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2015-10-21 20:00逯萍
新西部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国民收入居民收入差距

逯萍

【摘 要】 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有其结构性的体制制约因素,它涉及居民收入与GDP、居民收入与企业收入、居民收入与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与国民收入以及居民收入与资源收入等方面的关系。而影响收入分配的政策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不足。收入分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未来经济发展。解决收入分配失衡,主要在于体制改革:首先,要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改变支出结构,改革垄断性部门收益,更重要的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关键词】 收入分配;改革

我国现在面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其实从国际视角看,收入差距过大也是发达国家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收入差距过大带来尖锐的社会冲突,也造成了消费需求不中,带来了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一、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涉及财税体制、城乡关系、垄断行业、劳动关系以及农民工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收入分配不公、极易引发社会矛盾,是社会不稳定的最大潜在因素。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有其结构性的体制制约因素,它涉及居民收入与GDP、居民收入与企业收入、居民收入与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与国民收入、以及居民收入与资源收入等面向的关系。

以企业职工收入与企业收入的协调增长关系而论,企业职工收入与企业收入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范畴。目前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有待调整:一是在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中,企业总体的税负偏高,使企业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在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中,劳动者工资收入占的比重小、企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且有上涨的趋势,而职工所占比重过小,影响居民消费。三是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分配不合理,没有转化为公共所得,成为集团利益。

再以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关系而论,居民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支。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补贴收入,是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

很显然,目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面临许多具体的实际问题,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结构性的不公平,行业、城乡差距扩大、农民工工资普遍偏低、工资集体谈判机制不健全等,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就经济层面而言,收入分配中城乡差距问题就涉及城乡关系问题、农民工收入问题等,两亿多农民工,如此庞大的群体,因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造成劳资纠纷、劳资矛盾以及社会的不稳定,这些问题又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此外,如果普通劳动者的收入长期过分被压低,形成强资本、弱劳工的局面,违反社会公平正义,也将构成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为缓解日益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将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目标是“要求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并期望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面向来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以及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以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

目前在我国所存在的种种社会矛盾中,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推动城镇化发展,以及加强民生照护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已成为我国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失衡的重要策略,并且是社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涵。

二、影响收入分配的政策问题

关于影响收入分配的制度和政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我们国家现在城镇的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依然较低,根所国家总工会2013的统计,现在我国有农民工2.7亿,现在城市时工作的就业大军中至少有一半是农民工,而这一部分人大部分没有被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所覆盖。当然,农村这几年普及了农村低保、新型全作医疗,少数地方已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但是整体来看,农会的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而且保障程度比城镇要低得多。

其次,公共服务不足。公共服务不足主要表现在:居民的医疗、教育、买房负担过重。教育和医疗费的上涨远远超过了居民收入的上涨。

此外,还包括其他一些政策。比如各级地方政府仍然对经济增长、投资、财政收入特别关心,但对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其热心程度相对来说会比较低。但是如果以就业来衡量,小企业加上工业中的“个体户”,占了工业就业的71%。因此在就业方面,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就来形势是非常关键的。

三、收入分配失衡对社会稳定和未来发展的影响

首先,对社会穩定的影响。弱势群体实际上对收入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还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距,都有比较高的容忍度。他们反应最强烈主要是和腐败有关,是和权力或以权力为背景的寻租行为有关,有和已经形成既得利益的掠夺集团的掠夺行为有关。

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失衡和未来经济发展之间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最严重的结构问题主要是内需不足,特别是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出口大幅度下滑,而经济严重依赖外需,居民消费不够,那么经济就会滑坡。

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衡。总的来说,政府和企业占的资源多了,而居民收入占的比重少了。二是居民收入中间的劳动报酬和非劳动报酬之间的比例失衡,劳动报酬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了,收入分配向高收入倾斜,向非劳动倾斜。同时,因为高收入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更低,收入的主要部分用来储蓄和投资。所以如果整个国民收入向高收入居民倾斜,就会导致消费率不断下降。

过低消费不足会带来以下问题:一方面,投资过多就会造成各种盲目投资,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且造成和产能力扩张过快,所以产能过剩,最后用行政手段来压缩产能。而且这样的过度投资会造成资金的浪费、能源的浪费、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经济效率。另一方面,过多的依赖出口和国际市场实际上是一种内部结构失衡的反应。贸易顺差长期持续扩大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和各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

四、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解决收入分配失衡,主要在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首先,要继续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各地政府用在形象工程、政绩工作的投资还可继续压缩,尽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仍须进一步努力。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迫切需要尽快改善,特别是要尽快实现全民覆盖的基本的社会保障。像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都需要加快步伐。

其次,还涉及到一系列的资源性部门、垄断性部门的收益分配问题,涉及到资源税的进一步改革问题,涉及到国有企业的红利上交问题。垄断行业需要降低门槛、扩大竞争,在可能引进竞争的这些领域通过竞争来抑制垄断。

再者,政府管理体制也急待改革,最突出的是需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我们的政府基本上还是一个投资型的政府,而政府更重要的应该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这就涉及到如何改善政府的管理,如何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如何增强社会监督来杜绝腐败行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逐步推进民主化的进程,通过扩大社会民众的参与,实现社会对政府的监督。当然,这需要有一套严格合理的制度,在制度的框架下来一步一步地提高政府的透明度,让社会能够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治理中,参与到对公共事务的监督上来。

【参考文献】

[1] 赖斌.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和优化新探[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3).

[2] 林天星.促进我国收入分配合理化的财税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 厉以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以初次分配改革为重点[J]经济研究,2013(3).

【作者简介】

逯 萍(1976.1-)汉族,硕士,山东惠民人,中共潍坊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国民收入居民收入差距
从民间到官方:民国时期国民收入核算*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区域经济效率与公平兼顾
对“破窗理论”与“破窗谬论”的探究
我国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非线性关系研究
讲清国民收入分配,助力高中政治教学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