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2015-11-03 07:36何志明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海沧区新阳海沧

何志明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海沧新阳医院,福建厦门361028)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何志明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海沧新阳医院,福建厦门361028)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海沧新阳医院2012-04/2014-12接收治疗的6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32).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8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腹泻型肠易综合征疾病,可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此治疗方式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且安全可靠,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可大力推广应用.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疗效

0 引言

临床大量实践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为明显[1].为证实此观点,本研究选取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海沧新阳医院2012-04/2014-12收治的6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海沧新阳医院2012-04/2014-12收治的6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各项检查进行确诊,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均符合临床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32).对照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17~59(平均42.38±8.79)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4.32±9.11)个月;研究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18~61(平均43.56±8.85)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4.47±9.38)个月.所选研究对象均符合本研究课题,患者均不存在智力障碍和沟通障碍,都可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且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的西药进行治疗,药物为金双岐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9980004,生产单位: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谷维素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0686,生产单位: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谷维素片剂量20 mg/次,3次/d,口服;金双岐片(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2.0 g,3次/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中药自拟“安肠方”进行治疗,此药由防风、白芍药、陈皮、柴胡、茯苓、白术等药物组成,具有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之功.若久泻者,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若舌苔黄腻者,加黄连以清热燥湿;若腹痛明显者,则加元胡等药物,酌加白芍、甘草剂量;若患者腹泻明显者,可加山药、五味子、莲子、薏苡仁等药物;若腹胀明显者,可加枳实乌药紫苏梗等药物.水煎服,3次/d.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

1.3指标判定 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医治疗IBS质量控制标准》[3],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大便正常,无黏液,成型;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大便次数减少,偶尔存在黏液;无效:患者经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的现象.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数据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数据采用(x ±s)来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8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32,n(%)]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IBS属多因素的生理心理性疾病.该病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学障碍和内脏感觉异常.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疾病属于临床功能性肠胃病,包括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因素、感染等,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腹痛或腹部不适腹泻便秘其他消化道症状如胀气或腹胀感,可有排便急迫感或排便不净感,部分患者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此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祖国传统医学大多认为此疾病,多属于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受肝制,运化失常所致.《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治宜补脾柔肝,应疏肝扶脾,祛湿止泻之法[4].西药谷维素片具有调节内分泌、神经失调的作用,金双岐片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对潜在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本研究所使用到的加减安肠方具有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等功效,将此几种中西药进行合用,对患者排便、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则显而易见.本研究结果从疗效上看,研究组(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84.38%),此结果也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很好的疗效.总之,治疗腹泻型肠易综合征疾病,可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此治疗方式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且安全可靠,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

[1]李熠萌,林 江,蔡 淦,等.肠吉泰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1):1-4.

[2]常 东,李 健,冯春霞,等.抑肝扶脾清热利湿法对广东地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胃肠激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1(10):509-512.

[3]朱永苹,林寿宁,杨秀静,等.水疗一号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P物质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1(7):375-377.

[4]章一凡.任光荣抑激散防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6):1717-1719.

R574

A

2095-6894(2015)11-117-02

2015-10-10;接受日期:2015-10-28

何志明.本科.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Tel:0592-6518120 E-mail:1657117990@qq.com

猜你喜欢
海沧区新阳海沧
“精致城市”涌起“雷锋潮”
“一轮新阳”暖民心
新时代厦门海沧区发展“湾区经济”战略研究
别出“新”裁跨到海去旅行
相敬如宾
技研新阳:谁决定了企业文化
八闽排舞 因你而精彩
儿歌喜乐地等
“我的《小火炬》”优秀封面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