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5-11-15 07:43高宗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血尿酸帕金森病血脂

刘 佳 杜 静 高宗良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合肥 230601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在中老年人群多发的神经系统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根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PD患病率约为1.7%,全国每年新发PD病例数超过10万例,我国目前的PD患者人数约为200万[1],PD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PDS)两类,原发性PD是由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病变引发的结果,而PDS则被称为帕金森综合征,多由脑炎、脑血管病变或中毒等引发,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PDS称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2],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脑血管病变发生率的逐年上升,各类型PD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态势,PD的诊治已成为临床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而寻找可用于PD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可靠指标是其中关键课题之一。本研究针对PD患者血脂和血尿酸(BU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12—2013-12我院收治的78例PD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患者均表现为震颤或(和)强直、运动障碍,纳入的患者均根据临床体征、病史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50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PD,17例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9例为帕金森综合征,2例为VPS。男44例,女34例,年龄38~93岁,平均(67.31±9.62)岁,病程1个月~15a,平均(4.37±3.46)a。Hoehn-Yahr分级情况:11例Ⅰ级,21例Ⅱ级,29例Ⅲ级,10例Ⅳ级,7例Ⅴ级。合并高血压24例,糖尿病11例,脑梗死6例,肺炎5例,肾上腺皮质机功能不全3例,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3例,冠心病2例,贫血2例,肾功能不全1例。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非PD患者88例为对照组,纳入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排除PD,其中男27例,女61例,年龄48~84岁,平均(61.75±9.25)岁。

1.2观察指标于2组患者入院次日采集患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对2组患者血标本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切脂蛋白(HDL)、载脂蛋白 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BUA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处理,相关性分析应用直线相关进行处理,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进行处理,相关性分析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处理,PD发病的多因素相关分析应用二项变量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观察组男性患者比例和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血标本中的 TC、TG、LDL、HDL、apoA、Lp(a)和BU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血标本中apo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2.2帕金森病患病的多因素分析以是否帕金森病患病为因变量,以各观察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OR=2.218)及高龄(OR=1.126)是PD患病的危险因素,而较高的apoA水平(OR=0.428)、HDL水平(OR=0.543)、Lp(a)水平(OR=0.824)、BUA 水平(OR=0.506)则可降低PD的患病风险,见表2。

表2 帕金森病患病的多因素分析

2.3帕金森病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标本中的apoA 水平(rs=-0.455)、HDL水平(rs=-0.337)与患者的 Hoehn-Yahr分级呈负相关(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poA水平(r=-0.392)、HDL水平(r=-0.318)与患者的病程呈负相关(P<0.05)。

3 讨论

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变性疾病,原发性PD患者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运动障碍,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弛缓、体位不稳为典型临床特征,同时可伴嗅觉障碍、便秘、疼痛、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不安腿综合征等非运动症状及精神改变、智力改变及睡眠障碍等精神行为异常,对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可构成严重的危害[3-4]。目前,针对P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但是由于其发病原因尚未阐明,因此现有的治疗方法只能达到延缓致残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在各类型PD中,震颤为主要症状的患者预后效果最佳,而以少动症状为主的患者、老年PD患者及恶性PD患者的预后则较差,PD患者晚期可出现生活无法自理、生活质量很差,最终死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5]。近年来,针对PD的发病机制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P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缺失,残存神经元内出现以α-突触共核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嗜酸性包涵体-路易小体[6]。目前已有研究证实,PD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线粒体功能障碍、免疫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一项针对18篇文献、1 663例PD患者和2 630例对照病例的Meta分析结果,中国人群PD患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PD阳性家族史、重大精神创伤或抑郁史、头外伤史、从事脑力劳动和杀虫剂、化肥等毒物接触史,其保护性因素主要包括饮茶、吸烟和饮酒等[7]。

由于PD患者缺乏显著的早期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临床医生在高度重视患者的亚临床症状的同时还要积极利用各种辅助诊断指标提高PD的诊断准确率,同时,临床上对PD发病风险及进展预测也缺乏明确的生物学标记物,因此,寻找与PD发病和进展相关的简便易行、重复性好、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生物学标志物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8]。血脂水平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与PD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PD患者的TC、TG、HDL、LDL、apoA、apoB等血脂指标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和正常老年人均存在显著差异,低血脂是PD患者的普遍表现之一[9]。BUA也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PD相关生物学标志物,大量研究显示,各期PD患者的BUA水平均低于正常健康对照人群,BUA水平的降低可能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0]。但是BUA在PD诊断和病情评价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肯定,很多学者认为,虽然BUA水平能够作为PD早期诊断生物学标记物,但却不能单独用于早期PD的特异性诊断[11],而且BUA水平与PD的疾病临床特征也不具有相关性[12]。学术界对BUA与患者病情的关系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议,有研究显示,BUA水平与PD患者的运动障碍程度呈负相关[13],但是也有研究结果显示,PD患者的BUA水平与其Hoehn-Yahr分级无相关性,不能用来评定疾病的严重程度[14-15]。研究证实,PD患者受教育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BUA水平、年龄、性别均与其认知功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患者的认知功能与BUA水平呈正相关,及时对低BUA水平进行有效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预后[16],但也研究证实,BUA水平与PD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无相关性,而且与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韦氏智力量表评分、韦氏记忆量表评分等神经心理测试结果无明显的相关性,BUA水平可能与PD患者的认知障碍无关[1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男性患者比例和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血标本中的 TC、TG、LDL、HDL、apoA、Lp(a)和 BUA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PD的发病可能与男性、高龄、低血脂水平、低BUA水平等因素可能具有相关性;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OR=2.218)及高龄(OR=1.126)是PD患病的危险因素,而较高的apoA水平(OR=0.428)、HDL水平(OR=0.543)、Lp(a)水平(OR=0.824)、BUA 水平(OR=0.506)则可降低PD的患病风险,说明男性、高龄、低血脂水平、低BUA水平是P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给予及时干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标本中的apoA水平(rs=-0.455)、HDL水平(rs=-0.337)与患者的 Hoehn-Yahr分级呈负相关(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poA水平(r=-0.392)、HDL水平(r=-0.318)与患者的病程呈负相关(P<0.05),说明PD患者血脂水平的降低幅度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但BUA水平不具有以上的指示作用。值得提出的是,由于本研究样本中包含了原发性PD病例和VPS病例,而VPS病例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老年基础疾病,这些患者的血脂和BUA水平变化比较复杂,易对结果产生混杂影响,但是由于该部分病例数量较小,本研究未进行亚组分析,进一步的研究应扩大样本量,并针对各类型PD的血脂和BUA水平的变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何思陈,周道友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进展[J].新中医,2014,46(3):199-201.

[2]侯媛媛,闫咏梅 .中西医诊治血管性帕金森氏综合征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4):125-129.

[3]郭彦杰,朱潇颖,张小瑾,等 .帕金森病与不安腿综合征关联研究进展[J].上海医学,2014,37(3):259-262.

[4]王赟,刘远新,李婕,等 .帕金森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5):640-642;646.

[5]于洋 .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103-104.

[6]李阳丹,毛彤瑶,张辉,等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6(2):201-203.

[7]叶芳,易刚,肖军 .中国人群帕金森病危险因素及保护性因素的 Meta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2):111-115.

[8]刘佳,陈彪 .血尿酸与帕金森病[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2):5 475-5 478.

[9]杨旭,柳华,马英,等 .血脂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J].西部医学,2014,26(6):725-727.

[10]张颖,胡国华,董铭,等 .帕金森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44(1):82-84.

[11]覃君德,廖宝共,毛珍芳,等 .血尿酸水平与帕金森病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2):62-63.

[12]汪跃春 .血尿酸水平与帕金森病83例临床分期分型的关系[J].交通医学,2011,25(3):305-306.

[13]周征成,杨宏武,李晓萍,等 .血清尿酸水平与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关系[J].当代医学,2013,19(35):23-24.

[14]俱西驰,屈秋民,王伟,等 .血清尿酸水平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1):59-61.

[15]李清华,包红,林春颖,等 .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28):102-104.

[16]胡凌云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血尿酸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综述,2012,18(12):1 947-1 949.

[17]张玉虎,甘蓉,聂坤,等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3,40(3):216-219.

猜你喜欢
血尿酸帕金森病血脂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你了解“血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