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2015-11-08 08:45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财会通讯 2015年31期
关键词:相关者盈余利益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刘 敏 黄 珺

一、引言

会计信息,特别是有关企业经营业绩、运营状况的财务信息,是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决策最主要的依据。然而,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管理层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粉饰企业会计盈余,破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国对于上市公司的诸多监管采用的是单一的财务指标作为标准,这就导致上市公司为了迎合监管机构的要求,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来改变财务信息,从而达到IPO、扭亏、配股等目的。Katherine Schipper(1989)在其盈余管理综述的论文中指出沟通摩擦是盈余管理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沟通摩擦是由于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流和沟通受阻导致的,在沟通摩擦存在的情况下其他利益相关者不能掌握并充分的使用信息,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如果企业不存在沟通阻碍,信息完全透明,其他信息使用者能够获得的信息与管理层掌握的相当,那么管理层也就很难进行盈余管理了。现阶段社会责任水平的提高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企业社会责任要求管理者更加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消除信息的不对称,降低沟通阻碍。因此,本文拟从沟通摩擦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我国特定的经济背景下,社会责任水平的提高是否会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差异。以上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拓展盈余管理的研究视角,对认识盈余管理的条件及动机,规范、消除盈余管理的不良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负相关 国内外已有文献中,大部分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高能够抑制盈余管理程度,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Yongtae等(2012)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更多的是发挥了其道德伦理监督的作用而不是为管理者盈余管理进行掩饰。Yip等(2011)从政治成本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发现不同于食品行业,在政治关注较高的石油天然气行业中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受到政治成本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盈余质量是一种互补关系。Beaudoin等(2012)研究发现,对外界承诺了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管理者利用操纵性应计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会减少,公司治理在两者的关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Patten等(2003)针对1984年美国化学泄漏事件进行研究,发现泄漏事件发生前披露较低水平环境信息的企业相比于披露水平较高的企业来说,在事后的操纵性应计盈余水平更高。国内也有相关学者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刘秀莉(2014)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认为具有较高社会责任的企业会更加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研究以修正的琼斯模型来计算盈余管理,回归结果发现社会责任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邓德军等(2013)从盈余管理角度出发来研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动机,实证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都显著负相关,履行社会责任更多出于利他的道德动机,印象管理动机较少。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但是也有学者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Gargouri等(2010)认为依据多重目标假说,社会责任要求企业管理层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当企业追求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时,便缺少了评价管理者业绩的统一指标,使得管理者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他们以109家加拿大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综合指标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显著正相关。Andersen等(2011)在以美国非金融企业为样本研究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时也发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应计盈余质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万寿义等(2013)以2013年《社会责任蓝皮书》中的3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盈余管理方式选择上是否会有不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越高,越倾向于进行真实项目为基础的利润操纵,相应的减少应计项目为基础的利润操纵,两者之间是替代关系。

可见现有关于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暂未形成统一结论。我国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在社会责任水平以及盈余管理指标衡量上也有较大的不同,对于两者关系研究的控制变量也较为简单,回归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现有不足,本文参考国外已有较为成熟的研究,选取可能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提高模型的拟合度,同时以第三方打分的社会责任水平作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衡量指标,而在计算盈余管理时,依据Kothari等的研究加入了ROA。另外针对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本文还对比研究了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差别。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来自不同的领域,拥有不同的资源和能力,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能够对公司进行更全面的监督。履行社会责任正是要求企业不仅关注重要股东还应该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整体利益出发,追求企业的长期价值最大化。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诺向管理者传递了其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理念,会促使管理层在决策时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然而利用盈余管理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加剧了代理成本,严重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还会引起他们相应的报复性回应(邓学衷等,2011),一旦利益相关者识别出盈余管理行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股价就会受到影响,融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Nan Sun et al,2010),这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长期价值。Beaudoin等(2012)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影响的途径,发现在管理者看来,治理机制反应了企业对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态度、责任,企业承诺承担社会责任,是强调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对整个社会存在着依赖和义务(Yongtae et al,2012),社会责任水平越高,对顾客和员工等的忠诚度也相对较高,很少存在预期外的不利事件(Lassaad et al,2013),出于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考虑,会增加会计信息传递的途径,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提供满足投资者需求的高质量的盈余信息(Becchetti et al,2013;Lassaad et al,2013),这样的企业更能赢得投资者对管理层财务信息及预测信息的较高评价和信赖(Guiral et al,2014)。因此,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社会责任水平高的企业考虑到其他利益相关者,会减少其盈余管理的程度。

另一方面,国内外相关学者通过深入分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发现沟通摩擦的存在是导致盈余管理产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企业的管理层拥有一些不被外界知晓的有关公司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的信息,而其他利益相关者获取决策相关信息的难度相对较大、成本也较高,掌握的信息相对较为片面,由此便产生了沟通的障碍。在这样的信息优势条件下,管理层会通过掩盖这些私人信息中不利的信息来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会侵害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损害企业价值。张祥建等(2004)认为,造成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在于经理人员不愿或无法将他们拥有的全部私人信息传递给股东。魏明海(2000)也指出信息不对称阻碍了信息交流和沟通,经理也就不可能把他所掌握的全部私人信息传递出去,正是有了沟通磨擦,企业管理当局才会有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因此,解决沟通摩擦,降低管理层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沟通阻碍,提高信息透明度,对于降低盈余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加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减少沟通摩擦的存在。所以,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较好的企业,其受到的关注和监管水平更高,在信息披露或年度责任报告中将很少隐藏不利于公司的盈余信息,增强了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企业社会责任越高的企业,其信息披露越透明(邓学衷等,2011)。

综上所述,社会责任水平越高的企业,其管理者道义水平越高,关注的重心不再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追求企业的持续及发展长期价值。与此同时社会责任水平的提高还能增强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减少沟通摩擦,削弱盈余管理存在的基本条件,从而抑制盈余管理的水平。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越好,盈余管理水平越低

产权制度是公司治理的基石,产权性质不同的公司所蕴含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以及所适用的治理机制也会存在着显著的不同。我国具有“二元所有制结构”,资本市场主要存在国有和民营两类产权性质不同的上市公司,这两类上市公司在企业目标以及相应的企业行为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异。相比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的影响,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也更多。公众对其社会责任水平的要求也相应的较高,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责任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会更强。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相比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二)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受社会责任数据获取的限制,研究期间为2010-2013年,并执行了如下的样本筛选程序:剔除ST、PT公司;剔除金融上市公司;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进行winsorize缩尾处理。通过上述标准,最终得到7165个样本,其中2010年1435个,2011年1608个,2012年1948个,2013年2174个。本文社会责任数据采用的是和讯网“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评测体系”得到的评分结果,其他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或通过国泰安CSMAR数据库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获得。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EXCEL和SPSS17.0软件。

(三)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

第一,应计盈余管理。Kothari et al(2005)研究发现企业的业绩表现与应计利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将ROA加入修正的Jones模型中能更好的估计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本文借鉴Kothari et al(2005)的研究结果来计算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其中,总应计利润采用资产负债表法进行计算,从总应计利润中排除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得到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即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DNDA)。

总应计利润:TAi,t=ΔCAi,t-ΔCashi,t-ΔCLi,t+ΔDCLi,t-DEPi,t

其中::TAi,t为第t年的总应计利润;ΔCAi,t为第t年流动资产的变动额;ΔCashi,t为第t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变动额;ΔCLi,t为第t年流动负债变动额;ΔDCLi,t为第t年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的变动额;DEPi,t为第t年折旧和摊销费。

非操控性应计利润:

其中:NDAi,t为第t期非操控性应计利润;Ai,t-1为第t-1期期末总资产,ΔREVi,t为第t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额;ΔRECi,t为第t期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增加额;PPEi,t为第t期期末固定资产总额;ROAi,t-1为第t-1期总资产收益率。α0、α1、α2、α3、α4是使用行业截面数据回归得到。

操控性应计利润:

利用上式计算得到的结果的绝对值作为衡量应计盈余管理的指标。

(2)解释变量。社会责任,本文社会责任数据采用和讯网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专业评分结果,截止到现在,和讯网披露了上市公司2010-2013年连续4年社会责任报告评分结果,考虑到数据的客观性和可获取性,本文选取了2010-2013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3)控制变量。借鉴已有的研究结果,本文选取了以下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公司规模,企业股权性质,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年限,市净率,行业和年度。

变量的具体说明如表1。

(四)模型设定 为了检验不同社会责任对应计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如下模型: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为全样本公司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应计盈余管理,不同的上市公司其盈余管理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大值为73.2,最小值为-1.2,标准差为19.4847,可见不同企业之间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外,社会责任变量均值为19.6820,说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水平总体较低。表3为2010-2013年各年度样本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从表3中可以看出2010年应计盈余管理均值最大,2013年最小,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来看,2010-2013年 的 均 值 分 别 为28.8250、29.8690、30.0188、29.8100,虽然2013年有所下降,但从整体来看其履行情况在不断变好,说明企业开始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及影响力,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在逐渐增强。

表1 变量说明

表2 全样本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3 分年度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4为各主要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本文各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的最大值为0.477,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自变量CSR与因变量DNDA之间显著负相关,初步验证了本文的假设。此外,从表4中还可以看出,控制变量与因变量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之间都是显著相关的,说明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都较为合理。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为了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与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上文中的模型进行了相应的回归分析,得到了如表5的结果,从表5中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与应计盈余管理的相关系数为-0.035,在5%水平下显著负相关,本文假设1得到支持,说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高能够抑制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表4 各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

表5 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回归结果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阻碍了企业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导致企业盈余管理无法消除,增加信息透明度能够缓解企业的沟通摩擦,改善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魏明海,2000),而社会责任水平的提升增加了企业管理层向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输送,降低了沟通摩擦,破坏了盈余管理存在的基本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的存在。另外,社会责任水平高的企业会更加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避免短视行为,注重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来说,盈余管理的存在是对长期价值的严重损害,因此社会责任水平较高的企业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会得到抑制。

另外,为了验证假设2是否成立,本文将样本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个子样本,并分别对这两个子样本进行了回归,以期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中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否会有不同。从表6中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应计盈余管理在5%水平下显著负相关,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负相关,但不显著。假设2得到验证。国有企业的存在并非为了单纯的经济目标,它担负着为整个社会利益服务的重担,需要考虑相关的政治目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受到政府和公众更为严格的关注和监督,在这样的情形下,其社会责任履行应当比非国有企业更好,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也会更强。

表6 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回归结果对比

五、结论

企业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其相关研究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选择了2010-2013年我国A股7165个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作为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际控制人性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但是随着相关部门政策出台以及公众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企业开始重视社会责任以及其带来的影响,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在逐年变好。此外,本文还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而随着社会责任水平的提高,企业的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会得到一定的抑制,在国有企业中这种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应计盈余管理对于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及可靠性存在一定的损害。本文的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高对于抑制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作用,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不仅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管理目的,还会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企业的长期价值,增强企业信息的透明度,降低沟通摩擦。虽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加强,但其公司治理的替代效应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因此,一方面政府和监管部门可以从盈余管理存在的基本条件出发,制定相关政策降低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摩擦,消除盈余管理基本条件的存在,提高信息透明度,从而抑制盈余管理,提升企业的长期价值。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社会责任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责任的治理效应,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盈余管理的发生。

[1]魏明:《盈余管理基本理论与其研究述评》,《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

[2]张祥建、徐晋、郭岚:《企业盈余管理存在原因的理论分析》,《软科学》2004年第4期。

[3]刘秀莉:《创业板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企业经济》2014年第7期。

[4]邓德军:《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好公民”还是“好演员”?——基于企业盈余管理视角》,《广西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5]万寿义、刘非菲:《企业盈余管理模式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性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

[6]邓学衷、刘秀梅、李辛欣:《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对深圳A股的实证研究》,《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7]Yongtae Kim,Myung Seok Park,Benson Wier.Is Earnings Quality Associated wit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 Accounting Review,2012,3.

[8]Erica Yip,Chris Van Staden,Steven Caha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and Earnings Management:The Role of Political Costs.Australasian Accounting Business and Finance Journal,2011,5(3).

[9]Patten,D.M.,&Trompeter,G.Corporate Responses to Political Costs: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03.

[10]Rim Makni Gargouri, Ridha Shabou, Claude Francoeu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Earnings Management.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e l’administration,2010.

[11]Yongtao Hong, Margaret L. Anders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arnings Management:An Exploratory Study.J Bus Ethics,2011,27(4).

[12]Nan Sun,Aly Salama,Khaled Hussainey,Murya Habbash.Corporat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arnings Management.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2010,(2).

[13]Andres Guiral,Doocheol Moon,Hyunjung Choi.Can Excellence in Corporate SocialPerformance Improve Investors’FinancialAssessments and Credibility of Managers’Forecasts?.Asia-Paci?c Journal of Financial Studies,2014,43.

猜你喜欢
相关者盈余利益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I Love You, Dear China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利益与西瓜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融合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
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研究述评分类及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