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施模式开展美术活动

2015-11-16 00:25缪向玲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学习兴趣幼儿园

缪向玲

【摘 要】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美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美术对于幼儿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都对美术活动提出了要求。作为幼儿教师,应努力探索一种更为有效地开展美术活动的模式,使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可以更好地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鉴于此,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就此作出探究,以期为幼儿美术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美术氛围;学习兴趣;作品评价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激发美感,陶冶情操,可以促进幼儿创造力、表现力、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研究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路径。幼儿教师应积极探索实施模式,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通过美术活动来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与艺术素养的提升。

一、营造外部良好的艺术环境

外部良好的艺术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的美术创作表现力,因此教师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营造一个开放的、充满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

1.以墙画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幼儿园都会有美丽的墙画,这些墙画起到了装饰幼儿园、吸引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墙画来展现各种卡通人物、植物、动物形象,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艺术环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2.设计创造性的美术环境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天地、创造的天地,因此教师应设计创造性的美术环境,以多种多样新鲜的工具(如颜料、彩纸、粉笔、画板、剪刀等)和教师的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引领学生动手创作。幼儿对美术工具的喜好是不一样的,而经常变换的,不同的美术材料能激起幼儿的兴趣和热情。提供多样的、开放的材料工具,让幼儿有选择的机会,有助于创造出多样的表现形式,有助于他们在操作中学会使用多种工具,感受不同工具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增添乐趣,增加美感。

二、培养幼儿美术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幼儿而言,学习兴趣更是最大的驱动力,可以促使幼儿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去。为此,教师应更多地着手于提高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绘画、手工与美术欣赏。

绘画包括了画画、染画、添画、吹画,教师应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素材和方式。比如,小班教师可以让幼儿用油画棒或者棉签来添画雨点、雪花、花瓣等,或者学画一些简单的图形,画一些简单的动物、水果等,并多进行鼓励与表扬,激发其兴趣;中班可以采用棉签画、水彩画、手工贴画等,或者让幼儿自己设计多种绘画方式来完成一件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性表现欲和美术活动兴趣;大班可以进行一些稍有难度的绘画学习,比如进行手指画等复杂的美术活动,使幼儿在具有挑战性的美术活动中获取信心与兴趣。

在手工与美术欣赏活动过程中,教师也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分别制定不同的活动策略,使幼儿都可以从中获得愉悦与快乐,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利用多样化美术教学方法

幼儿美术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均取决于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教育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趣味性的美术教学方法可以使幼儿美术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究,认为改进美术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游戏法

幼儿普遍喜欢游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法进行美术教学,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游戏情境,使幼儿在情境中自觉地去进行美术活动,寓教于乐。游戏的形式和方法也有很多种,讲故事、变魔术、角色扮演、过家家等都是较为常见的。比如,一位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拿来了几只气球,并扮作小兔子来卖气球。幼儿看到气球后很开心,纷纷围了上来,说道“好漂亮的气球!小兔子老师,我也想要气球。”教师说:“想要气球很简单啊,大家都来画一画小兔子老师的气球,画得好了气球就送给大家了!”听到这里,幼儿纷纷埋头画了起来。很快,一幅幅充满了童稚的画面就呈现了出来。

2.交流法

有时候幼儿不知道如何去进行绘画活动,在绘画时经常会不知道从哪里下笔。为此,教师可以多与幼儿交流,询问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并积极对其加以引导,告诉他们可以怎样画。比如,教师要求大班幼儿画回家的路上,一些幼儿不会画。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采取设问引导式的方法与幼儿交流:你是怎样回家的?回家的路上都会遇到什么?有没有高楼大厦,有没有车?有没有公园?有没有花草树木?如此一交流,幼儿就会知道怎样去画了。又如,教师让幼儿画最喜欢的人,有的幼儿画了妈妈,有的幼儿画了老师,还有的幼儿画了爷爷、奶奶,但是一名幼儿画了一团乱麻。教师没有批评她,而是与她进行了交流:“大家都在画最喜欢的人,你告诉老师你最喜欢的人是谁啊?”她低头不语。教师又问道:“老师猜一猜,是不是最喜欢妈妈了?”她摇了摇头,继续在纸上随意画着不规则的线条。教师似乎猜到了什么,就引导她:“那你喜不喜欢老师呢?”她点了点头。教师继续说道,“那你画一画老师好不好,老师想知道在你心中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可以吗?”她点了点头,就开始画了起来。虽然她画得很抽象,但是可以看出她画得十分用心。因此,教师在遇到幼儿不会画、画不好的时候,不应质问或批评,而应积极与幼儿进行交流,多问问幼儿原因所在,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怎么做,这样要比手把手地教幼儿更为高效。

3.赏析法

引导幼儿多欣赏一些中外名家作品和儿童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产生感受、理解和发现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含义,使他们在获得艺术“营养”的同时激发出大胆地表现力与创新力。

四、创新作品评价形式与内容

对于幼儿而言,评价与指导同等重要。因为教师的评价可以使幼儿受到鼓舞,可以激发幼儿的信心与兴趣,可以促进幼儿美术活动的参与度。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多元评价,促进整体提高。多鼓励、多夸奖,进行合理的作品评价。同时,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当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借幼儿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而不是用”像”与”不像”、”对”与”不对”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更多的是让幼儿相互审视、交流、发表见解。通过比较、观察,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及自己的不足,并能从中悟出道理,在以后的绘画中加以改进,对此,教师应善于听取孩子们自己对作品的表达设想,给予每位幼儿展览作品的机会和权力,并注意发展作品的独创性,从而维护和肯定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此外,当幼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美术天赋之后,也要积极维护,多多开发,使其天赋得以保持和发展。

五、结语

通过美术学习,幼儿的创作能力、表现能力、感悟能力、欣赏能力都可以得到大大提升,因此,教师应充分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营造外部良好的艺术环境,激发幼儿美术学习兴趣,利用多样化美术教学方法,创新作品评价形式与内容,结合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来确保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与相关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邓子红.幼儿园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开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9(08).

[2]胡汾萍,李西建.浅析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3]毕芳.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新变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学习兴趣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