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

2015-10-25 05:41孙艳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1期
关键词:尿量分泌物输液

孙艳波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人民医院,吉林 松原 131400)

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

孙艳波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人民医院,吉林 松原 131400)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临床药物结合护理措施治疗。结果 40例患者中,痊愈3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 药物治疗烧伤患者仍有不足之处,经过采取护理评估、基础护理等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烧伤患者临床疗效。

烧伤;临床护理;探讨

烧伤是指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的统称,包括由火焰、热力、光源、化学腐蚀剂、放射线等因素所致的损伤。因电、化学物质所致的损伤性不同,所以通常意义的烧伤多指单纯因热力,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物体等所致的组织损伤[1]。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2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男30例,女10例;年龄20~55岁;病程15~30 d。

1.2护理评估

1.2.1术前评估

1.2.1.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受伤史和既往史等。尤其在评估受伤史时要了解患者烧伤原因和性质(热源)、受伤时间、现场情况,如烧伤环境是否密闭、有无化学气体和烟雾吸入,有无吸入性损伤;评估有无合并危及生命的损伤,如头颈、胸部及全身复合伤,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效果如何,途中运送情况。

1.2.1.2身体评估:①局部:a.面、颈、口鼻周围是否有烧伤痕迹,口鼻有无黑色分泌物;b.判断烧伤面积、深度和程度并予以图示记录;c.创、面:有无污染,渗出液的的量和色泽,创面焦痂颜色及其范围,烧伤周边组织有无缘、有无红肿和压痛等。②全身:a.是否存在吸入性损伤的迹象: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声音嘶哑,咳炭末样痰,呼吸困难,哮鸣音等症状;b.有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如口渴、面色苍白、发绀或皮肤温度发凉或湿冷、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神志淡漠、谵妄或意识障碍;脉搏或血压是否稳定;c.有无全身感染的征象:如有无寒战、高热或体温不升;d.是否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如患者有无溢出样或喷射状呕吐、咖啡样呕吐物、呕血或便血;有无腹部胀痛。③辅助检查:血细胞和红细胞比容是否升高,尿比重升高还是降低,血生化检查是否见血浆蛋白质和电解质水平异常,血气分析结果是否正常,影像学检查有无发现异常。

1.2.1.3心理和社会评估:烧伤属于意外事故,患者多无任何思想准备,大面积烧伤可能会给患者造成畸形、功能障碍,头面部烧伤患者更担心面部留下瘢痕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而出现害怕、恐惧、焦虑不安、绝望等不良情绪,特别是未婚女青年,表现较为突出,甚至产生自杀的意念;故需评估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治疗及康复费用的经济承受能力。

1.2.2术后评估:有无感染和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

2 护理对策

2.1维持有效呼吸

2.1.1保持呼吸道通畅:①及时清除口鼻和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及咳痰;对衰弱无力、咳痰困难,气道分泌物多或呼吸道黏膜水肿、坏死组织脱落者,应及时经口鼻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以吸净。②促进分泌物排出:对气道分泌物多者,定时帮助其翻身、叩背、改变体位,以利分泌物排出。③加强观察:若发现患者有刺激性咳嗽或咳黑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氧分压下降等表现时,应积极做好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准备。

2.1.2吸氧:中、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缺氧,一般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氧浓度40%左右,氧流量4~5 L/min,合并一氧化碳中毒者可经鼻导管给高浓度氧或纯氧吸入,有条件者应积极采用高压氧治疗。

2.1.3加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护理:①严格无菌操作,正确进行气管内吸引。②给予蒸气吸入、雾化吸入含有抗菌药物、糜蛋白酶的液体,保持呼吸道湿润,以控制呼吸道炎症及稀释痰液。

2.2补充液体、维持有效循环

2.2.1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迅速建立2~3条能快速输液的静脉通道,保证各种液体及时输入,今早恢复有效的循环血量。

2.2.2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速度: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的输液原则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速度。

2.2.3观察液体复苏结果:根据尿量、心率、末梢循环、精神状态及中心静脉压等判断液体复苏的效果:①尿量:成人应维持在30~50 mL/h,一般小儿20 mL/h,吸入性烧伤或合并颅脑伤的患者,每小时尿量应维持在20 mL左右;若尿量过少,说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应加快补液速度,反之则应减慢补液速度;如为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时,应输入5%碳酸氢钠溶液,以碱化尿液,防止肾小管阻塞而致急性肾衰竭。②若患者心率快、烦躁、口渴、皮肤弹性差等,提示液体量不足,应加快补液速度。③中心静脉压:有助了解循环血量和右心功能,<0.49 kPa(5 cm H2O)表示血容量不足,>1.47~1.96 kPa(15~20 cm H2O)表示右心功能不良。

2.3加强创面护理,促进愈合。①抬高肢体:肢体烧伤者,保持关节各部位尤其是手的功能和髋关节外展位,适当进行局部肌锻炼。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皮温和动脉搏动。②保持敷料清洁和干燥:采用吸水性强的敷料,若敷料被渗液浸湿、污染或有异味时应及时更换,包扎时压力均匀,达到要求的厚度和范围。身体大面积包扎者,夏季应预防中暑。③适当约束肢体:极度烦躁或意识障碍者,适当予以肢体的约束,以防止无意抓伤。④定时翻身:用翻身床定时为患者翻身,以避免创面因长时间受压而影响愈合。⑤用药护理:定期作创面、血液及各种排泄物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应用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及抗真菌药物,注意药物配伍、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⑥病室温度:接受暴露疗法患者的病室温度宜控制在28~32 ℃,相对湿度50%~60%。

表1 40烧伤患者的疗效结果

3 结 果

见表1。

4 结 论

烧伤患者的预后取决于病因、烧伤深度和严重程度。病情观察和护理是疾病转归的关键环节,患者入院后护士要抓住本环节,及时准确地进行护理评估并积极采取护理干预,笔者经过采取护理评估等基础护理措施治疗40例烧伤患者,取得了明显疗效。

[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24.

R473.6

B

1671-8194(2015)21-0277-02

猜你喜欢
尿量分泌物输液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安徽输液“负面清单”效果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