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自贸协定意向书签署及其贸易效应

2015-11-30 07:42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澳澳洲关税

董 琴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辽宁大连116052)

一、中澳自贸谈判历程及意向书签署

澳大利亚地域辽阔,其国土面积7 682 300平方公里。该国共有六个州和两个地区,作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农牧业、采矿业为其传统产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最大的铝矾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最大的烟煤、铝矾土、氧化铝、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但近年来,伴随着澳大利亚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其主导产业。

中澳经贸关系近些年来一直保持较好发展状态,截至2014年,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以及最大进口来源国。2013年澳大利亚对我国出口贸易额增长28%,达到1 020亿澳元,约占澳方出口贸易总的三分之一。

中澳自贸协定是继中韩自贸协定后,我国与亚太地区重要经济体结束的另一个全面、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澳自贸协定谈判自启动以来,由于政治及核心利益分歧大等原因,历经波折,共耗时近10年22轮。

(一)起始阶段(第一轮至第三轮)

这一阶段中澳谈判处于谈判初期,双方主要谈判内容为双方信息交换。2005年4月18日,中澳双方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关于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和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它的签订标志着中澳自贸谈判的开始。2005年5月4日,中澳首轮谈判正式召开,并就谈判程序、领域等具体问题进行磋商,紧接着同年8月举行中澳第二轮谈判,并就两国贸易体制交换信息,同年11月第三轮自贸区谈判也在北京召开。

(二)缓慢进展阶段(第四轮至第十轮)

这一阶段确立了中澳自贸协定的基本框架,并且就协议部分章节案文达成一致,但由于中澳双方在一些关键领域的分歧,主要包括制造业以及农业等领域的关税减让和市场准入,因此这一阶段取得效果非常有限。

(三)谈判停滞阶段(第十一轮至第十三轮)

这一阶段中澳双方谈判基于处于停滞阶段,停滞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这一阶段中澳政治关系紧张。2007年澳大利亚工党在大选中获胜,而澳大利亚工党历来政治上倾向反华,再加上2009年力拓员工窃取我国国家机密事件,导致中澳双方政治关系雪上加霜,因为谈判在这一时期收获很少。

(四)谈判重启阶段(第十四轮至第十八轮)

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谈判停滞,中澳双方在这一阶段有志向于能够重拾中澳自贸谈判。2010年2月,时任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西蒙·克林对外称中国是澳大利亚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主动放弃了与中国前段时间的争端,将中断了一年多的中澳自贸谈判重新启动。这一阶段中澳双方对前一阶段谈判内容进行盘点与总结,并就中澳双方关心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谈判,但中澳双方最为关心的农业市场准入、投资领域开放等问题,仍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谈判总体困难重重。

(五)谈判快车道阶段(第十九轮至第二十二轮)

这一阶段中澳双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得到全面提升,双方经贸合作进入了快车道。在这一阶段,中澳双方领导人对于中澳谈判更为关注,2013年4月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访华,中澳关系得到全面提升。2013年,澳大利亚新一任总理托尼·阿博特将完成与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达成自贸协定确定为澳大利亚优先事项,与此同时中方政府也积极致力于推进中澳自贸谈判进程,由此中澳自贸谈判进入了快车道。2014年1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澳大利亚总理阿伯特,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双边会谈,双方共同宣布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二、中澳自贸协定意向书主要内容

中澳自贸协议是迄今为止中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最为全面的贸易协议,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等14个领域。

(一)货物贸易领域

此次中澳自贸协定意向书的最大特点就是货物贸易领域的“零关税”待遇,具体内容为澳大利亚承诺最终中国出口澳方所有商品进口关税降为零,澳大利亚93%的出口产品将可免税进入中国,最终这一比例将高达95%。

具体表现为:牛肉,在9年内免去对澳洲进口牛肉的关税(目前牛肉进口关税税率为12% ~25%),在2到7年内对澳洲进口牛杂免去12%的关税,如果澳洲进口牛肉制品超过170 000吨,那么中国政府仍会保留对该产品征收进口关税的权利;羊肉,在8年内免去对澳洲进口羊肉的关税(目前进口关税税率为12% ~23%),在7年内对澳洲进口冷冻羊杂免去18%的关税;奶制品,在4年内对澳洲婴儿配方奶粉免去15%的关税,在4年内对澳洲进口冰激凌、乳糖、酪蛋白和牛奶蛋白免去10%~19%的关税,在9年内对澳洲进口液态奶免去15%的关税,在9年内对澳洲进口奶酪、黄油和酸奶免去10% ~15%的关税,在11年内对澳洲进口奶粉免去10%的关税;羊毛,除了已存在的WTO羊毛配额,澳大利亚将专享30 000吨干净羊毛特定国家配额,相当于43 000吨含脂羊毛,自协议生效起到2024年,该数额将逐年增加5%,同时享受零关税优惠政策;酒类,4年内将免除酒类产品目前14%到20%的关税;皮革,4年内免除羊皮目前7%的关税,2至7年内免除牛皮目前5~84%的关税,4年内免除袋鼠皮关税9%和袋鼠革14%的关税,协议生效之日起4年内,免除目前其他一系列皮革产品目前5~14%的关税;园林业,所有关税将被免除,4年内,杏仁,核桃,开心果等其他所有坚果类产品免除10~25%关税,8年内,对橙子、柑橘、柠檬和所有其他柑橘类水果免除11~30%的关税,4年内,对所有其他水果免除10~30%的关税,4年内对所有新鲜蔬菜免除10~13%的关税;谷物,协议生效首日免除大麦3%的关税及高粱2%的关税,4年内免除棉籽15%的关税,4年内免除麦芽及面筋10%的关税,协议签署首日即免除燕麦、荞麦、小米及藜麦2%的关税,4年内免除豆类最多7%的关税;活畜,4年内免除关税,包括活牛10% 的关税(出口中国的配种活牛已免税);猪肉,4年内免除猪肉最多20%的关税;加工食品,7年内免除橙汁15~30%的关税,4年内免除高达30%其它果汁的关税,5年内免除天然蜂蜜15%的关税和最高25%其它蜂蜜产品的关税,4年内免除通心粉15%的关税,4年内免除巧克力8~10%的关税,4年内免除西红柿、桃、梨和杏罐头15~25%的关税,4年内免除饼干和蛋糕15~20%的关税。具体类目及减免起始年限见表1。

(二)服务贸易领域

1.教育服务行业

表1 中澳货物贸易关税福利一览表

澳方将新增77家可以接受中国海外留学生的教育机构,且签证审批流程也将变得简单,澳大利亚的大学今后可以直接在中国开拓生源。

2.金融服务行业

中国致力于提供新的或扩大澳大利亚金融服务提供商的市场准入,包括银行、保险、基金管理、证券、资产证券化和期货行业。经济改革和自由化加大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未来中国发展计划将持续推进金融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此外,11月17日,中澳签订的合作谅解协议在悉尼指定了人民币官方清算中心,中方授予澳方5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首次允许中国货币在澳洲海外贸易中流通,这将大大改善跨境人民币交易效率。

3.旅游及相关服务行业

中方承诺澳方服务行业的供应商能够在中国建立、修建及运作澳洲独资酒店及餐馆,此外澳大利亚的旅行社也能够在中国建立澳洲独资子公司,可以为中国游客及外国游客提供在中国境内的旅游相关服务。

4.电信服务行业

中方同意确保为澳大利亚的电信企业新增投资途径,允许他们在上海自贸区投资增值电信服务业时享受优惠的外资股权限制政策。

5.健康及老年护理服务行业

中方将允许澳大利亚在中国境内建立澳方的独资医院以及老年护理机构。

6.法律服务行业

澳方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在上海自贸区内与中国律师事务所共同开办商务联盟,并允许他们向客户提供澳洲、中国或国际法律服务。

7.采矿及采掘工业服务行业

中方允许澳方采矿及采掘工业服务供应商提供关于煤层甲烷及页岩气开采的技术咨询和现场服务。此外中方也保证澳洲公司在与中国公司合作时,可以提供有关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及铁、铜、锰资源的咨询服务。

8.建筑及城市规划服务行业

中国在评估更高水平申请资格时,给予澳洲建筑和城市规划公司更多在中国合法承接高价值项目的机会。

9.运输服务行业

中方将允许澳方海运供应商在上海自贸区建立澳洲独资的船舶管理公司,航空运输服务对澳大利亚做出承诺,主要包括地面管理覆盖范围,机场运营和专业航空服务。

10.其他服务行业

中国允许澳大利亚供应商包括驻扎在中国的澳洲独资子公司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软件推行和研发,与生产相关的服务,楼宇保洁、印刷包装材料,笔译和口译服务,房地产和环保服务。

(三)投资领域

目前我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主要在原材料领域,比如煤和铁矿石。此外,澳大利亚也有一些领域不对中国投资开放。自贸协议达成之后,一些此前不对中国投资者开放的领域,中国投资者也可以进入了。

根据协议,中澳双方在协定生效之日起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同时大幅降低企业投资审查门槛,增加企业投资的市场准入机会、可预见性和透明度。此外,澳方将中国私人、非国有投资者投资澳大利亚非敏感领域行业接受审查的门槛,从2.48亿美元提高至10.78亿美元;FIRB关于中国农场农地私人投资的法定审核界限将提高到1 500万澳元,对于中国私人投资者经营的农业生意法定审核界限提高到5 300万澳元。但澳方对于来自中国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仍然需要FIRB严格审核,尤其是传媒、电讯以及国防等高敏感行业。除此之外,中方投资者还被允许进入澳方的私人医院以及养老机构等新领域。

(四)人员流动

在中澳保证各自的移民和雇佣框架的前提下,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将通过减少人口流动屏障,改善临时入境者途径。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将放宽对中澳技术人员,投资者和商务旅客的限制,大力支持投资和贸易。新的投资便利化计划(IFAS)将会在现有澳大利亚签证政策的基础上实施,将使公司对特有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挑战做出更加灵活的回应。

(五)其他

搭建中澳电商发展框架,确保现有的国际知识产权并进一步发展合作,确保相关政府机构就竞争政策保持合作与沟通,为未来澳大利亚进入中国政府采购市场提供写上空间,促进贸易通关的简化流程。

三、中澳自贸协定的贸易效应分析

中澳自贸协定意向书签署将会给中澳双边贸易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包括贸易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一)中澳自贸协定的静态效应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静态效应的观点主要来自于美国经济学家J·Viner(维纳,1950)提出的,范纳和李普西在此基础上对其积极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贸易转移”以及“贸易扩大”。

1.中澳自贸协定的“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建立区域经济一化组织后后,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被同盟内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所替代,同时通过专业化分工,使本国该项产品的消费支出减少,而把资本用于其他产品的消费,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使贸易量增加。尽管中国在加入WTO时已经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关税减让,但是中国的平均关税水平相对于澳大利亚来说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此次中澳自贸协定意向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零关税”,中国承诺对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大部分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澳大利亚承诺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零关税”的实施,对于中国的进口而言,将扩大对澳大利亚优势产品的进口,包括澳大利亚的农、矿产品,包括谷物、奶产品、牛羊肉、铁矿砂、动植物油脂、羊毛等,部分中国国内生产将由澳大利亚进口所替代。此外由于进口产品价格的下降将进一步扩大中国消费者的进口需求量,二者共同带来中澳的“贸易创造”效应。

此外,除了货物领域的“贸易创造”效应外,此次中澳自贸协定也必将带来服务贸易领域的“贸易创造”。金融领域,人民币结算业务在澳大利亚即将开展;澳洲的旅游服务能够在中国建立澳洲独资子公司,提供中国境内旅游服务;澳大利亚律师事务所可以在上海自贸区内与中国律师事务所开办商务联盟,允许他们向客户提供澳洲、中国或国际法律服务,其客户不受地域限制;澳大利亚在中国建立独资医院和老年护理机构;采矿业允许澳大利亚服务商提供咨询服务;中国在评估更高水平申请资格时,给予澳洲建筑和城市规划公司更多在中国合法承接高价值项目的机会;中国将允许澳大利亚海运供应商在上海自贸区建立澳洲独资的船舶管理公司;中国允许澳大利亚供应商包括驻扎在中国的澳洲独资子公司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软件推行和研发,与生产相关的服务,楼宇保洁、印刷包装材料,笔译和口译服务,房地产和环保服务。

2.中澳自贸协定的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缔结区域经济组织之前,某个国家不生产某种商品而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商品;建立后,同盟成员国原来从非成员国进口的成本较低的商品转从关税同盟内部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来进口。

中澳自贸协定签订之前,我国动物产品、活动五以及纺织原料等主要从新西兰进口。中国与新西兰自2008年签订中新自贸协定后,中新贸易突飞猛进,中国从新西兰进口的主要是动物产品、活动物、木材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和食品饮料。动物产品是新西兰对中国出口最多的商品,2013年出口额为50.3亿美元,增长70.5%,占新西兰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1.4%。木及制品、纺织品及原料、食品饮料对中国出口15.6亿美元、3.3亿美元和2.7亿美元,分别增长54.7%、3.6%和45.6%,占新西兰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9%、4%和3.3%。2013年新西兰出口中国的奶粉量为68.7万吨,澳大利亚为2.8万吨。奶酪产品,我国来自新西兰进口量2.0万吨,澳大利亚为4.6万吨。奶油产品来自新西兰进口量为4.6万吨,澳大利亚为1 827.3吨。我们发现,新西兰对华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动物产品、活动物以及纺织原料,在此次中澳自贸协定意向书当中关税均降为零,这就意味着自2008年中澳自贸协定签订后新西兰对华的大量出口,将受到剧烈冲击,尤其是乳制品,事实上自2008年,新西兰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后,一跃成为世界最大乳制品出口国,但这一地位即将被撼动。

3.中澳自贸协定的贸易扩大效应

无论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情况下,进口国商品的价格都比原来下降了,如果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增加幅度要大于商品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使商品的销售额也就是进口额增加,这就是贸易扩大效应。

中澳缔结自由贸易区后,无论在贸易创造还是在贸易转移的情况下,中澳相互间进口商品价格均比原来有所下降。尤其是像电子产品、羊毛、乳制品等均属于富于需求价格弹性,因此此次中澳取消关税的措施必将使得中澳双边贸易额有所增加,形成贸易扩大效应。一方面,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产品价格都会下降,会刺激中国产品的大幅出口,尤其是中国的电子产品以及工业制成品。另一方面,也会扩大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到2050年在全球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量中,中国将占43%,中国新兴中产阶级将指望澳大利亚为其提供众多产品,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中免除关税的条款将使需求激增、从而扩大澳大利亚对华出口。

(二)中澳自贸协定产生的动态效应

中澳自贸区除了“贸易创造”“贸易转移”等静态效应外,在长期来看还具有动态效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动态效应作出重要贡献的有小岛清、科登、斯托夫斯基等人。金德尔伯格和林德特对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动态效应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和“投资效应”等。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中澳自贸区建成后,将会把中澳国内市场合并成统一的大市场,这将导致企业面临的市场有所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也相应扩大,进而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例如澳大利亚乳制品历来是澳大利亚的优势产业,但一直深受新西兰乳制品的强有力竞争,市场份额深受影响。而中澳自贸区的建立,使得澳大利亚乳制品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产生规模经济,带动成本的下降。

2.竞争效应

中澳自贸区建成后,竞争效应也将凸显,既包括区域内竞争加剧,也包括对区域外竞争力的提升。中澳自贸区建成后,中澳必将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专业分工和产业分工,区内专业化的分工会进一步细化和深化,这反过来又会加剧区域内的竞争。中澳达成零关税的自贸协议,这意味着失去高关税保护的农业和矿业将受到巨大冲击。农业是澳大利亚的优势产业,其乳制品等极具竞争力,而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竞争力却相对较弱,同时澳大利亚矿产丰富,尤其是铝土矿、煤等能源和资源产品(铝、锌、镍、铜和铀)。

此外,中澳自贸区建成后,中澳将会使得原有优势产业、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工业制成品、纺织服装以及电子产品伴随着成本的降低以及市场的扩大必将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澳大利亚的乳制品、动物产品等由于中国广阔市场的职称,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自然将得到经一部提升。

3.投资效应

中澳自贸区的建立将改变投资回报率的相对价格信号,因而会进一步刺激投资,投资效应中既包括区域内的投资效应,也包括吸引自贸区外的投资。

中澳自贸区建成后,我国的工业制成品、电子产品、玩具、日用品和服装类产品对澳大利亚出口将大大增加,这些产品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资金以及对乳制品、纺织原料等产品的进口也将从美、日、韩、新等地方转向澳大利亚。这样,区域内由于投资门槛降低及领域扩大,中澳相互间投资必定会大规模增加;区域外,原来与中、澳签订有自贸协定的国家为了防止产生投资转移效应必将加大对华及对澳直接投资,此外,区域外并且原来并无自贸协定的传统投资国诸如美、日等国为了保持住原有市场份额,也会增加在中澳自贸区内的投资,以建立“避税工厂”并向区内供货。

4.产业结构调整

中澳自贸区的建立将对中澳双方经济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澳大利亚方面,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多是农产品和原料,二者占澳大利亚对华出口一半以上,2003年我国就已经超过日本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铁矿砂进口国,可以说我国是澳大利亚出口的重要市场。但随着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澳大利亚必须考虑矿业繁荣之后的经济发展问题,其农业、服务业出口以及高端制造业必然成为优先选项,尤其是其留学服务及旅游服务。2013年,中国赴澳洲留学的人数4年来首次出现增加,达到78 277人;2013年中国大陆赴澳游客增长14%达到69.7万人次,中国仍是澳最大旅游市场,而且中国游客为澳经济一年贡献了51亿澳元。中国方面,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也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注入动力。目前,中国对澳出口的制成品占主流,包括纺织、服装、轻工等,中澳自贸区建立后,中国将面对澳大利亚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激烈竞争,改革是在必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将逐渐提高。

四、我国相关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澳自贸协定作为迄今为止中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最为全面的贸易协议,将为中澳双方带来巨大的收益,“中国造”也将迎来新的商机。因此,我国相关对澳外贸企业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主动了解中澳自贸协定内容

此次中澳自贸协定意向书的签署意味着中澳自贸谈判的实质性结束,虽然通常来讲意向书签署后通常半年或一年左右将正式签署自贸协定,然而关于中澳自贸协定正式开始生效的日期并未明确,也就是说上述相关关税福利、服务于投资等政策并没有即刻生效。在这一特殊过渡时期,我国对澳外贸企业应及时主动了解中澳自贸协定进展情况,并格外注意掌握自贸协定产品降税清单和具体降税进程,根据降税清单以及不同产品不同降税进行适时调整本企业进出口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

与此同时企业也应根据降税清单和具体降税进行,加强与国外进口商沟通,根据降税具体情况将有关商品关税优惠作为贸易谈判筹码,借此机会大力开拓市场。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降税具体情况加强与澳大利亚客商沟通,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形成企业价格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降税情况以此为筹码与区外客商谈判,增强企业进口的可选择性,扩大企业受惠程度与范围。

(二)充分利用便利条件,积极开展多种方式合作

中澳自贸协定意向书中加强中澳双方服务、投资以及人员流动等方面合作,减少双方合作领域限制,降低投资门槛减少人员流动限制,这为企业间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国相关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贸区提供的便利条件,积极展开多种方式的合作,逐步提升企业管理和品牌运营能力,营造互惠互利的商业模式。合作方式中,我国企业不但可以考虑赴澳开办独资企业,也可以考虑其他多种方式,比如与澳方共同出资建立合资企业或者与澳大利亚通过合同确立中澳合作方式,具体情况可以根据投资具体项目和投资环境决定。

(三)关注服务贸易领域

此次中澳自贸协定中,服务领域的开放程度可谓是范围广、程度深,包括了大部分的服务行业,尤其是在教育、金融、旅游、电信、养老及护理、运输、采矿等行业,双方相互扩大服务领域合作,这对我国企业来讲可谓是机遇空前。澳大利亚是我国传统留学地点,并且近几年来我国赴澳旅游人数激增,此次对于留学及旅游限制的放宽,必将扩大我国赴澳留学及旅游规模,因此相关企业应提前进行市场调查,做好准备工作,积极开拓中澳服务贸易领域合作。

(四)注重技术创新、质量提高,使企业更具国际竞争力

中澳自贸协定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风险并存,由于澳大利亚农业和乳制品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因此中澳自贸区一旦建成,将对我国农业以及乳制品行业带来较大冲击,尤其是我国国内乳制品行业。因此,相关企业面临澳大利亚强有力竞争,必须注重企业技术创新,同时不断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进而使得企业产品更具国际竞争力。

(五)注重投资风险规避

现阶段国际市场环境纷繁复杂,我国企业赴澳投资或合作不但需要考虑区内环境,也需要考虑区外环境,为降低风险与损失,我国企业应更多的应考虑与澳大利亚企业采取合资或合作的方式,以便降低经营风险。

[1]李碧芳,肖辉.中澳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3(3):5-6.

[2]周晋竹.南北贸易协定的经济影响分析:中新FTA和中澳FTA[D].北京:对外经贸大学,2009.

[3]王莉,沈贵银,刘慧.中澳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奶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9(9):37-43.

[4]吴延鹏,严玉洁.中澳自贸协定将带来哪些机遇?[EB/OL].http://world.chinadaily.com.cn/2014 -11/14/content-18916830.htm,2014 -11 -14.

[5]徐洪,祝然.建立中澳自贸区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经济,2013,3(3):70 -71.

猜你喜欢
中澳澳洲关税
享誉海内外的澳洲奶酪
澳洲动物
中澳中学英语课堂组织形式对比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三元肥关税下调 肥企机会来了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380家山东企业受益中澳自贸协定
中澳煤炭产业的合作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
为中澳交流架设“金”桥——记金信集团董事长须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