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杨贵妃·马嵬坡》的感受

2015-11-20 14:23毛瑾瑾
剧影月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长生殿妃子杨贵妃

■毛瑾瑾

演出《杨贵妃·马嵬坡》的感受

■毛瑾瑾

《长生殿》是清代文学家洪昇的著作,主要是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300多年来,《长生殿》一直活跃在戏曲舞台上,至今仍不断上演。同时《长生殿》既是一部爱情悲剧又是一部时代悲剧。它曲词优美,历来为人称道。清代曲家赞誉《长生殿》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

而《长生殿》也是苏州评弹中的一部优秀的长篇弹词,得到评弹观众的喜爱和评弹后辈的传承。全书叙述了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感人心扉,惊天动地。前几年当我把评弹艺术大师杨振雄先生写的《长生殿》出版剧本认真看完后,对此有了更深的感悟。

无独有偶,我于2009年又现场观摩了两位弹词表演艺术家张振华与邢晏芝老师表演的长生殿选回《马嵬坡》,立刻被书中的情节以及艺术家的艺术魅力所深深的震撼!

张振华老师在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白口都深入人心,把一个苍老、衰弱、多情的唐明皇呈现在观众面前。面对并不忠诚的陈玄礼和六军的哗变无力阻拦,龙泪纷纷……六军的理由是:“反贼安禄山乃杨贵妃义子,已除奸相杨国忠乃杨贵妃之兄长,而杨妃以其美色惑乱君皇之心,此乃祸根!奸相虽除,但杨妃尚在,以致于军心不安,所以请皇上赐死杨妃,割爱正法!”。而唐明皇也发出了既有力又孱弱,但非常感人的还击:“啊呀呀,何出此言?这这这……妃子何罪啊?宠信安禄山,重用杨国忠乃朕之过失,杨妃素不干预朝政,与妃子何涉?至于美是杨妃天生自美,惑是寡人自惑(不是她来迷惑我,而是我自己迷她)岂能加罪于妃子呀!呵!难道六军可以趁战乱胁迫天子?既六军不发,不忠于朕,朕立刻退位!朕宁死亦不忍舍弃妃子!”然而六军毫无退让之意,眼看着心爱的妃子被迫死去而无法逆转,不由感叹愤慨:“恨六军,太无情,恃众咆哮欺寡人,说甚么不斩杨妃不进兵。记得长生殿里曾缔约,山盟海誓拜双星,岂能舍弃卿卿独贪生。七夕盟誓成空愿,堪怜一片痴迷情。到如今鸳鸯竟遭恶风浪,马嵬坡殃及妃子要一命倾。纵然是剑雨枪林何所惧,也博得个泉台上与你永不分。”不管是表演人物还是深情演唱,张老师都把唐皇的不忍、无奈、凄惨、悲痛,多情刻画得入木三分,使现场的观众感同身受,如临其境。

而我的恩师邢晏芝老师也是一位富有舞台经验的艺术家,无论在说表还是弹唱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既有深厚的传统艺术的功底,又有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心得。她在舞台上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杨贵妃,雍容华贵,气质高雅。舞台的表演随着情节的推进,情绪不断地变化、深入。尤其看到唐皇史无前例地为了自己去和六军对话,甚至是君皇对臣子的请求,

这个举动彻底地感动了杨妃。她为了顾全大局,大义又博爱地恳求唐皇把自己赐死,解唐皇和大唐江山于危难之中。在杨妃与唐皇死别之前,邢老师展示了大段的唱功,把剧情推向高潮。这段“杨派俞调”也成为邢晏芝的保留经典唱段。其中的唱词:“渔阳鼙鼓动地惊,唐室存亡仰圣君。你是身系天下民心在,万不能为我一人而弃苍生。玉石俱焚非我愿,莫叫我身后凄凉留骂名。这金钗钿盒奴带了去,不负你三千宠爱在奴身。长生殿同把双星拜,夜半无人私语轻,但愿生同罗帐死同陵。”这些唱词很令人感动。“金钗钿盒”是李杨定情之物,意义非凡,至死伴随。最后唱到“今朝奴葬在梨树下,来日还都迁皇陵,不负当年七夕盟。”说明贵妃面对死亡已很坦然,毫无畏惧,命“高力士,取白绫!”甚至是很平静的……此刻演员在台上演,观众在台下哭。

2012年我有幸学习排演了中篇评弹四大美人——贵妃篇之《马嵬坡》,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评弹艺术节和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节的演出和比赛。这回书虽然难度极大,但由于特别喜欢,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这次学习提高自己的艺术,拓宽书路,所以排练便开始了。果然很难,单单从临摹老师们的说表、唱腔、角色就花了很多的功夫,然后反复训练,可唱起来总是感觉不到位。于是我仔细地研究,老师为什么设计这样的唱腔?这样的唱腔对于人物的展示和感情的发挥有什么作用?它的精妙之处在哪里?记得老师对我说过一句话:“虽然我们评弹表演的基本手法是‘跳进跳出’,既是角色,又是演员。但对于杨贵妃这个角色一定要以第一人称,而且是全身心地投入来演唱,不能一味模仿,形似则退,神似则进”。这句话令我感触很深,假如只是把剧本背熟,完成台词和唱腔,模仿表面,只能是肤浅的。要做到活学活用,这对于艺术来讲尤为重要。演员只有完全融入角色“以情带声,音随情转”才能出色地完成艺术创作。经过反复琢磨,反复研究,我慢慢渐入佳境,找到了一些关键的窍门,抓住了人物的感情和灵魂,所以演出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对于杨贵妃这个人物和书中唱腔我特别偏爱,由于悲剧自身的感人,加上自己投入的演绎,因此几乎每次演唱时都会情不自禁的流泪,好像那时舞台上的自己就是书中的杨贵妃。参赛演出也得到了专家老师以及观众的肯定,并且获得了奖项。通过演出这回书,我在业务上又提高了一步,也使我更加明白,艺术除了自身的基本功之外,还有好多东西需要加强和修炼。包括文化素质的提升,以及对姊妹艺术的观摩、交流与借鉴,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等等,那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艺术才会更厚实,更有感染力!更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
长生殿妃子杨贵妃
欢欢喜喜过大年
浅析李白乐府诗中的妃子形象
长恨歌
杨贵妃死亡之谜
漫步荔林
杨贵妃死亡之谜
论《长生殿》的现代改编缺位
从《长生殿》看帝王恋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杨贵妃 王朝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