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建构与实施

2015-10-15 09:21孔晓波
化学教与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建构新课改

孔晓波

(浙江省岱山中学 浙江 舟山 316200)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社会各界对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已经达成普遍共识。化学课程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息息相关,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高中化学课程的改革目标在于,培养全体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作为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方式,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问题分析

新课改于2006年在浙江省推行,其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两套新教材(人教版和苏教版)正式投入使用。新课改实施的十年里,我们一直使用苏教版新教材,结合我校教学实际,许多化学教师逐渐从茫然到适应,从机械使用到灵活应用,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经验不断积累,教学模式不断完善。

然而,基于教师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有些教师对于新课改理念的领悟能力,教材的运用能力,实验的设计能力亟需加强。如今,“双基”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化学课程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化学实验自身条件及外部因素的限制,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仍然坚持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思路,化学实验教学呈现弱化之势。由此可见,注重高中化学实验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学生参与实验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建构基础

1.落实新课改精神,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建构教学模式的思想基础, 因此,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新课改精神的宣传,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有效建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逐步实现“填鸭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转变,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具体而言,化学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不论是知识传授还是能力训练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实验,研究实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自主性。

2.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按照新课改的目标要求,课堂教学应该兼具生动性和多样性, 将一些活泼的教学形式运用于课堂,增添学习的趣味性,鼓励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针对实验问题,师生之间可以平等、自由的交流、探讨,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3.加强化学实验硬件设施的建设

化学实验的硬件设施是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前提,目前,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教学资源匮乏,有些学校的化学实验设备、仪器已然成为摆设,所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重视化学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确保充足的硬件设施以支撑化学实验教学。

三、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建构方法

谈及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建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实验主题

化学实验教学应该具有明确的实验主题,这个主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而且进行化学实验时,教师应当就实验相关的注意事项、操作技巧以及实验目的进行阐述,以此提高化学实验的效率和有效性。而且,实验主题需要巧妙的问题设计、有趣的情景设计与之对应,这些都是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必须考虑的因素,同时也是构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关键。

2.实验过程

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化学物品的性质,指导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并对于学生的实验结果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实验结果

化学实验完成以后, 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针对实验涉及的化学知识予以总结、归纳,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印象,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

4.实验反思

对于实验结果的反思是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应当结合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撰写实验报告,并对有关实验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

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之策

待成功建构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之后,接下来则需要相关教学方法进行实施,而且主要是化学实验环节的实施。下面,我们以“检验二氧化硫性质”的化学实验为例:

1.基本知识的了解

化学教师可以运用有趣的情景设计,引出这次实验的主角——“二氧化硫”,联系具体生活实际,对于二氧化硫存在的社会危害予以说明, 通过列举实例(如,一些城市的环境质量报告,马斯河谷的二氧化硫污染事件)加深学生对于二氧化硫的认识,提出如何防治二氧化硫污染等相关问题。

2.明确实验的内容

有趣的情景设计已经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随即提出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检验二氧化硫的性质。通过分组的形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其内容涵盖:(1)酸性氧化物检验,所需pH 试纸、石蕊试剂、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以及氢氧化钙溶液等。(2)氧化性检验,所需饱和的硫化氢溶液,饱和的硫化钠溶液、以及淀粉碘化钾试纸等。(3)还原性检验,所需溴水、氯水、碘水等。(4)漂白性检验,所需溴水、硫酸溶液、亚硫酸钠、品红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等。

3.分析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了科学、环保的实验装置,并且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信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

[1]张昌恒.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 [J].化学教育,2012,(11)

[2]左香华,程国良.“自主探究,学案导学”高中化学教学新模式[J].化学教学,2014,(07)

[3]刘华伟.化学实验教学中“双主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4,(08)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建构新课改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建构游戏玩不够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