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5-11-03 07:36冀华逊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根治术危险肺癌

冀华逊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河南南阳473010)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冀华逊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河南南阳473010)

目的:探讨导致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01/2015-05我院收治的10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中共有3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而经多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FEV1%<70%、分期>Ⅱ期、导管留置时间>4 d及住院时间>12 d为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并发症在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仍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其可受多种因素的诱发,临床应注意控制危险因素.

肺癌根治术;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

0 引言

肺癌为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而非小细胞肺癌属于肺癌的主要类型之一,临床预后同样较差[1].虽然多种治疗手段均可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但肺癌根治术仍为目前临床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2].而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接受肺癌根治术后所出现的并发症可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3].因此,为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100例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01/2015-05我院收治的10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51~71(平均61.15± 9.22)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明确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4],且均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在所观察的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例数,计算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将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可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所观察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FEV1%、肿瘤分期、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病理类型.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logistic分析法对单因素及多因素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所有接受观察的患者中,共有3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

2.2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FEV1%<70%、分期>Ⅱ期、导管留置时间>4 d及住院时间>12 d为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表1).

表1 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2.3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由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在所观察的临床指标中,仅有年龄、吸烟史、FEV1%、病理类型、住院时间、分期及导管留置时间所得P<0.5,故将以上因素进行赋值(年龄:>60= 1,≤60=2;吸烟史:是=1,否=2;FEV1%:<70=1,≥70=2;病理类型:鳞癌=1,腺癌=2;分期:>Ⅱ期=1,≤Ⅱ期=2;住院时间:>12 d=1,≤12 d=2),并带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FEV1%<70%、分期>Ⅱ期、导管留置时间>4 d及住院时间>12 d为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表2).

表2 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肺癌根治术为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率有显著效果,但是手术治疗后所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却成为影响肺癌根治术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5].因此,为有效降低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对我院所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接受观察的患者中,共有3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可见术后并发症在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同样有着较高的发生率.而本研究进一步对可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FEV1%<70%、分期>Ⅱ期、导管留置时间>4 d及住院时间>12 d为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可见多种危险因素均可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所观察的危险因素中,年龄及肿瘤分期因素属不可控因素,无法通过临床干预给予有效的控制,因此,对于年龄>60岁及分期>Ⅱ期的患者,可通过加强术后护理以达到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而FEV1%<70%、导管留置时间>4 d及住院时间>12 d均属可控因素,对于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于术前进行必要的肺功能训练及药物干预以提高肺功能,同时于术后尽量避免过长时间的导管留置及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术后并发症在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仍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其可受多种因素的诱发,故临床应注意控制危险因素,以达到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

[1]于 鹏,王跃辉,祝毓琳,等.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现状和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8):8114-8121.

[2]李 健,谭庆伟,顾春东,等.胸腔镜下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3,5(3):145-150.

[3]赵文鹏,朱开梅.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术后生存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6135-6136.

[4]丁 燕,南 娟,刘 谦,等.美国临床肿瘤学会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临床实践指南更新[J].中国肺癌杂志,2010,13(3):171-189.

[5]袁永刚,马 歌.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3):47-49.

R734.2

A

2095-6894(2015)11-068-02

2015-09-20;接受日期:2015-10-09

冀华逊.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心胸外科.E-mail:Jihuaxun@126.com

猜你喜欢
根治术危险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喝水也会有危险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拥挤的危险(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