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电子专业实验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

2015-10-21 19:38张艳蓉
大观 2015年5期
关键词:实验课理论课创新性

张艳蓉

实验教学在中专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电子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大部分课程的性质是直接面向应用的技术基础课的,就目前电子技术专业实验教学这方面的总体情况而言,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仍然存在着问题。本文就当前电子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立求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一、电子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课的指导思想主要侧重于验证理论

电子专业实验课内容大多数是为某门理论课而设置的,学生做的实验多数是以验证理论为主,这些验证性实验虽然可以加深学生对定理、定律等知识的理解,但是专业所要求的实践能力却得不到系统的培养。

(二)在地位上附属于理论课

现阶段中专电子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基本上都是附属于某一门理论课,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实验课程缺乏理想的实验指导书籍。相应课程的理论教科书很多,但与这些教科书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却很少。现有的实验指导书大多数也是大学本科教材的压缩版,缺乏新颖性和创新性。

(三)实验方法单一

目前中专电子专业实验课教学中主要还是采取先由教师讲解和示范实验内容,再由学生被动模仿的方法。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跟着教师动几下、取几个数据、算出结果、填好表格,实验就算完成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有效的调动起来。

(四)相对统一的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矛盾

现在中专学生有两类,一类是参加高考升入中专的普高中专生,另一类是参加“3+2”考试从中职考入中专的对口中专生。由于对口中专生在中职学习期间己经进行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相对于普高中专生来说己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技能。现阶段的实验教学仍然采取同一套教学方法,对于对口中专生来说技能得不到提高,而对于普高中专生来说技能的培养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辍而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吃不饱,一个吃不了”。这种实验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总體的教学效果。

二、电子专业实验教学的措施

(一)独立设课

独立设课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地位。在传统实验教学中,电子技术实验都是根据理论课的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安排,完全依附于理论课。往往是做完第一个实验,隔一段时间再做第二个实验,学生对前面所做的实验内容几乎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学生对做实验普遍不重视、兴趣不大。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将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课改成独立设课,自成体系,集中训练。实验课独立设课后能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保证了教学时数,增强了实验的系统性,同时有利于各教学班实验课的合理安排和统一管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考核,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成为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两个独立教学环节。

(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电子产品在摩尔定律的左右下,一月一小变、一年一大变,三年后连影子都不见了。电子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不可能时刻跟上电子产品的发展,但是实验教学内容也不应仅仅满足于对已过时电子产品结构原理的简单验证;实验课也不仅仅是理论课的附属品,它同理论课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电子专业实验教学内容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电子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做到轻验证性实验,重探索性实验。改变以往学生在学习一个定理、定律或某个电子器件功能结构后,单纯进行验证性实验的方法,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从照着教材做实验,逐步过渡到能作部分实验设计。如: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某些实验,在明确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自行选择仪器、确定实验步骤,或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实验电路等。

(三)加强创新性实验力度。

加强创新性试验对于电子专业的实验教学具有重大的改革意义,只有创新再有进步,只有创新才有提高,电子专业实验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所以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创新性实验是实现电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要在学生的实验教学中应用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尽量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也得到很大进步。创新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改变现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不断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改变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实验教学单一由教师操作演练,学生照搬照抄课本的教学方式;改变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少的局面。推进实验教学改革,重视创新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注重习惯和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实习中,必须培养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的习惯。对电工实验中元件多、易损坏、易出安全事故等情况,可采用标号进行管理,对每位学生实验的元件及线路进行编号,明确职责,故意损坏应赔偿,保证元器件的正常使用,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符合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线路组装中的故障,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良机。教师要立足于理论教学法,使学生熟练掌握线路原理,分析某一元件或某一段线路出现问题,将会出现什么样故障,这是学生进行故障分析的基础。另外,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多种不同的故障排除方法,明确其利弊,并指导学生动手故障排除,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使其知道如何避免一般性故障。还可由教师故意设置故障,让学生分析问题,动手排除故障,帮助学生学会故障排除方法,使其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可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需要。

(五)建立开放式实践和仿真实验室

对电子技术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应进行开放式改革,将低频、高频、数字电路及电子测量等四门课的实验课进行整合,成立一门独立的开放实验课。教学内容以设计性实验为主,元器件发给学生,仪器1人1组,实验室开放。同时建立开放式仿真实验室,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的参数,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设计,然后装调实验电路,测量技术指标。提高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对微机原理、单片机等实验课也可进行改革。形成以硬件为主,加强工程训练,以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电子线路实验课教学体系。

总之,电子专业实验教学应该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地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实验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实验课理论课创新性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有趣的实验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魔术师的考验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导学案在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