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观察生活练习”

2015-11-20 14:23梁寒寅
剧影月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程式化人物形象尝试

■梁寒寅

演员的“观察生活练习”

■梁寒寅

“观察生活练习”是一种将生活、技巧、创作结合起来的练习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各色人物的细致观察和分析揣摩使演员建立起明确生动的“内心视象”,从而在形象特征捕捉,习惯性格把握、内心活动展现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为在舞台上塑造出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是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观察生活练习”的一些理解和感悟。

一、为何要进行“观察生活练习”

作为一名从事舞台表演的文艺工作者,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在短短剧(节)目中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更重要的是塑造出“一个人”。然而,不同剧目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有时甚至与自身的形象特点反差甚大,要准确生动地塑造出这“一个人”,就要求我们具备丰富的生活观察和感情积淀,为此,时刻注重加强“观察生活练习”就成为几乎所有演员、尤其是我们青年演员必不可少的专业素养。

1.加深对生活的理解

演员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我们要以一人之力,去尝试体验、理解、再现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时代的人物形象。没有对社会、对生活的充分理解,是无法自如做到这一点的。所以,我们唯有通过“观察生活练习”,更多更深入地走进生活、扎根社会,通过大量细致的观察和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积累,才有可能在接受全新的角色安排时相对从容地去思考相关的人物定位和应对措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同时也能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思想认知,帮助我们更好地拓展自己的心理区间。

2.避免受程式的拘束

在一般的理解中,难过了就应该流泪,高兴了就应该欢呼,这些当然是正确而且直观的表象反映,然而人作为复杂的社会动物,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和与之相应的个性化的行为,比如“悲愤的笑”、“高兴的泪”,这都是较为极端但又合情合理的表现。如果我们在人物塑造过程中千篇一律地拘泥于程式化的表现形式,则不仅会让观者觉得索然无味,也失去了演员本身作为剧本二度创作者的意义所在。因此,只有通过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程式化的思维和表现。

3.拓展想象的空间

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不难想象,一个缺乏丰富的想象力的演员是难以较好地完成人物形象塑造这一任务的,而在我们的艺术创作中,除了自身有限的经历,更多的艺术灵感还是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因此,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百态观察得越具体、越细致,素材积累的越多,就越有利于想象空间的开启和拓展,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越容易走进观众内心。

综上所述,要想在舞台创作中和人物塑造过程中做到胸有成竹,就必须借助大量的“观察生活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生活积累,否则就很容易走进脸谱化、程式化、非真实的俗套。

二、怎样进行“观察生活练习”

既然自觉开展“观察生活练习”对一名演员来说是如此重要,那么,要怎样进行相关练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根据作者这些年的实践经验,“观察生活练习”和其他各项基本功训练一样,唯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按照以下步骤开展,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1.细致观察

不管是否是带有针对性,尝试带着目的和思考去观察生活,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事件、对话、着装、动作等等都应该被纳入观察的范畴,有时甚至需要刻意观察一些与自身年龄、职业反差较大的群体进行观察。而对于滑稽戏这样兼顾现代和传统的剧种,还要注重加强对古典文学、戏曲的学习。唯有这样,才能在拿到剧本的时候迅速从记忆中搜索到相关的人物形象,更好地进行比对。

2.仔细揣摩

在进行大量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分析揣摩。我们说“存在即合理”,在现在生活中为什么这个人是这样的打扮、说这样的话、吃这样的饭,为什么遇事会有这样的反应,身边接触的是这样的一群人……这些问题都是有一定的内在原因的,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才算是真正完成了观察,我们在将来尝试塑造人物的过程中才不至于出现对话、服装、情绪等与人物身份相背离、相矛盾的情况。

3.特点提炼

在将所观察到的人物进行反复揣摩之后,我们就要尝试对个体的特点进行总结,进而提炼出与之相似的一类人的特点,比如老年人的动作缓慢是怎样表现的,农民工的淳朴谦恭是怎么表现的,销售人员的伶牙俐齿是怎么表现的……当我们能够牢记并掌握较多这样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特征之后,在舞台上的塑造能力就能够更加自如了。

4.尝试模仿

当我们通过“观察生活练习”储备足够多的人物素材时,就可以通过剧本或者日常练习开始尝试模仿了。值得一提的是,“观察生活练习”中的模仿并不是对观察对象的简单复制,二是需要将平日所积累的方言、形体、唱腔等基本功融合到具体角色的塑造中去。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系统的“观察生活练习”,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业务知识、提升技能水平,塑造出更加符合剧情需要、易为观众接受的舞台形象,更能让我们从中更好地体验社会百态、感悟人生百味,不断丰富自己的眼界和阅历,对于像我这样的青年演员而言,这实在是一门实用、好用的必修课。

猜你喜欢
程式化人物形象尝试
再试试看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再试试看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论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对当代戏曲的影响
京剧服饰的文化内涵
浅谈京剧身段表演的艺术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
吴万夫作品《坠落过程》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