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

2015-11-18 14:44朱铭
文理导航 2015年32期
关键词:资源开发体育教学新课程

朱铭

【摘 要】能否顺利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充分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只有充分发掘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才能让体育课程不在“墨守成规”,我们需要推陈出新,形成具有义务教育特性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体系。

【关键词】体育教学;新课程;资源开发

一、体育器材的充分利用

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一物多用,根据器材特点开发其多种功能和用途,是解决器材品种少的好办法。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三人角力、夹抛绳、跳移动绳、绳球、绳投掷、跑蛇绳、二人三足跑、踩龙尾等;胶圈——可以用作滚雷、多人拔河、套活动目标、网圈接球、赶圈穿梭、运输队、撒网捕鱼、踩双圈接力等游戏活动;接力棒——可以用作接力跑的传接器材、哑铃操的手持器材等。

2.挖掘体育设施资源,制作简易器材。新课程强调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样就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同时,关注学生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好的玩具不一定是昂贵或复杂的,重要的是它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因此,结合我校实际,利用废旧物解决器材的短缺,自己制作了简易体育器材,从体育器材开发的方面改善了教学条件。例如:“打盒子”这项民间体育活动是孩提时代的我们喜欢的一种体育游戏,如今把它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同样是学生们喜爱的体育游戏。它的玩法简单,参与的少年儿童每人手持长约一米的木棍,大家共同争打铁盒子,这种游戏的重点不是盒子,而是在于运用技巧与智慧将盒子打出,又不失去所控制的坑穴为胜。在打盒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快速跑能力和反应能力等基本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团结、拼搏、进取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机智、果断、勇敢、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充分利用废旧的木棒制作了类似与曲棍球棍的木棒,利用废旧的铁罐头盒开展了我们的打盒子特色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我们都知道对孩子来说最自然的学习方式是“玩”,学与玩并不对立,需知“‘玩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最大贡献”。有趣的学习环境是对孩子大有益处的。基于“打盒子”这项民间体育活动的特点把它引入课堂教学中,在丰富我们教学内容的同时,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基础。

3.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的利用价值。在我国,由于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学校都是成人化的体育场地器材,这实际上是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因而未受到学生的喜欢。因此,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有条件的小学)可以将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努力将体育场地器材改造成学生的运动乐园,以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例如,可将体育场或器材改造成:三角形场地、三个球门的小足球场。降低篮球架高度的、多向篮球筐。降低排球网高度的小型软式排球场。降低排球网高度的沙滩排球场。小型板羽球场地。小型羽毛球场地、小型健身房。小型毽球场地。可供轮滑、放风筝等活动的多功能活动区。可进行拔河、“跳房子”等活动的游戏区。

4.合理使用场地和器材。合理使用场地和器材强调的是在“使用”上下功夫,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场地和器材的使用空间和时间,同时注意安全问题和场地器材的保养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场地和器材的使用空间,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空地和学校周边环境,处理好“利用”与“安全”与“保养”的关系,认真进行实地考察和合理地统筹与规划。

(2)在制订课程表时,应该考虑学校体育教学条件的现状,一定要科学的挖掘和利用场地器材使用、效果,安排好顺序时间。

二、开发课程内容资源

对现有的传统运动项目进行改造,重要的是要以整体健康观为指导。运动项目的改造应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1)简化规则——只保留一些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能兴高采烈“玩”起来的简单规则;(2)简化技战术——只保留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基本技战术;(3)修改内容——去掉不得学生身、心、社三方面健康发展的、学生无兴趣的、陈旧的内容,减少竞技运动的成分,淡化“达标”式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不过分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4)降低难度要求——降低运动难度、动作难度,不苛求动作的细节,减少器材的重量,改变器械的功能等;(5)改造场地和器材——使场地和器材适合学生的年龄、性别、身高等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三、发挥校外体育资源

1.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除了体育课以外,应将课外体育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课外时间远远多于体育课时间。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但这不是说学生的所有课外体育活动都需要教师去指导,而是要鼓励学生学会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或自我锻炼。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学生锻炼小组、课外体育俱乐部、自我锻炼等。

2.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校外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体育活动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因此,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家庭、社区、区县镇、少年宫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假如,开展家庭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持体育活动的习惯,并在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的成长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学校也可以举办家庭趣味游戏运动会,引导学生在校外和家长一起参与体育活动。

四、开发体育信息资源

体育信息资源具有时代气息,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媒体获取新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方法,观赏体育比赛等,以便不断充实课程内容,如体育远程教育资源就是不容忽视的课程资源,它有助于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等。有关体育信息资源开发的问题可详见第四章第五节有关内容。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体育教育是全民健身基础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在这个重要的舞台上,发挥一个老师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

[3]《体育教育展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尧佳路校区)

猜你喜欢
资源开发体育教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