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治平老师运用透刺法治验

2015-11-04 08:56沈爱明花佳佳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照海针尖合谷

沈爱明,花佳佳

(1.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通 226000;2.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 226000)

·名医经验·

夏治平老师运用透刺法治验

沈爱明1,2,花佳佳2

(1.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通 226000;2.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 226000)

透针;针刺疗法;配穴法;名医经验

夏治平,1932年生,江苏海安人,江苏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海安针灸推拿学校名誉校长,原全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南通市针灸学会理事长。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全国卫生系统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早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执教20年,后回海安工作至今。主编和参编中医著作19部,其中有6部为国家或部级出版物。主编的《实用针灸推拿治疗学》获华东地区二等奖;副主编的《中国经络文献通鉴》获国家图书奖。

笔者自 1999年始,有幸侍诊于夏老左右,得其口传心授,耳提面命,使学业精进,受用终生。今攫取其针法中的透刺法,整理后与同道分享。

1 合谷透后溪

用0.35 mm×75~100 mm毫针从合谷向后溪透刺,施以捻转泻法,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夏老常用该法治疗肢端动脉痉挛症(雷诺病)、中风后遗症之手部活动不利、咽喉肿痛、颈项强痛等疾患。

陈希等[1]研究发现,针从合谷至后溪之间的组织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拇收肌、第1骨间背侧肌、小指对掌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展肌,抵达后溪穴皮下组织(见图 1)。与透刺针走行的局部区域有密切关系的是正中神经返支、指掌侧总神经和尺神经深支。正中神经返支较小,约在屈肌支持带下缘发出,勾绕拇短屈肌内侧缘向近侧走行,支配拇短屈肌、拇短展肌和拇对掌肌。指掌侧总神经由正中神经返支和尺神经浅支发出。正中神经返支,进入鱼际,发出3条指掌侧总神经,再各分为2~3条指掌侧固有神经至 1~4指相对缘。尺神经浅支发出1条指掌侧总神经,和1条小指尺掌侧固有神经。其指掌侧总神经分为2条指掌侧固有神经至环指尺侧和小指桡侧。

合谷穴首见《灵枢·本输》,“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为原。”合谷穴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之功效;后溪是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有温阳活血、化瘀止痛之效能。二穴透刺,实为一针数穴,同时调理手三阴、三阳诸经,使气血通畅,筋经得养,通则不痛,诸症则愈。

图1 合谷透后溪进针路线图

2 丘墟透照海

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多采取仰卧位)。仰卧位时,腘窝下垫枕头令膝部自然弯曲,踝部处于自然略跖屈状态。医者先在患者外踝前下缘骰骨后上方、伸趾短肌上端、腓骨短肌腱上缘凹陷中找到丘墟,用指甲掐“十”字形记号后,75%乙醇局部环形消毒2遍。右手中、食、拇3指螺纹面,捏住0.35 mm×50 mm毫针针柄,将针尖对准“十”字记号中间,以左手拇食指螺纹面捏住针身,然后迅速破皮进针,进针时注意针尖斜向内踝下1寸照海穴之后方约3 mm处的方向,依次经骰骨、舟状骨、楔状骨之间直入照海穴皮下。留针30 min,在留针过程中,可弹刮针柄以加强刺激。出针时要慢,出针后要轻按针孔1 min,以防出血。

夏老常用此法治疗踝关节扭伤、偏瘫后足内翻、胁痛等症。夏老初学时,用“针尖朝向照海方向”总是无法透刺,后发现针尖应“向内踝下1寸照海穴之后方约3 mm处的方向”方能成功。

丘墟穴位于跗骨窦外口处,针需要通过跗骨窦,进针点取跟骨沟中点,通过跟骨沟到达内踝与跗骨窦之间的照海穴皮下。

《难经》:“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阴阳跷脉分别从足内、外踝边上行。跷,有矫健之意,故踝部扭伤、下肢偏瘫均可选跷脉治疗。夏老选用“丘墟透照海”,意在肝主筋,肝胆相为表里,故取足少阳胆经原穴丘墟透足少阴肾经与阴跷脉之交会穴照海,一针透二穴,沟通阴阳经经气、疏利经筋脉络,达到运行气血、通经活络之目的。透刺法增强了刺激强度,令针感易于扩散传导,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既可松弛紧张侧肌肉,又能使低张力侧肢体肌肉收缩,提高其肌张力,从而达到患肢内外侧肌张力接近平衡状态,调整踝部(乃至患侧下肢)的力学紊乱,加强踝的稳定性[2]。

丘墟乃足少阳胆经之原穴,肝与胆互为表里,因而该穴能和解少阳之气,通调足厥阴肝经之脉,从而具有行气疏肝解郁、活血舒筋止痛之功。照海为足少阴肾经之络穴,其脉“络心注胸中,其支者,从肾乃上贯肝膈”,与肝经之脉络相交通,该穴能调补肝肾二经,从而具有滋养扶正、通络达邪之效。丘墟透照海能通调肝胆肾三经之气,二穴相伍,相得益彰,共奏疏解外邪、调和肝胆、化瘀通经、和络止痛、标本同治之功用,故对胸胁痛有良效[3]。

3 条口透承山

患者取坐位。在患者患侧条口穴行常规消毒,取0.35 mm×75~100 mm毫针,采用双手挟持进针法,让针尖朝向承山穴刺入,在承山穴皮下触及针尖,但针尖不破承山穴皮肤。行大幅度提插、捻转,使条口、承山两穴均有针感,且针感向上传导,或使该侧下肢出现明显酸麻胀感为度。同时令患者活动肩部,逐渐加大活动范围,留针30 min,缓慢出针,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夏老应用该法治疗冻结肩等肩关节活动不利的疾病。

条口透承山,又称条山穴。最初治疗肩凝症的是从小腿部压痛点透刺承山穴,见于王文绵[4]治肩凝方,压痛点在足三里下3寸左右。用毫针在压痛点向承山穴方向捻转进针2~4寸,留针5 min。如果找不到压痛点,即取条山穴(即条口透承山穴),但条山穴不如压痛点效果好。

通过针刺提高痛阈,使疼痛暂时缓解,从而为运动患部提供了条件;而运动患部是在此基础上使疼痛获得持久缓解的决定因素[5]。

4 太冲透涌泉

患者取仰卧位,双腘窝处垫一枕头,令膝部自然弯曲,踝部处于自然略跖屈状态。在足背第1、2趾间用75%乙醇常规皮肤消毒,取0.30 mm×50 mm无菌针灸针,右手持针使针体与皮肤呈 45°角从太冲斜刺直达涌泉穴。以左手食指贴于涌泉穴上,当有触知感后,应立即停止进针,说明针尖已达到了准确部位。切记不能穿透涌泉皮肤。右手视病情行提插、捻转,使产生酸、麻、重胀感,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每隔5 min行针1 min。

夏老常用此法治疗肝火上亢型偏正头痛、失眠等症。

太冲为足厥阴肝经腧穴,肝经“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具有平肝、清热之效。涌泉,又名“地冲”,位于人体最下部,乃足底冲要之穴,为阳经与阴经相接续、激动阴液运行顺畅之要穴,具有降火、泻热、开窍之功。肾经自足入腹,贯脊通督脉,其直者上行通过肝及横膈进入肺中,沿喉咙挟舌根部,从而加强了肝肾之间的紧密联系,乙癸同源,相互资生[6]。太冲透刺涌泉可以极大地激发肝肾经络之经气,促进气血运行,疏肝解郁,通络止痛,有效缓解偏头痛、失眠等症状[7]。

透刺法,又名透针法、透穴刺法,是在传统的针刺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透刺”意味着针刺深度较深,跨经跨穴而刺,一针可透达多个穴位,或多经穴位,令其同时产生针感,加强得气感,以提高针刺疗效。黄秋丹[8]认为,该法起源于《黄帝内经》的直针刺法、恢刺法及合谷刺法,其临床运用记载始见于元代王国瑞的《玉龙经》,明代杨继洲、吴崑等医家丰富了透穴针法的内容,至清末周树东对透刺的论述使透刺法的理论更加全面,趋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透刺法得到飞速发展,在大力推广的同时并不断对其进行研究总结,使其不断发展。选穴方法有本经穴透刺、表里经穴透刺、手足同名经穴透刺、异经穴透刺等。

有研究认为[9]大多数穴位分布在神经分支周围,在针中心1.5 mm半径范围内观察到除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外,还有粗细不等的有髓与无髓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神经干(支)和游离神经末梢等与针感呈平行关系。穴位周围的血管袢分布及毛细血管球的数量同非穴处有着显著的差异,多数淋巴管经过穴位,具有集束的特性,同经络的走行关系极为密切,形态学研究工作表明没有发现穴位区域具有独立于已知神经、血管、淋巴以外的特异性组织结构。基于在穴位处从皮肤到筋膜、肌肉的各层组织结构中都有丰富的神经束、神经丛、神经末梢与感受器、血管、淋巴管和肥大细胞的分布,所以透刺可能是通过刺激穴位下存在的躯体神经与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从相联系的吻合支或汇合区来发挥作用[10],起到增强刺激量,沟通邻近经脉、表里经脉的作用。

[1] 陈希,徐照,朱丽.后溪透合谷的解剖学基础[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7):530-532.

[2] 陈伟,王井妹,肖燕平,等.运动疗法结合“丘墟透照海”刺法治疗偏瘫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7):39-40.

[3] 刘芳琴.针刺丘墟透照海穴治疗胸胁痛10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l l(5):9-10.

[4] 王文绵.河北省针灸技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河北省卫生厅编,1959:315.

[5] Richards SC, Scott DL. Prescribed exercise in people with fibromyalgia: parallel group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BMJ, 2002,325 (7357):185.

[6] 周明倩,宣丽华.针刺太冲透涌泉治疗失眠症 19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5):328.

[7] 杨宗保.太冲透刺涌泉治疗偏头痛[J].中国针灸,2013,33(12):1075.

[8] 黄秋丹.透穴针法现代应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25-42.

[9] 刘光亭.巨针巨刺治疗脑梗死 206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3):144-145.

[10] 杨晋红.电针透刺面部穴位治疗顽固性面瘫[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919.

R249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5.12.1144

1005-0957(2015)12-1144-03

2015-03-28

沈爱明(1974 - ),男,副教授,从事中医男科及痛证临床研究,Email:shenaiming@foxmai l.com

猜你喜欢
照海针尖合谷
适用于针尖增强拉曼的银针尖物理制备方法研究
基于FDTD仿真的高增益拉曼镀金针尖的可重复准确制备
照海穴的临床运用概况※
钢结构工程管理实践分析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揉照海,治失眠
针尖和笔尖
掐合谷穴能缓解视疲劳
您患结肠癌的危险有多大等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