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2015-10-30 18:37刘树德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10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历史教学

刘树德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又一个具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对于现阶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而历史的教学对于一个人认识自己民族的发展历程,感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所以革新历史教学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以更科学的方式认知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和发展历程。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同样会革新历史教学的方法,帮助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于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进行探索。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历史教学 教育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75-02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对于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实际应用进行研究之前,必须先弄清楚问题教学法的确切含义和特征,找出其在历史教学中最合适的切入点,并对其实际应用做研究。

1.问题教学法的基本含义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课程的问题为载体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自主萌生学习的动机与欲望,进而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优化学习的方法。问题教学法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问题教学法具有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讲究布白艺术,追求启发思维的实效两大特征,通过提出疑问,启发思考;边读边议,讨论交流;解决疑难;练习巩固这四大步骤逐渐达到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在问题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守适时,因人循序,反馈强化的原则,以保证问题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合理应用。

2.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历史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国家以及世界整体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的变迁,掌握必要的历史规律,并作为现实世界处事的一个判断依据,所以历史课程的学习对于提高一个人整体的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问题教学法根据历史阶段性的特征,设立不同特色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历史学习的效果。

2.1制定预习问题,鼓励学生在新课之前先发现问题

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课程内容的设置,为学生提前设立好下一章节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预习时自行寻找答案,并在预习和思考的时候发现自己在问题解答时所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与教师交流,进行有目的的听课,来更好的提升自己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鸦片战争与近代史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行编制大事年表,将知识点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串联,记录每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签订的条约以及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设立的问题,预先将所有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方便记忆以及理解,同时在遇到关于影响方面等问题时,及时做好记录,在课内向教师提出问题,补充自己的笔记。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前基本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并且为自己的学习发现了问题,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学习,既激发了学生对于课堂知识学习的热情,更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

2.2课堂情景问题设立,激发学生新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根据历史进程或者是时代的变迁,每一阶段的历史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时代的特点设立情景问题,为每一章节的教学设定主题。这种方式下,教师在课程进行之前抛出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在学习时边吸收知识边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有选择性的吸收相关的知识,把握课程的重点以及整个章节的脉络。

2.3课堂总结,互相交流心得,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实践应用后,必须合理的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尤其是在一个课时完成后,教师在课堂要与学生共同交流之前抛出的问题的回答方式、答案的不足点或者是课程内容与答案的距离以及在回答问题时候的思路,来从新为学生整理思路,回顾整个章节的知识,牢固记忆。

2.4课后新问题的设立,让学生自行复习知识

在一个课程结束以后,教师千万不能就此结束课程,让学生将课程暂时的抛弃,而是根据所学的知识,为学生设立一个复习问题,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对知识进行应用,对于加强教学效果以及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实践的问题

3.1学生自觉性有待加强

虽然问题教学法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先自行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不断的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学生的自觉性往往不是太高,对于新课程的预习效果,很多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也不能很好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因此问题教学法的实际效果可能并不如预期的那么好。

3.2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待加强

问题教学法问题的提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课堂学习的目的性,但是部分学生学习完以后不能及时的记录自己未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同时有些学生即使记录了问题,在课堂中也不能寻找到答案,更不会主动的向教师提问。因此教师在这一方面要多加引导,争取将问题教学法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教育中去。

3.3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与学生互动性不强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先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自主性,在整个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时部分学生不能将自己的问题解决。而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很多历史教师一人肩负两个班级或者三个班级的课程,无法挤出多余的时间与学生互动,因此难免造成问题教学法中的美中不足。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有助于历史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帮助其提升对于历史的认知以及文化综合素质。在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当主动的为学生设立好预习问题,在课内以问题情景的方式推进每一个课程,并在课程结束后的课堂课外与学生及时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总结知识。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及时注意学生学习的动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的自律性和自觉性,使得历史的教学效果在创新的教学方式下有飞跃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后辉.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湖北社会科学,2010,(12):180-181.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历史教学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中的运用
激发思维灵感在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应用分析
问题教学法对初中数学效率的提升作用分析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