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无意义感”问题初探

2015-10-21 20:00辛晓宁
新西部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社会价值价值

【摘 要】 本文概述了人的无意义感的内涵,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在现实中的表现,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首先,学校教育应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主,不能仅仅是成才教育;其次,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次,在基本的物质追求的条件下,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最后,重视现实的人际关系,做回“社会人”。

【关键词】 无意义感;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世界,也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欲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精神方面却没有因此表现出极大地丰富,甚至生活的巨大压力导致人们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外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享受成了诱因,人们越来越找不到精神的归宿,产生了无意义感,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面对自己在追求却没有得到或觉得难以得到的生活时产生了无意义感。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因此,我们考察人的问题就必须从人和社会的关系中去考察。人的价值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无论是个人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包含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社会价值是指个人的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价值是个人的存在和活动对于自身的意义。

一、对人的无意义感的理解

人的价值的主要内容是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存在和活动对自身和社会的满足,人是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的。其实人的无意义感更多的是一种缺乏对人的价值的正确理解的表现。吉登斯认为“在现代性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2]人既是价值的主体也是价值的客体,所以人的无意义感也包括人认为自身没有价值这一方面的内容,应该从主、客体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

二、原因和表现

人的无意义感是人的一种内心感觉,但是它和人的自然本能的感觉不同的是它的出现由很多社会的因素造成,它的表现也夹杂着一些社会问题。

1、人际关系的淡漠导致的精神上的空虚感和孤独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与人的交流从面对面的真实的交流变成更多的使用网络工具代替的虚拟世界的交流,人们甚至由于缺乏安全感而更愿意在网络的一端来展现自己,沉溺于网络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现实的人际关系变得淡漠和表面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导致人们无暇花费时间和距离在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上;也有心理原因造成的故意疏离,使人际关系变得淡漠,于是空虚感和孤独感也就随之而来。

2、巨大的生活压力导致的疲惫感和无助感

当今中国正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时期,用GDP衡量一切的模式也深入到人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年青一代被房子、车子、票子压得直不起腰,年老的一代被孩子累的无法喘息。生活的压力使人们感到疲惫和无助,甚至极端的还会走向自杀。在紧张的追求物质生活之余人也会觉得精神空虚。

3、无生活目标或目标不现实导致的无聊感

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3]这也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因此没有目的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盲目的。没有生活目标导致人们盲目的跟风追求物质享受、满足欲望、追逐名利,生活中得过且过,在享受与满足中迷失自我。但是如果目标不合理、不现实也会使人丧失生活的动力,使人感到无聊、没有意义。

4、追求极端刺激的生活方式来增强自己的存在感

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一代人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无意义感,于是用极端刺激的生活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存在或存在过。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许多网络集体自杀的事件令人瞠目结舌;还有一些人尝试跨越道德禁区做出新奇刺激的事,由于网络的发达我们可以看到每天都有人在上演一些新奇刺激的事情,他们喜欢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增强或找寻自己的存在感。

5、社会问题导致的无归宿感和无安全感

据报道,中国每年自杀的人数近30万,这巨大的数字背后有很多的社会因素,但笔者认为很多人是由于对自己的价值定位不正确导致的;还有许多见诸报端的社会丑恶现象或社会事件的负面影响使人们产生了社会不安全感、无归宿感。例如彭宇案使人们对待最基本的道德行为“扶起摔倒的老人”都产生了畏惧、人们在敢与不敢间徘徊、对从小坚持的美德产生了怀疑。

三、对策

首先,学校教育应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主,不能仅仅是成才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注意在人们的价值追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予以正确的引导、教育,教育不仅是“成才教育”也应是“成人教育”,在成长的过程中予以正确的引导,使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除此之外社会方面也应该有正确的引导,网络等媒体应该大力的宣传精神、道德方面的伟大人格,而非只是在物质方面成功的人。成功有多重的定义不应只是物质方面充盈的人,使人们有正确目标引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表现,只有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对现实的世界、遇到的人事有正确的看法,才不会盲目的悲观。只有抱着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态度才会为自己的人生树立正确的合理的目标,才会努力的去实现。人只有在将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还没有实现的时候是最有幸福感最有意义感是最有劲头的,才会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这个时候人的内心也是最充实的,就算孤军奋战也不会感到寂寞。

再次,在肯定正确的、基本的物质追求的条件下,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追求物质不是人的无意义感来源的根本,只有无限制的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才会产生无意义感,物质和精神的差别在于物质追求是有极限的,而精神的追求却是永远无止尽的,越追求物质人会越来越陷入物质欲望的“无底洞”。适时的回归大自然,甚至远离被物质充斥的繁华地方,涤荡心灵。

最后,重视现实的人际关系,做回“社会人”。人是一个社会动物,人际关系在人的生存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虚拟的人际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现实的人际交往,但不能完全的取代它,周围的人际作为“旁观者”对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的问题有比自己更加清醒的认识,能够帮助自己找回现实的“自己”。人际交往的过程也是调整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

“追问他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人类的特权,他不仅能够追问意义,而且被赋予了实践意义的权利……”[4]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人对自身意义的追求是无止尽的,只有有意义的生活对人来说才是值得过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2]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1998.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1.

[4] 弗兰克尔.医生与灵魂.转引自亚历克斯·巴达国斯.找到你工作的意义.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95.

【作者简介】

辛晓宁(1989.10-)女,陕西渭南人,工作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历: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猜你喜欢
社会价值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产品设计创新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探讨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