,训练习惯与射击竞赛的现实情境进行心理训练内容的制订。对心理训练内容、时间推进、环境建设等方面具体化,进而保证心理训练的正常开展。考虑到心理训练内容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内容,而是应随着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进行调整,所以调整性的心理评估必不可少。在实行心理训练的即时性评估时,应坚持开放性,让教练与学生一起来讨论心理训练的成效与不足,进而完善与优化心理训练内容,不断调整与提高心理训练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四、结语

在进行射击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心理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优化体能训练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心理训练,学生可以实现身心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更快的完成教学目标。在射击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结合心理训练,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为我国体育发展做出坚实贡献。

参考文献:

[1] 兰洋.心理训练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2012(9):242-243.

[2] 陈鸿伟.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心理训练的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3.3(6):9-10.

猜你喜欢
体校射击心理素质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画与理
为什么射击最高的成绩是10.9环,而不是11环
机枪射击十八式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实战化近距离快速射击方法初探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