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大国学”思想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2015-10-21 20:00菅建伟
新西部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季羡林和谐社会传统文化

本文系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校级教改一般项目《季羡林国学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应用》(2014J024)阶段性成果

【摘 要】 本文概述了季羡林“大国学”思想的内涵,即中华名族的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参与创造的学术成果,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因此,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发扬,那种将国学单纯地认为是“汉学”“儒学”的认识是片面的。季羡林“大国学”思想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季羡林的“和谐”思想,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第三,个人内心思想、感情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

【关键词】 季羡林;“大国学”思想;传统文化;和谐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多次论述,总体来讲,习总书记肯定传统文化对国家以及个人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对待传统文化应有态度、今后努力方向。

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正在并将长期进行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彰显中华文明和实施文化战略的一项举措。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要始终紧紧围绕以儒家思想的核心——“和谐”理念为基础和前提,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养分。国学大师季羡林提出“大国学”思想,他强调“国学就是包括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融入到中国文化里的外来文化也应属于国学范围”。[1]这一观点为当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对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国学思想发展演变及季羡林 “大国学”思想的提出

季羡林“大国学”思想是在2007年6月人民日报海外版署名文章《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国学”》一文中正式提出。季羡林指出:“‘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按我的观点,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2]

事实上,国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演变。当代著名学者袁行霈教授认为国学的词源可追溯到近代以来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提倡对于古代典籍的研究和探讨意义的学问。国学在中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20世纪初所形成的“汉学”“儒学”,其代表人物有梁启超、黄遵宪、邓实、章太炎等人。也有近现代著名国学大师胡适先生、顾颉刚先生和钱穆等人对于国学、国故、国粹等的论述。也有与季羡林齐名的国学大师比如香港学界泰斗饶宗颐、汤一介、钱穆等人对于国学的认识。汤一介指出:“以前的国学,在西学东渐的时候,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对抗,现在的国学已经没有这个意味了,而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交流。”[3]季羡林的国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正是受国学大师钱穆生前对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观念价值思考的启发,饶宗颐在季羡林“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天人互益”思想,可见这些国学大师们对国学精髓一致认同,其思想也是一脉相承。季羡林在其他国学大师对国学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扩展了国学视野,进一步指出“国内各地域文化和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就都包括在国学范围之内……敦煌学也包括在国学里边……而且后来融入到中国文化的外来文化,也都属于国学的范围。”[5]

季羡林“大国学”思想的提出不仅与季老毕生研究的学问经历有关,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季羡林卓越辉煌的学术成就反映了国学思想 “大”而“全”。当今时代是一个处处充满变革的时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传统文化面临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契机,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与现代化、全球化保持适当张力。季羡林的“大国学”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大国学”思想肯定了中华名族的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参与创造的学术成果,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因此,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发扬,那种将国学单纯地认为是“汉学”“儒学”的认识是片面的。大国学思想对于中华文化对内增进各民族间文化交流和对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最终走向大发展大繁荣这一目标来说无疑具有深远的旨意。

二、季羡林“大国学”思想的理论内涵

对季羡林“大国学”思想理论内核的把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从概念看,“大国学”不是“汉学”“儒学”的代名词,而是以汉学为主体和其他55个少数民族文化组成的文化共同体。

第二,从内容看,“大国学”研究的范畴涵盖了包括齐鲁、荆楚、青藏、新疆、草原等地域文化和敦煌学、西夏学、藏学、回鹘学、佛学等民族文化。不仅包括国内的这些像齐鲁文化、荆楚文化、长江文化、新疆文化,也包括国外进来的希腊罗马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阿拉伯文化,这样才能使文化清晰定位于一个全球化视野中得以全面认识。

第三,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大国学”思想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不仅包括古代传统文化,还包括近现代传统文化中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后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思想。我认为“大国学”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发展着的、动态的概念,是每一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理论体系。

第四,从“国学热”引起广泛争议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已成为一项顺乎人心、应乎潮流的事业,也标志着新时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大国学”思想的历史使命必然要以传承国学思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

第五,从“大国学”思想的发展路径看,必然要实现三个贯通:古今贯通、中西贯通、文理贯通。

第六,从对待“大国学”思想的态度看,要坚持三种态度:坚持“分析”的态度、坚持“开放”的态度、坚持“前瞻”的态度。

第七,从“大国学”思想的时代价值看,大国学思想有助于唤起整个中华名族的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提高国人的道德观、价值观、文化素养,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和谐社会。

三、季羡林“大国学”思想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国学究竟有无意义?意义何在?这是一个值得争议的话题。就目前对国学的基本认知态度而言,主要存在三种态度,分别是“重倡派”、“反对派”和“保守派”。[5]笔者认为国学与现代生活紧密相关,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國学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爱国主义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季羡林先生晚年怀着对人类当前所面临生态危机这一境遇的思考,提出了“和谐说”,显然这与他对中国文化精髓的探讨有关。在303总医院住院期间,前国家总理温家宝拜望季羡林时,季羡林谈到“和谐”思想,纵观人类的文明史,人类自从成为人类以来,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第三,个人内心思想、感情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6]季羡林的“和谐”思想,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为当前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系统的方法论指导。就这三个层面而言,他强调,“个人合一”即自我的身心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起点和关键,也是做到传统道德践履的的第一步“修身”;“人人合一”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这一点与当前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相一致。而且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也需要遵循人文的元素,“大国学”思想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提供理论视阈。

【参考文献】

[1] 季羡林.季羡林说国学[M].北京:中华书店,2007.

[2] 蔡德贵.季羡林先生的“大国学”观[J].探索与争鸣,2008.6.62-65.

[3] 汤一介.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4] 柴剑虹.季羡林先生倡言“大国学”[N].《光明日报》,2009.04-8.

[5] 杨海文.“大”体“新”用:大国学与新国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09-25.

[6] 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菅建伟(1987-)女,山西忻州人,哲学硕士,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思政部教师,助教,研究方向:国学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季羡林和谐社会传统文化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