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安全法律及监督体系综合评价

2015-10-25 03:34
重庆建筑 2015年6期
关键词:建筑安全一致性矩阵

徐 航

(重庆市建永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重庆400045)

我国建筑安全法律及监督体系综合评价

徐航

(重庆市建永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重庆400045)

该文在研究国内外经验和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如何构建建筑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剖析,并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安全管理有效性评价。

建筑安全;建筑法律;AHP;建筑安全监督体系

0 引言

目前,建筑安全问题已成为建筑领域一个突出的问题,以重庆市为例,部分建筑行业、区县事故防控压力较大。2014年,双桥经开区、璧山区等15个区县事故同比上升;建设施工、高速公路、煤矿、铁路交通、水上交通5个行业(领域)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0.8%、18.9%、16.2%、18.2%、66.7%;道路交通、建设、煤矿三个行业事故占全市事故总数的88.4%。建筑安全能否落实到实处,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进步[1]。

国外关于建筑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早,大多数学者都在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如Levitt[2-3]建议业主对承包商实行安全资格预审制,并建立了建筑安全管理系统,提出采用系统化思维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国内来看,东平方[4]从施工安全管理理念和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目标方面符合中国国情,对我国建筑安全中事故损失原因、安全管理目标等进行了研究[5],周建亮等提出应当重视安全标准化管理,用标准化的制度去管理企业的安全生产[6]。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针对这一行业的研究甚少,国内学者专家对这一领域的认识和研究不够,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也是目前我国建筑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原因所在[7]。

1 建筑安全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一个传统的工业部门,建筑业之所以成为一个危险的行业,与建筑业建筑产品的特点和建筑安全管理特点都有关。从政府的视角看,影响建筑安全涉及到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

(1)组织机构

根据考虑项目的规模、结构以及实施的时间、地点、参加者、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由于项目的独特性,不同的项目应设置不同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影响因素包括方方面面,从政府的角度看,影响施工安全的组织机构因素包括: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组织机构设置、员工参与度。

(2)施工管理

建筑施工中的许多作业都需要在高处进行,如脚手架铺设、塔吊运行、外墙粉刷、管道施工等,由于施工企业的项目众多,每个项目不可能都由企业集中管理,更多的时候是受制于管理人员数量有限。

(3)法律法规

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以《劳动法》、《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为核心。总体上看,《安全生产法》是第一部系统规范安全生产领域的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它的诞生标志着政府对安全的重视力度加大,是安全生产领域最基本的一部法律法规。

(4)监督制度

目前我国建筑安全执法人员的水平难以满足要求。而且社会对建筑法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存在利益勾结,导致很多本来应当依法行事的事情转而采用行政的手段来解决,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

以上四个方面主要是针对政府所建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而评价机制则用来对整个体系进行整体的评价,如果评价等级偏低,说明该管理体系建立的结构、流程以及智能分配出现问题,应当及时予以改进。该机制的建立,对于完善政府管理职能,促进整个管理体系的整体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该指标包括绩效评价和系统性评价两个部分。

2 建筑安全法律及监督指标体系构建

我国建筑安全法律体系分为六个层次,最高层次为宪法,也是我国的根本法。其他包括国家基本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等。2002年我国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这是我国建筑安全生产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的法律体系。从我国当前建筑业发展速度快和建筑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看,需要大规模地推行建筑安全监督体系,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自身发展为前提进行体系的构建。我国建筑安全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强制阶段、引导阶段、自觉阶段。我国目前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组织一个强有力的高素质的项目监督管理班子,妥善处理好安全与质量,进度及效益的关系。

通过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安全法律和监督体系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包括:(1)法律的系统性较落后,很多机制不够完善;(2)建筑安全规章制度存在重复的现象,执行效率低下;(3)机构独立性较差,安全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4)各级机构的监督职能不明确;(5)层级监督缺乏统一、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6)缺少独立第三方专业性监督。本文正是以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行业安全安全管理政策导向作为背景进行研究,通过对目前建筑安全法律及监督体系的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安全管理经验,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我国建筑安全法律与监督指标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政府安全管理和监督建筑业提供一个参考[8]。

根据上一节的分析,建筑安全的影响要素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四点,也即建筑安全的四维影响要素,包括组织结构、施工管理、监督制度和法律法规。每一维度的要素由包含若干的二级指标,共16项。这16项因此构成了建筑安全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

3 评价因素方法研究

下面我们利用指标体系,借助层次分析法来具体评价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借助层次分析法来具体评价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构建模型

综合分析企业安全管理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并结合我们要解决的评价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问题,参考层次分析法的解答过程,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

(2)构造判断矩阵:

BW=λmaxW

评价因素集合中的每个因素在“评估目标”中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即各评价因素在综合评判中占有不同的比重,这个比重称之为“优先权重值”。

(3)层次单排序

通过计算上述矩阵B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并进行归一处理,得到每个因素排序的权重值。

(4)进行一致性检验和层次总排序

分别确定指标的满意度和层次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值,在确定整个指标层的指标满意度,其计算公式为:

与CIi、RIi分别为判断矩阵相应的一致性指标。

4 综合评价

表1 判断矩阵1-9标度值及含义

在表1所示的层次分析模型中,首先要对每一层各个因素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打分,然后由公式计算出结果。

表2 判断矩阵A-B

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是判断矩阵构建是否科学合理的最有效的途径,而有效性的判断则需要统计学当中的CI指标,由表3计算得知,当CI<0.1的时候,就认为判断矩阵具有让人满意的一致性效果,说明权重系数的分配是比较合理的;否则就必须调整判断矩阵,直到取到满意的一致性效果为止。

表3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本文仅列举判断矩阵A-B表,其他判断矩阵不再一一列出,根据个个判读阿奴真计算,并对比一致性指标RI,RI在每个指标层的一致性判断值都是小于0.1,即满足了矩阵的一致性,构造的模型真实有效。

5 评价结果

依据整个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确定相关指标的重要性大小及指标排序。计算过程和结果如表4。

表4 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指标的层次排序

所以可以得到总权重向量为:

W=(0.063,0.030,0.011,0.165,0.033,0.154,0.066,0.040,0.268,0.198,0.088,0.118,0.154,0.155,0.087,0.093,0.054,0.021)

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方面,安全生产者责任制和组织机构设置目前推广较好,但是员工参与度较低,这与政府制定的条例较少涉及到工人自身的利益有关,政府应当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

施工安全管理属于技术层面的管理,国家应当在大力推广建筑新技术的同时,加强建筑单位自身的管理要求,采取立法、定规、监督和协调“四维一体”的管理机制。从权重的排序可以看出,大部分安全事故的发生时由于技术方案的落后和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国家应当早日出台新的政策,对施工流程、方案策划以及安全监督进行规范,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法律法规和监督制度的改进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对于法律法规制定,应当从一下几点进行改进:(1)提高行政许可的效率。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力度,避免出现由于协调不合理而造成建筑安全问题的发生;(2)加强行政处罚的力度。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安全出现事故的处罚力度小,措施较为单一,应当在此基础上研究更为合理和严格的审批、处罚措施,加强责任人的安全管理意识;(3)积极推广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加强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

从监督制度上看,安全监督机构和安全监督事故调查在施工安全管理中是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应当加强监督工作的创新力度,促进监督体系更加完善,监督措施更为有效。最后,也可以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由公众来评价项目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政府安全管理能力的提高。

最后一方面即加强政府自身的评价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从安全管理的绩效评价和系统性评价两个方面提高政府自身的安全管理能力,进而促进整个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1]周建亮,方东平,王天祥.工程建设主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定位与制度改进[J].土木工程学报,2011(08)32-33.

[2]Levitt.Integrating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995,(3):95-99.

[3]Blair.An evaluation of safety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Research,2003,(1):5-15.

[4]方东平,席慧璠,杨钇,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的构建及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12(09)45-47.

[5]周建亮,方东平,王天祥.工程建设主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定位与制度改进[J].土木工程学报,2011(08)32-33.

[6]丛向东,胡敏.关于业主对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09)18-21.

[7]钱新.国际建筑安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职业安全,2009(07)43-46.

[8]周素全.我国生产安全与政府责任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7.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Safety Laws and Supervision System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the problem of how to establish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is discussed and,based on AHP,the effectiv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presented.

construction safety;architecture laws;AHP;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TU714

A

1671-9107(2015)06-0026-03

10.3969/j.issn.1671-9107.2015.06.026

2015-04-08

徐航(1974-),男,重庆人,研究生,主要从事工民建、市政公用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等工程的监理工作。

猜你喜欢
建筑安全一致性矩阵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探讨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探究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建筑安全重于泰山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