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钟摆与动态统一

2015-11-12 00:19刘月娥李臣之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钟摆工具性语文课程

刘月娥 李臣之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性质框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却出现了“重工具轻人文”或“重人文轻工具”的钟摆现象,这一现象使语文教学陷入困境。本文从语文教学阶段出发,超越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及经验发展,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要不可偏废,根据语文教学全过程进行适时调整。即小学阶段:工具为基,人文为助;初中阶段:工具为轴,人文为领;高中阶段:工具为本,人文为用。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语文教学全过程中动态前行。

工具性 人文性 钟摆 动态统一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交际、思维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观念传达的有效方式,兼具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良好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早已成为共识,然而在由理论走上实践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重工具轻人文”或“重人文轻工具”的钟摆现象,这一现象使语文教学陷入困境。本文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概念出发,阐述二者之间的钟摆现象,分析背后存在的问题,探寻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动态统一的有效方式。

一、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钟摆现象及归因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自此,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再次成为界定语文学科性质的广泛共识。与此同时,不少教育工作者对如何实现二者统一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尝试,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却出现了“重工具轻人文”或“重人文轻工具”的钟摆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困惑和关注。恰当归因,解决问题,对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着重要意义。

1.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钟摆现象

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语文是交流、思维的工具,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重要工具。语文的工具性首先取决于语言的工具性,即语言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意味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而且是用以达到目的的工具。 语文人文性指的是人类文化体现出来的最根本的特性,其核心价值观是追求真、善、美,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工具性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外在目的是基本属性,人文性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内在目的是本质属性,二者犹如硬币的两面,应当相互统一并实现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然而纵观语文发展历程,回归语文教学实践,一直存在“重工具轻人文”或“重人文轻工具”的钟摆现象。一方面,人文教育的推行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使得工具性得到重新强调;另一方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法方式的改革又呼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如有学者提出要重新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从两年多的课改实施来看,虽然成绩斐然,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讲得太少讲得不精,学生的语文基础受到削弱,延伸拓展与课堂教学结合得不自然,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语文评价改革跟不上等。”也有学者呼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由于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分重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学生没有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形象性、情感性及生动性,从而导致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的不够。”由此观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仍然是语文教育中不易解决的难题。

2.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钟摆归因

具体而言,造成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钟摆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可操作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直是个难题,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具体如何实现这种“统一”,却语焉不详。由于缺乏可操作性,难以把握“统一”的分寸感,所以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往往不是重工具轻人文就是重人文轻工具,造成了二者的钟摆现象。

(2)缺乏评判的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具体如何评判实现了这种“统一”,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标准。教师明确要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目标,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无法明确界定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况且,并不是所有的语文内容都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不是说二者的统一需要时时体现,全部体现。由此看来,很难存在一个合理的评判统一标准。而这种评判标准的缺失进一步导致了钟摆现象的出现。

(3)教育政策和观念的变化

造成钟摆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教育观念和政策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提倡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呼唤语文的人文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时至今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的教育观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对待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教育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4)没有把握二者统一的实质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对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然而钟摆现象一直存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并且给语文教学带来许多混乱和困扰。深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握住二者统一的实质,即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任务和目标。

二、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教学全过程中的动态统一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钟摆现象,使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笔者认为,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实现了语文教学目标,要解决这种模棱两可的教学困境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语文教学目标上来。只要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学生能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生长,那么就可以说我们实现了二者的统一,解决了钟摆问题。因此,对待钟摆现象,要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和侧重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适时调整,动态统一。

1.小学阶段:工具为基,人文为助

小学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是学生接受语言文化知识的开始。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新课标中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是这样描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由此可见,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目标:一方面要求语言文字的流畅运用,这是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要求自身精神的成长,这是人文性的体现。新课标的这一提法本是为了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认知和人格上获得同步发展,这样的提法毋庸置疑。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提法却是模糊不清的,新课标并没有给出两者统一的具体做法,因此在小学课堂中总是存在着重工具轻人文的“灌输性教学”或是重人文轻工具的“散慢性教学”。这类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住二者统一的本质。

笔者认为,要真正在小学阶段把握住语文性质的本质,就应该回归到小学阶段的根本任务上来。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程度来看,小学生感性丰富而理性不足,语言文字及文学中蕴涵着的深层意义并非小学生所能领会和理解。因此,拼音、识字、写字、说话、写作、基础阅读等基本事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当然教师也要适当对语文的人文性进行发扬和濡染,即小学阶段要以工具性为基础,人文性为辅助。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工具性为基点,创设情境,利用情感人文因素辅助工具教学,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孝”这个生字时,教师一方面需要从工具性角度传授笔顺笔法,在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人文性进行辅助。把孝字拆为上下结构,设想为一个少年牵着老人的手,这样学生既获得了“工具上的孝”,亦明白了“人文上的孝”。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来践行人文关怀,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2.初中阶段:工具为轴,人文为领

初中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初中语文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经过六年的小学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对于字、词、句的识别和运用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根据新课标的描述,此时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还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目标:一方面要求语言文字的流畅运用,这是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要求自身精神的成长,这是人文性的体现。只是此时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出现钟摆现象。例如,在初中课堂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使用机械灌输的办法,要求学生大量的抄写、背诵、练习,进行了许多枯燥而重复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很显然是一种不良教学现象。针对此现象,又有学者开始强调初中语文的人文性,从而又导致了另一种两性失衡,即重视语文的人文性而忽视语文的工具性。例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应试教育导致了重工具而轻人文的倾向,从而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跨过课本进行自由引申与发挥,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的独特体验。这种提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又造成了教学的混乱。教师们不注重对文本本义的解读,而过分注重文本之外的引申和扩展,这种做法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无疑是有帮助的。可是,不基于课文内容本身的导向和扩展脱离语文教学实际,最终削弱语文的工具特性,学生基本语文知识不扎实,难以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以上这两种现象的出现还是由于没有真正把握住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本质,出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

笔者认为,初中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也是一个丰富的阶段。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将为学生日后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要在这一时期把握好语文教学,就应该恰如其分地把握住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问题。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程度来看,初中生身体发育较快,思维逐渐由具体转向抽象,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都不断提高,能够逐渐理解和领会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意蕴。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也要做好相应的过渡工作,要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会语文的人文内涵,即初中阶段要以工具性为轴心,人文性为引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巩固所学的工具性知识,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此同时在知识性学习背后不断引领学生进行人文意蕴的感受和领会。例如,学习《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一方面需要以工具性为轴心,让学生熟识基本的字词,领会精湛优美的语句,掌握精巧紧密的布局结构;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在人文上进行引领,引导学生去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感受苏州园林的建筑风貌,体验苏州园林的人文气息。这样的教学设计便很好地结合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3.高中阶段:工具为本,人文为用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期,经历了小学的基础训练,度过了初中的巩固复习,高中更加要求自主拓展和深化。这时的语文教学目标除了基本的工具性知识之外,更加注重学生人文性的自主构建和表达,在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诉求上有了更高层次的超越。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却无法做到这种超越。大部分教师迫于考试升学的压力,完全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不断进行工具训练,语文学习失去了人文的沃土。当然考试的评价机制有它的合理性,积极进行考试测评和知识测验本无可厚非。在高中这样一个储备和奠基的阶段,我们十分需要知识的丰富和扩充,可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完全忽视语文的人文性。没有人文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和灵魂的教学,它无法让学生领略人文的美丽,也无法让学生感受人文的芬芳,最终也不可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构建。

笔者认为,高中阶段是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储备和奠基阶段,也是学生正式成人的阶段。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他们对于语文工具知识的掌握都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在身体发育和思维发展上都已经达到成熟。这时的他们应该立足于所积累的工具性知识,通过思维整合、自主建构等方式去习得语文人文素养,获得生命体验和人文关怀。并把这种语文的人文素养和关怀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要工具为本,人文为用。学生以学习语文工具性知识为根本,掌握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素养,完成高中的学业顺利升学。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引领学生自主构建,自我创新和自主表达,体验和挖掘在语文工具性知识背后的人文情怀,并把美好的人文素养运用到生活实践,从而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真正统一。例如,在学习解读郑愁予的《错误》时可以把工具性知识当作根本,使学生掌握课文中基本生字词,了解中国现代诗歌以及作家作品,了解郑愁予的创作特色。在掌握诗歌基本生字词及创作背景和特色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分析诗歌中的莲花、街道、杨柳、向晚等意象,最终把关注的焦点引向《错误》的主题,同时课后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是喜剧表演。这样的教学安排,既体现了“读”和“写”的工具性,也突出了“感”和“悟”的人文性。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钟摆工具性语文课程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钟摆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向量的巧用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为什么一面墙上的两个挂钟钟摆会同步?
钟摆来帮忙
一道钟摆快慢问题的错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