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2015-10-30 05:25陈淑娟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能力培养课堂教学

陈淑娟

【摘要】本文阐述优化《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科内综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30-01

《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概念、名词和原理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而我们技校学生学习基础差,大多数学校用于教学的教具和设备又很缺乏,极易使学生产生惧学和弃学的情绪。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或意识倾向。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奇”激趣。课堂中的“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奇”是学习内部动机的源泉。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心理学上称这种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变速机构时,向同学们介绍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经常用右手拨动右侧的拨杆,根据路况使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有时还要把车向后倒。告诉学生驾驶员拨动拨杆的操作,是在改变一对齿轮传动比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车轮的转速和转向,使学生感到很新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疑”激趣。疑即疑难,解决疑难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疑难,让学生去思考,更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学习棘轮机构时,可以向学生提问:(1)我们在骑自行车时,脚踩自行车踏板向前行驶,而反转踏板时,自行车却为什么不会实现倒车?(2)卷扬机在提升货物之后,尽管机器已经停止工作,但货物却为什么不会下降,而是稳稳地停在空中?一连串的疑问,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3.以“趣”激趣。“趣”,既可以活跃课堂,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一定会沉浸于欢乐之中。槽轮机构是一种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在电影放映机上的卷片机构,为了适应人们的视觉暂留现象,要求影片作间歇运动,它采用单圆销四槽槽轮机构,当传动轴带动圆销每转过一周,槽轮相应地转过90度,因此能使影片的画面作短暂的停留,使学生听了以后兴趣盎然。

总之,兴趣是强有力的催化剂、稳定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地变换教学方式,保持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让他们不断提高注意力,时常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掌握一种低耗、高效的学习方法。

二、学科内综合,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而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最终目的。相关联知识点一旦融合和渗透以后,对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讲清了基本概念、原理、公式,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半,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内知识的综合:

(1)突出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有利于学生将前后知识贯通;

(3)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理解、掌握;

(4)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复习轮系时可有意识地把轮系与带传动、螺旋传动、齿轮齿条传动、铰链四杆机构等通过求传动比和末轮转速这条主线进行综合。这其中又可将齿轮受力分析、四杆机构运动特性、齿形角等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综合类题型的练习,可将前后知识紧密结合,若能把握好每一种传动机构的本质特征,学生对解综合类题型就会显得游刃有余。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从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而又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学科,因此,它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联系的课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理解书本知识。书本知识往往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能有机地与日常生活和实际相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学习机构和机器的概念时,学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结果只能是一知半解。如能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自行车是一种机构,摩托车、电瓶车都是一种机器,摩托车、电瓶车能实现能量转换的,即摩托车能将化学能转变机械能,电瓶车能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在学习导杆机构时,可以结合农村家庭用的手摇抽水机,来讲解移动导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利用自卸翻斗车自卸货物原理,来学习曲柄摇块机构,利用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来讲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2.进行现场参观教学。参观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实际事物,使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参观一台车床,打开床头箱,就能真切地看到其中的带传动、轮系、轴及轴上零件的安装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将一些旧的机械设备拆一拆、装一装,通过这一过程,会让学生思维产生质的飞跃,大大增强空间想象力,会对不少模糊知识豁然开朗,同时可增强学习信心,打破机械的神秘感。再如: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认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使学生发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教师边参观边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印象。同时现场参观还能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 必须要讲究方法。作为教师,对良好教学方法的追求应是无止境的。我们要把握好学生特点,对症下药,教学得法,那我们在教学时就一定会始终充满着愉悦感和成就感,教学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能力培养课堂教学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