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理论、实证分析及政策评述

2015-11-27 03:02任国强潘秀丽
华东经济管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迁入地劳动力对象

任国强,潘秀丽

(天津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一、引 言

从世界范围和经济发展的纵深角度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社会现象,为了解释这些劳动力迁移现象,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劳动力迁移理论,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劳动力迁移的新经济理论,该理论主要有四个核心观点:①迁移决策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家庭的行为;②迁移的目标不仅仅是预期收入最大化,同时也为了最小化家庭风险;③受到家庭经济资源的约束,家庭只能安排个别成员进行迁移,在迁移者和其家庭之间存在着一个不明确的契约安排,迁移者通过汇款来弥补家庭支出;④劳动力迁移与否,不仅取决于他们与迁入地劳动力之间的预期收入之差,还取决于他们在家乡感受到的相对剥夺,相对剥夺强烈的家庭更倾向于迁移。杨文选,张晓艳(2007)[1]、赵燕(2011)[2]认为劳动力迁移的新经济理论更能合理地解释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问题。劳动力迁移的新经济理论和其他迁移理论的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它强调了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本文的目的是对相对剥夺影响劳动力迁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其主要理论观点及实证分析方法,并提出未来要改进的方向,从而使其更好地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提供指导。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影响的研究最早起源于1984年,发展至今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也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因此本文从理论、实证及政策建议三个方面对典型文献进行评述,然后分析目前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影响的理论研究

Runciman(1966)最早给出相对剥夺的规范定义,他指出,一个人感到他被X相对剥夺要满足四个条件:①他没有X;②他看到自己的比较对象在过去或预计到将来某个时间拥有X;③他想得到X;④他认为自己有理由拥有X[3]。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经济学家们开始利用相对剥夺理论分析不同领域的现象。例如,Clark和Oswald(1966)探讨了相对剥夺对薪酬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4]。Baxter(1973)利用相对剥夺理论解释通货膨胀[5]。而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影响的研究最早由Stark在1984年提出[6]。根据相关文献,我们从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影响研究的起源、演变及最新成果三个方面对其理论进行评述。

4.3.2 餐饮服务单位应按照《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规定,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实施信息追溯管理,并向本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报送相关信息。

(一)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影响的理论研究起源(1984年)

Stark(1984)认为传统的劳动力迁移理论无法解释以下三个城乡迁移现象:①迁移率最高的农村地区往往不是最贫穷的;②收入分布不均的农村地区迁移率较高;③对同一个农村地区而言,最为贫穷的人迁移动机最为强烈[6]。为了给出更合理的解释,Stark开始把相对剥夺理论引入劳动力迁移现象的研究,他认为研究个体的效用由该个体的绝对收入和相对剥夺两方面决定,公式为其中为个体受到的剥夺,效用函数满足条件:个体是否迁移取决于迁移前后效用的比较,如果迁移后效用增大,则其就会选择迁移,具体来讲,假定个体迁移前收入为y,则其迁移前效用U1=U(y,RD(y)),迁移后个体可能面临受雇于城市正式部门、受雇于城市非正式部门及待业的三种情况,对应的收入分别为W、W′和0;找到正式工作的概率为P;非正式工作的概率为P′,则其迁移后效用为U2=PU(W,RD(W))+P′U(W′,RD(W′)),当U2>U1当时,个体就会产生迁移动机,迁移发生。

(二)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影响的理论研究演变(1985-2005年)

自从1984年Stark提出相对剥夺影响劳动力迁移的观点之后,很多学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Stark和Yitzhaki(1988)更进一步分析了先前研究中的迁移动机问题,特别强调迁移动机由满足感和相对剥夺两方面决定,如果通过迁移研究对象的相对剥夺降低且满足感提高,可称其具有迁移的强烈动机,如果仅满足相对剥夺降低与满足感提高中的一个条件,则称其仅具有迁移的微弱动机,但如果两个条件均不满足,则称其没有迁移动机,根据上述描述他们分析了不同收入下研究对象迁移动机的强弱,指出收入最高的人不会具有迁移的强烈动机但不排除迁移的可能只是动机可能较弱,而对于收入最低的那部分人而言,迁移动机可能强也可能弱,但总体上收入低的人的迁移动机强于收入高的人[7]。 随 后 ,Stark和Wang(2000)[8]、Mehlum(2002)[9]开始从多期研究相对剥夺对迁移的影响。根据Stark和Wang(2000),以降低相对剥夺为目的的迁移行为可能终止也可能无限期持续下去,如果终止,历经期数不尽相同,结果取决于研究对象所在参照群的收入分布情况[8]。Mehlum(2002)则从代际角度出发研究了上下代迁移对当期迁移决策的影响,他指出当期研究对象的相对剥夺会根据上下代是否存在迁移行为而发生变化,具体来讲,因为上代和下代都可选择迁移或不迁移的决策,根据两两组合的方式,当期研究对象就会产生四个不同取值的相对剥夺,然后根据四个不同的相对剥夺和预期收入增加的大小关系,得到了稳定无迁移(stable non-migration)、稳定迁移(stable migration)、限制稳定迁移(conditional stable migration)、后向双元均衡(backward-looking dual equilibria)和后向及前向双元均衡(backward-and forward-looking dual equilibria)五种当期不同的迁移决策[9]。

(三)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影响的理论研究最新成果(2005年至今)

注 释:

以上研究表明:①大多学者认为研究对象的剥夺为收入剥夺,最新的研究中开始考虑除收入以外其他方面的剥夺;②研究集中于说明相对剥夺如何影响研究对象迁移行为的开始与终止,较早的研究从单期角度说明此问题,随后的研究则从多期角度说明了相对剥夺如何影响迁移行为,但无论单期研究还是多期研究都在阐述利用相对剥夺研究劳动力迁移的合理性;③效用最大化方法在理论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但在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领域却鲜有应用,采用的施工机械和现浇结构相差不大,无从体现其优势。构件吊装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精度差;灌浆设备由人工操作完成,过程质量不可保证;临时支撑调整困难,精度不高;大量工作仍依靠人工完成,还未形成标准化体系,效率低。导致装配式建筑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和市场接受程度较差。因此,装配式智能建造技术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影响的实证研究

在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中,学者们主要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确定研究对象相对剥夺时的参照群、相对剥夺维度及相对剥夺测度方法;其次将相对剥夺与劳动力迁移行为相联系时的迁移决策主体问题、实证数据处理问题及通过实证结果验证相对剥夺对解释迁移行为的有效性问题。因此,本文在回顾相关内容时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迁移前后研究对象的参照群是否会发生变化;②定义研究对象相对剥夺的维度怎样选择;③怎样选取相对剥夺测度方法;④迁移的决策主体是个人还是家庭;⑤实证研究中验证相对剥夺与劳动力迁移关系时的数据处理方法怎样选择;⑥相对剥夺是否为影响劳动力迁移的显著性因素等。下面根据学者们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对有代表性文献进行评述。

(一)迁移前后研究对象的参照群是否会发生变化

智能化测试保护装置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计算机如何识别保护装置的硬件板卡组成及各种板卡属性信息,然后根据装置硬件属性,组织测试逻辑数据库,并执行整机测试,即对保护装置多维度数据进行挖掘。保护装置多维度数据是立体的信息数据集合,该信息集合至少包含以下数据信息,见表1。而如何自动、快速获取这些多维度数据,就成为该系统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

(二)研究对象相对剥夺的维度怎样选择

维度的选择是定义研究对象相对剥夺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由于家庭收入和消费支出较易度量,包括 Stark和Taylor(1989,1991)[15-16]、Czaika和Hein de Haas(2012)[17]、Stark 等(2009)[18]及Czaika(2011)[19-20]等在内的很多学者在研究时以二者作为相对剥夺维度。Quinn(2006)认为家庭收入只能反映家庭当时的生活情况,因此仅用收入作为相对剥夺的维度存在缺陷,他认为应当采用能够更长远地反映家庭经济地位的家庭财富作为相对剥夺的维度,因此他利用研究家庭的收入、所拥有的土地面积、耐用消费品、住宅质量及面积、所拥有的社会地位及资源代表家庭财富构建了一个多重剥夺[10]。Vickstrom(2010)[21]同样认为应当以家庭财富作为相对剥夺的维度,他采用包括耐用消费品、交通工具、住房、水源、卫生设施、燃料、用电、土地和家畜在内的九项指标来衡量家庭财富的大小,并根据Filmer和Pritchett(2001)[22]、Rutstein和Johnson(2004)[23]的做法以主成成分分析法确定上述九项指标在家庭财富中所占的权重。除家庭收入、财富和消费支出外,研究其他维度相对剥夺的学者还有很多。例如,Bhandari(2004)[24]以可用耕地取代收入作为相对剥夺维度,因为根据Karan和Ishii(1996)[25],在尼泊尔的农业地区所占有土地的面积对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能决定生活状况。Verme(2010)则以研究对象的职场地位为基础提出了劳动维度相对剥夺,指出当研究对象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与实际的职场地位不匹配时就会产生劳动维度的相对剥夺[14]。同样研究劳动维度相对剥夺的还有Chenoa Flippen(2013)[26]。

(三)怎样选取相对剥夺测度方法

在明确了研究对象相对剥夺产生的参照群及维度后,测度方法的选择是定义其相对剥夺的最后一步。常见的相对剥夺测度方法主要为两种。第一种方法以参照群相应维度的均值作为比较标准,此时的相对剥夺为研究对象此维度取值与参照群均值差距的函数,假定以Y表示剥夺维度,用yi表示研究对象此维度的取值,用μ表示参照群均值,则个体的相对剥夺可表示为RDi=f(μ-yi),Quinn(2001,2006)[10,27]在其多重剥夺的测度中采用了这种方法。第二种方法以参照群内境况更好的对象作为比较标准,此时的相对剥夺为参照群相应维度分布状况的函数,同样假定以Y表示剥夺维度,以yi表示研究对象此维度的取值,以yh表示参照群内情况最好的研究对象此维度的取值,则研究对象的相对剥夺可表示为目前大多数的相对剥夺均采用这种方式测度,可以参见Stark和Taylor(1989,1991)[15-16]、Czaika和Hein de Haas(2012)[17]、Czaika(2011)[19]、Vickstrom(2010)[21]、Zheren WU(2008)[28]等的研究。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广泛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资源建设,具体是指充分运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并且以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教育信息化不仅需要有健全的法规法律,还应该有专业的人才为其进行研究和探索。本篇文章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目前院校的信息化建设状况特点以及核心信息化建设的构想3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高校的本科教育信息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迁移的决策主体是个人还是家庭

相对剥夺理论认为受到相对剥夺的对象会通过迁移降低剥夺感,那么迁移决策是出自个人还是家庭?迁移理论的微观经济学解释对此有不同的观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认为个体是理性人,他们可以通过比较迁移的成本和收益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是迁移的决策主体,而新劳动力迁移理论(NELM)则认为迁移决策主要出自家庭,目的是通过迁移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风险最小化(Massey,1990;Massey等.,1993)[29-30]。相对剥夺理论作为迁移新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认为迁移决策主要来自于家庭而不是个人。例如Stark和Taylor(1991)指出家庭是迁移决策的主体,并认为迁移是家庭管理风险的一种策略[16]。Valencia(2008)认为迁移决策由家庭成员协商制定,以期通过迁移利用劳动力市场多样化来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31]。Quinn(2006)认为有很多理由认为迁移决策出自家庭而不是个人,首先,当迁移成本较高时就需要家庭调动资源资助个人,其次,迁移个体通常只是暂时性的离开家庭,通常他们会将收入以存款的方式寄回并最终回归家庭且始终与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10]。

子宫内膜的细胞想要保持其结构的正常,最重要的就是细胞能够自发性的进行凋亡[4]。随着AM与细胞异常凋亡之间所具有的关系逐渐被学者们所关注,虽然不能将其作为AM发病的准确机制,但却可以作为治疗AM的新方向。

(五)实证研究中验证相对剥夺与劳动力迁移关系时的数据处理方法怎样选择

如表1①所示,相对剥夺作为影响迁移的解释变量共出现15次,显著12次,较好地验证了研究对象的相对剥夺是影响其迁移的重要因素。

此外,估计迁移对象非迁移收入的方法除反事实法以外,还有工资差异法,主要的研究可见Quinn(2001&2006)[10,27]。Quinn(2001&2006)[10,27]以聚类法预测不同地区的工资收入研究墨西哥国内迁移及墨西哥至美国的跨国迁移。这一方法比Harris-Todaro模型中常用的地区平均工资法更准确(Todaro,1969)[35],且因考虑到研究对象个人特点、建立地区虚拟变量,解决了共线性问题,然后利用多分类的logit模型验证相对剥夺对迁移的作用。

Stark和Taylor(1989,1991)[15-16]的研究中均已墨西哥为背景,利用工具变量法(IV)估计家庭无迁移行为的反事实收入,并利用其计算出家庭无迁移行为的相对剥夺,在1989年较早的研究中,通过建立结构方程的方法研究相对剥夺、收入增量等对迁移行为的影响,最后得出在控制了最初绝对收入和期望收入增量之后,相对剥夺对墨西哥至美国的迁移具有显著性影响,支持了Stark在1984年提出的观点(Stark,1984)[6]。在随后1991年的研究中,Stark和Taylor(1991)建立了一个多元logit模型验证相对剥夺对墨西哥国内迁移及墨西哥至美国跨国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剥夺对国内迁移的影响不显著而对跨国迁移是显著的,据此,Stark和Taylor给出的解释是由于环境的相似性国内迁移会伴随研究对象参照群的变化进而加大而不是减小相对剥夺感,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对剥夺较大的对象更容易选择跨国迁移而不是内部迁移[16]。Vickstrom(2010)[21]指出Stark和Taylor的研究忽略了迁移行为的累积因果效应(cumulative causation)。这一效应最早由 Myrdal(1957)[32]提出,后来Massey(1990)[29], Massey和Durand(1994)[33],Massey和Zenteno(1999)[34]等人做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它认为迁移不是单期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要发生了就会持续下去。而在先前的相关实证研究中并没有与累积因果过程相匹配,为弥补这一缺陷,Vickstrom(2010)以最小二乘回归法估测无迁移行为的反事实家庭财富,并运用不同形式的家庭财富数据计算相对剥夺验证其在不同阶段对迁移的影响,具体来讲,为模拟累计因果理论中动态迁移过程中的后期,在计算相对剥夺时对研究家庭和其他家庭的财富都采用实际数据,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对剥夺对迁移的影响;为模拟累计因果理论中动态迁移过程中的中期,在计算相对剥夺时对所研究家庭的财富运用反事实数据对剩余的其他家庭运用实际数据,并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相对剥夺对迁移的影响;为模拟累计因果理论中动态迁移过程的早期,在计算相对剥夺时对研究家庭和其他家庭财富都采用反事实数据,并利用多分类的logit模型分析相对剥夺对迁移的影响,最后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相对剥夺较小的家庭迁移经验更多,二在没有在迁移行为的反事实情况下,相对剥夺较大的家庭更容易迁移[21]。Vickstrom(2010)的研究不仅解决了相对剥夺内生问题而且验证了利用相对剥夺解释迁移行为时也能够较为合理得解释迁移持续发生的过程[21]。

1338年2月法令授予治安官审理重罪和侵权罪的权力,随之“治安法官”(justices de la Pees)一词出现 [3]26,治安法官和治安官两词通用。由于治安官司法职能的进一步延伸扩大,治安法官一词逐渐广泛使用,而治安官逐渐较少使用。1361年《治安法官法》颁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治安官的司法权,至此治安官名称退出了历史舞台,治安法官正式诞生。

(六)相对剥夺是否为影响劳动力迁移的显著性因素

状态。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有些学者采用多重剥夺模型,研究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但这种做法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即不同因素间可能存在的较强相关性从而使得理论上或主观感觉上显著的剥夺变量变得不显著,因此,建立一个即能长远又能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生活状况又较易度量的多维剥夺测度,以便更好地解释劳动力迁移行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收入只是影响劳动力迁移的一个方面,迁入地的生活方式、福利待遇、学校的教学水平等都是吸引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所有这些因素我们均可视为迁入地对迁出地劳动力的剥夺,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仅考虑了迁出地对研究对象的剥夺和收入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忽略了迁入地对研究对象的除了收入以外的其他剥夺,因此,如何把群间多维剥夺引入劳动力迁移模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三,现有研究在研究劳动力迁移时,考察的剥夺属性主要是收入和物质,没有考虑情感因素,而子女照料、老人抚养等情感因素也是影响劳动力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迁入地对迁移劳动力的歧视政策则是造成其回迁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把情感剥夺引入劳动力迁移模型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目前相对剥夺与迁移行为关系的研究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对风险的忽略,劳动力迁移的新经济理论认为风险是考察迁移行为的重要因素,因为大多数迁移行为是研究对象为了规避其在原所在地的高风险而采取的策略,而相对剥夺理论却没有考虑风险。

在处理实证数据验证相对剥夺与劳动力迁移之间的关系时,学者们通常会先解决相对剥夺的内生问题(Stark和Taylor,1989)[15]。具体来讲,由相对剥夺引发迁移行为的家庭会通过迁移增加家庭收入或财富提高家庭地位进而降低其相对剥夺,这样由实际数据得出的结论就会造成相对剥夺与迁移行为负相关、绝对收入或财富与迁移行为之间正相关的假象(Vickstrom,2010)[21]。因此,预测迁移对象非迁移的相对剥夺对于研究至关重要,一方面,如果以收入为相对剥夺维度时,就先需估计迁移对象的非迁移收入并据此计算相对剥夺;另一方面即使相对剥夺不受迁移影响,计算迁移对象的非迁移收入也非常重要,因为相对剥夺理论解释迁移行为时认为相对剥夺和绝对收入增量都是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相关文献综述发现学者在实证分析中对迁移对象非迁移收入的预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反事实的方法,可见Stark和Taylor(1989,1991)[15-16]、Vickstrom(2010)[21]的研究。另一个是工资差距法,可见Quinn(2001,2006)的研究[10,27]。

表1 相对剥夺维度及其作为解释变量影响跨区域迁移时的实证结果

续表1

四、基于相对剥夺理论的劳动力迁移政策及建议

由于相对剥夺理论认为不仅研究对象的预期收入增量会影响劳动力迁移,其迁出地的相对剥夺也是促发迁移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关于抑制和促进劳动力迁移的政策也大多从改变研究对象的绝对收入和相对剥夺两个方面阐述。Stark和Taylor(1991)认为不考虑内部不平等性的经济发展政策可能会导致更多迁移行为的发生,因此,如果一项发展政策想降低迁移或者使迁移保持现状,那么政策在制定时不仅要考虑增加绝对收入也要考虑政策实施后收入分布的平等性问题[16]。Quinn(2006)认为如果想要减少迁移的发生,那么政策在制定时必须同时注重群内的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如果一项政策在提高绝对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研究对象的相对剥夺,则迁移会增加而不是降低[10]。Vickstrom(2010)认为为了阻止迁移的发生而采取的发展战略如果忽略了平等问题反而事倍功半[21]。Baudassé(2008)[36]认为由于研究对象不仅在意绝对收入而且还在乎其所处的相对位置,那么就迁移活动来讲,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收入差距的作用可能被弱化,因为同样起作用的还有其所在参照群内收入分布情况,因此,想要控制迁移活动的政策,就要密切关注迁出地的收入平等问题,根据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中等收入国家的迁移行为可能是最多的;Stark等(2009)[18]指出如果相对剥夺影响迁移,那么税收等能够改变收入分布的一些转移支付政策不仅能够通过正常的机制起作用而且还可以影响迁移。Quinn(2001)[27]、Massey 等(1993)[30]认为迁移政策在制定时要因人而异。具体来讲,Quinn(2001)认为政府在制定影响迁移的政策时要考虑到对象的生活条件,因为预期收入增量和相对剥夺对不同生活标准的个体影响是不同的[27]。Massey等(1993)认为对于处于收入序列不同位置的家庭或者处于不同收入分布的家庭,相同的收入增量对迁移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一项能够提高一个群内平均收入的政策,相对剥夺较大的对象收入没有增加,那么群体内的迁移行为反而会增加,但如果相对剥夺较小的对象收入没有增加,而相对剥夺较大的对象收入增加,那么迁移就会减少,也就是说政府政策和经济增长对迁移的影响因其作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30]。Valencia(2008)认为迁移不仅受迁出地相关政策的影响而且还与迁入地的政策有关[31]。Czaika和Hein de Haas(2012)利用双边剥夺来说明这一问题,他认为研究对象的迁移行为不仅受迁出地的相对剥夺影响而且还受迁入地跟其处于相同收入位置对象的相对剥夺即双边剥夺的影响,并且由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一假设[17]。

五、结论与尚需解决的问题

(一)结论

关于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影响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综述的形式对其进行了总结。理论方面的结论是:①大多数研究以收入作为相对剥夺维度,最新的研究中开始考虑其他方面的剥夺;②研究集中于说明相对剥夺如何影响研究对象迁移行为的开始与终止,结果表明利用相对剥夺解释劳动力迁移行为具有理论依据;③效用最大化方法在理论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实证方面的结论是:①研究对象迁移后的参照群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不变,这与迁移时间的长短、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在文化、环境方面的类似性及研究对象的适应能力有关;②关于相对剥夺的维度,学者大多选用收入、消费支出等变量进行研究;③相对剥夺的测度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与参照群均值进行比较,一个是与参照群内比研究对象境况更好的人进行比较;④迁移决策主要来自家庭而不是个人;⑤对迁移对象非迁移收入的预测方法,除反事实法以外,还有工资差异法;⑥实证结果较好地验证了相对剥夺是影响研究对象迁移的重要解释变量。政策方面的结论是:大部分政策均指出如果想要改变某地的迁移行为只改变该地对象的绝对收入是不够的,在改变绝对收入的同时也要注重收入分配是否平等。

(二)几个尚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研究大多选用收入或其他方面的单一维度作为相对剥夺维度,这些做法存在一定缺陷,首先收入不能很好地反映研究对象的长期经济地位,其次,单一维度不能全面反映研究对象的生活水平及

利用1989-2013年共8篇代表性实证研究文献,选取收入、住宅面积、住宅质量、消费支出、土地面积、耐用消费品、农耕地在相关实证分析中常出现的7个相对剥夺维度,将其影响跨区域迁移的实证结果总结为表1。

相对剥夺与劳动力迁移的最新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对单重收入剥夺的扩展;②对多期迁移模型的深入探讨。Quinn(2006)在分析相对剥夺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时沿用了Stark最早采用的效用最大化方法,不同的是,他认为研究对象的相对剥夺感不仅可由收入相对较低引起,还会由耐用消费品、住宅质量、住宅面积、土地、社会地位及社会资源等的相对匮乏引起,因此其效用也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只要迁移后效用提高,迁移行为就会发生[10]。关于多期研究,Koval(2007)[11]考虑到了 Stark和Wang(2000)[8]、Mehlum(2002)[9]一直被忽略的迁移成本,指出迁移成本可能会影响迁移行为从发生到终止的期数但是其取值必须介于参照群内个体收入的最低和次低值之间,否则不会产生影响。

①Stark&Taylor(1989)、Stark&Taylor(1991)、Quinn(2001,2006)、Stark et al(2009)、Czaika Mathias(2011)[19]的研究中因变量跨区域迁移是指跨国迁移。

Crosby(1979)指出人们的剥夺感与参照群体有关,因此定义研究对象相对剥夺时首先要弄清其参照群问题[12]。参照群概念源于社会公平的现代理论并由Hyman(1942)[13]提出,简而言之,它是指研究对象所选取的比较对象的集合。Verme(2010)认为个体选取的比较对象应当由与其自身在某些方面例如种族、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等相似的个体组成[14]。由于迁移后研究对象生活地点的变化会造成环境发生变化,那么参照群是否随迁移发生变化呢?学者们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Stark和Taylor(1989)认为参照群是否会随研究对象的迁移行为发生变化取决于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所存在差异的大小,具体来讲,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差异较大的迁移例如跨国迁移,研究对象会因为文化和社会环境不相同而主动排斥与迁入地人群之间的比较,因此参照群不会发生变化,仍然来自于迁出地,但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差异较小的迁移例如国内迁移情况就大不相同,因为一个国家内部文化和社会环境的类似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迁移对象会逐渐融入当地而与迁出地群体疏远,参照群便逐渐由迁入地的群体替代[15]。Stark和Taylor(1991)进一步指出,对于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差异较大的迁移来说,参照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长期性、永久性迁移中参照群就会逐渐发生变化[16]。Czaika和Hein de Haas(2012)则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给出答案,他们认为迁移后,较之低人力资本、低收入的个体而言,高人力资本、高收入个体的参照群更容易发生变化[17]。

根据植物的生活史差异,可将本研究所涉及的植物分为草本、乔木和灌木。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草本植物生长的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平均值要高于灌木和乔木植物生长的土壤,草本植物生长的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是灌木和乔木植物生长土壤的 1.19-1.24倍、1.57-1.71倍、1.59-1.71倍、1.16-1.17倍和1.13-1.49倍,这是由于草本植物每年有大量的枯落物进入土壤,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物质投入,从而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灌木生长的土壤养分略高于木本植物生长的土壤,但二者差异不明显。

②√表示相应文献中采用了此维度的相对剥夺作为解释变量。

③Zheren Wu(2008)采用了本文中提到的两种相对剥夺测度方法,且利用两种方法计算出的相对剥夺对迁移的影响都在0.001水平下显著。

基坑模型标准段宽为21.7 m,深度为18.26 m.考虑到围护桩+内支撑模型,容易出现桩体变形不符合现场情况.将围护桩根据刚度转换原则转换成地下连续墙.

④此处的结果是在控制绝对收入不变后得到的。

⑤Czaika Mathias(2011)[19]根据地理位置、社会阶层及宗教信仰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三个组,每一个研究对象的相对剥夺由其在所在组内的相对剥夺及所在组的相对剥夺两个部分组成,在对跨国迁移进行的实证分析中,研究对象在其所在组内的相对剥夺和所在组的相对剥夺都在0.01水平下显著。

⑥Prem Bhandari(2004)根据研究对象拥有农耕地的情况将其分为五个组,此处的实证结果是在控制了家庭结构变量、家庭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及其平方形式之后针对拥有农耕地最少组的对象而言的。

[1]杨文选,张晓艳.国外农村劳动力迁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J].经济问题,2007(6):18-21.

[2]赵燕.新迁移经济学对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适用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8-10.

[3]Runciman.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Justice:A Study of Attitudes to Social Inequality in Twentieth-Century England[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

[4]Clark,Oswald.Satisfaction and Comparison Income[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6,61(3):359-381.

[5]Baxter.Inf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Justice[J].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3,20(2):263-282.

[6]Stark O.Rural-to-Urban Migration in LDCs:A Relative Deprivation Approach[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84,32(3):475-486.

[7]Stark,Yitzhaki.Labor migration as a response to relative deprivation[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1988(1):57-70.

[8]Stark,Wang Y Q A.Theory of Migration as a Response to Relative Deprivation[J].German Economic Review,2000,1(2):131-143.

[9]Mehlum H.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On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Migration Dynamics[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6(1):69-76.

[10]Quinn M A.Relative Deprivation,Wage Differentials and Mexican Migration[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6,10(1):135-153.

[11]Koval V.A Theory of Self-Segregation as a Response to Relative Deprivation:The Role of Migration Costs[D].California:National University,2007.

[12]Crosby F.Relative deprivation revisited:a response to Miller,Bolce and Halligan[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9,73:103-112.

[13]Hyman H H.The Psychology of Status,Archives of Psychology[M].Montana USA:Kessinger Publishing Co.,1942.

[14]Verme P.Relative labour deprivation and urban migration in Turkey[J].Econ Inequal,2010(8):391-408.

[15]Stark,Taylor.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J].Demography,1989,26(1):1-14.

[16]Stark,Taylor.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J].The Economic Journal,1991,101:1163-1178.

[17]Czaika M,Hein de Haas.The role of internal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ve deprivation in global migration[J].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2012,40(4):423-442.

[18]Stark O,Micevska M,Mycielski J.Relative poverty as a determinant of migration:Evidence from Poland[J].Economics Letters,2009,103:119-122.

[19]Czaika M.Internal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s response of double deprivation:some evidence from India[R].Berlin:Leibniz Information Centre for Economics,2011.

[20]Czaika M.Migration and social fractionalization Double relative deprivation as a behavioural link[R].Oxford:University of Oxford,IMI Working Papers Series,2011.

[21]Vickstrom E.Keeping up with the Diallos:Household Wealth,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Migration between Senegal and Europe[R].Princeton:Working Paper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2010.

[22]Filmer,Pritchett.Estimating Wealth Effects without Expenditure Data-or Tears:An Application to Educational Enrollments in States of India[J].Demography,2001,38(1):115-132.

[23]Rutstein S O,Johnson K.The DHS Wealth Index[R].Maryland:ORC Macro,DHS Comparative Reports,2004.

[24]Bhandari P.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Migration in an Agricultural Setting of Nepal[J].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2004,25(5):475-499.

[25]Karan,Ishii.Nepal:A Himalayan kingdom in transition[M].New York,Paris: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1996.

[26]Flippen C.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internal mig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 comparison of black and white men”[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13,118(5):1161-1198.

[27]Quinn M A.Haves and Have Nots,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Mexican Migration 1987-1997[R].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2001.

[28]Zheren W U.Relative Income Positions and Labor Migration:A Panel Study Based on a Rural Household Survey in China[R].Toyonaka,Osaka:Discussion Paper of Osaka University,2008.

[29]Massey D S.Social Structure,Household Strategies and the Cumulative Causation of Migration[J].Population Index,1990,56:3-26.

[30]Massey D S.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review and appraisal[J].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3,19:431-466.

[31]Valencia J M.Migration and its Determinants:A Study of Two Communities in Colombia[J].Econ J,2008,36:247-260.

[32]Myrdal G.Rich Lands and Poor[R].New York:Harper and Row,1957.

[33]Massey G,Durand.Continuities in Transnational Migration:An Analysis of Nineteen Mexican Communi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4,99:1492-1533.

[34]Massey D S,Zenteno R.The Dynamics of Mass Migr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99,96:328-335.

[35]Todaro M 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138-148.

[36]Baudassé T.International Migration:the Teaching of Economic Theory[J].Análisis Económico,2008,23:63-76.

猜你喜欢
迁入地劳动力对象
迁移创业者:一个分类研究框架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文化融合实证研究
迁移前后移民与土地关系研究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