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的构建及有效性测评

2015-12-03 11:49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权重维度矩阵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530006)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着力强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重视运用理想信念的力量凝聚人心、鼓舞力量。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并不乐观,经济转型带来的新变化、高校扩招导致教育资源匮乏,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迫切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实效测评。尽管现有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做出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为实效测评标准的构建具有参考价值,但从实效测评标准、测评方法等来看存在如下不足:第一,从规范角度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测评指标,其有效性如何,还须深入实效测评领域以作具体性探讨;第二,虽然初步建立了教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却仅是从教育目标要求而非教育内容要求确定的指标;第三,这些指标虽然满足宏观标准,但都比较抽象且可操作性不强,主要根据测评要求对素质现状进行评估而不是对实效的直接考评。因此,在现有教育资源、教育模式、教育手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测评应该树立哪些标准、指标设置的有效性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是必须首先弄清的基本问题[1]。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测评的指标设置问题开展经验研究,取得评价指标的有效性测试的第一手资料和相关统计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评价指标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建议,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测试维度与指标设置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进行评价,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搞清楚决定思想政治水平的具体内涵。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取决于人的思想品德结构,目前关于人的思想品德的内在结构的理解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同,有“三层次说”、“四层次说”、“五层次说”等[2]。但人的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内在性的问题,对其进行直接测试很困难,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外化。根据内因决定论,外化仍然要基于人的思想品德的内在构成。吴林龙(2012)认为可以从知识理解、观念认同和行为外化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实效测评[3],具有借鉴意义,但其设置的二级指标仍然是抽象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考虑到二级指标设置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本文从知识获取、观念认同和实践行动三大维度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并设置了具体的二级评测指标。

教育的重要功能是通过施教、教化提高人的素质,通过教育环节获取相关知识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一般包括政治知识、道德知识、法律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让这些知识被大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加以接受。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的研究成果,教育者的专业程度、可靠性、和他是否受欢迎会影响说教的效果[4]。因此,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对政治知识、道德知识、法律知识的理解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教与学。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这两方面设置相关的具体评价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是价值观念的形成,教师知识传授的效果和学生理解的程度都受到价值观念约束。人的价值观念形成规律表明,人总是在实际需要的指引下于认识事物后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当前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表明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和本质要求[5,6]。因此,必须将观念认同作为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认同的层次可将观念进行纵向分层,从高到低将认同纵向分层为信仰、确信、相信、接受四个水平,在对相关具体指标进行具体设置时按这一思路进行。

参与式教育的核心在于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注重对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的把握,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7]。学生通过实际参与将自己的获得的价值观念外化为行动。实践行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内在追求和期待,最终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品德规范和行为习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总是蕴含着相关实践行动的维度。实践行动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行为部分的内容包括政治行为、道德行为、法律行为等,从外化的维度,可将该指标纵向分层,设定为执行、践行、习惯、品质等四个水平,再从这几个层次设计具体评价指标。

基于知识获取、观念认同和实践行动三大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测试的相关指标设置如表1:

表1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评价指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的有效性测评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评价涉及到较多的定性内容,相关评价标准有较大的弹性,再加上不同评价主体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带来了评价的不确定性,这样必然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对具有模糊性、多准则的复杂决策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评价过程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使用,特别适合决策结果难以直接计量的评价情况。

(一)层次分析法(AHP)简介

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 针对对定性问题量化存在难度建立了层次分析法,这是一种进行定量分析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对于一些难以量化的复杂问题,采用系统的概念,将其看作一个大系统,首先对系统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理清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然后再请专家对每一层次的因素通过相对重要性进行评判并打分量化。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出系统中每一层次因素的权重得分并排序,最后根据排序进行相应评价。层析分析法的优点在于较好的解决了定性问题的精确评价的难题,将思维过程和主观判断实现数量化处理,并能得到比较满意的评价结果。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分析过程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对实际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将系统分解成若干层次,下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

(2)构造对比矩阵。对层次结构模型中每一层所涉及到的指标,可以用1-9标度法等方法构造对比较阵。

(3)计算指标的权重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对每一层的指标的成对比较阵,利用数学方法计算最大特征根及特征向量,做一致性检验。

(4)计算组合权向量,实施组合一致性检验。计算每一个下层指标对上一层目标的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若获得通过,则可根据检验结果进行相关决策。

(二)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赋值标准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进行分析,需要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系数。权重系数可以根据1-9标度法进行确定,如表2所示。1-9标度法的具体做法是,对每一层次设计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评分构造出一个判断矩阵,由此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操作时,聘请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独立评分,然后取平均数作为专家组评分结果。

表2 1-9标度法下指标权重系数选取标准

(三)数据来源

为评价思想政治实效评价指标设计的适当性,以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的专业任课教师和全校的资深辅导员为调查对象,针对表1设计的3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1个二级评价发放50份评分问卷调查表,每个指标的评分标准见表2。最后收集得到45 分有效答卷,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通过计算每个指标的专任教师评分的均值得到该指标的标度系数。

(四)评价指标有效性的测试结果

对于一级评价指标的适用性,根据表1,知识获取、观念认同和实践行动三大维度构成一级指标,根据高校45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任老师对这3个指标评分的均值,构造出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表3 指标权重系数选取标准

首先求解实效评价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求解必须将判断矩阵的列元素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用式求出该矩阵列元素的一般项,得到列向量归一化矩阵如下:

然后将向量wi进行归一化处理,可以求得矩阵的特征向量为:

W =[0.409,0.335,0.256]T

由此得到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409、0.335、0.256。

对知识获取维度下的二级评价指标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根据表1,知识获取维度下共设5个二级指标,根据专家评分对其构造的判断矩阵,如表4所示。

表4 知识获取维度二级指标权重系数选取标准

用同样的方法,通过求解实效评价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再进行归一化处理,可以求得矩阵的特征向量为:

W =[0.152,0.203,0.231,0.272,0.141]T

由此得到知识获取维度下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52、0.203、0.231、0.272,0.141。

对观念认同维度下的二级评价指标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根据表1,观念认同维度下共设4个二级指标,对其构造的判断矩阵如表5所示。

表5 观念认同维度二级指标权重系数选取标准

用同样的方法,通过求解实效评价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再进行归一化处理后求得矩阵的特征向量,得到观念认同维度下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419、0.306、0.275。

对实践行动维度下的二级评价指标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根据表1,实践行动维度下共设3个二级指标,对其构造的判断矩阵如表6所示。

表6 实践行动维度二级指标权重系数选取标准

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实践行动维度下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89、0.333、0.278。

这样得到整个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系数,如表7。

表7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

四、基于评价模型的研究结论及评价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任教师打分获得的相关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知识获取、观念认同和实践行动的权重系数分别是0.409、0.335、0.256,由此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方式,大学生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也同样非常重要,由此才能进一步将其外化为实际行动,使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能够落到实处。从专家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从这三方面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一定合理性。

进一步,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反应了各个具体环节、具体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各二级指标最后的综合权重系数差别不是很大,表明所选择的这些指标都具有重要性。在12个二级指标中,指标A4、B1、B2的权重系数超过了0.1,表明评价专家仍然比较看重思想政治课程考试成绩、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出勤率、学生与老师的互动程度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A3、B3两个指标的权重系数超过了0.09,表明评价专家仍然比较看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指标A1、A5的系数较小,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是教师备课准备和学生通过作业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这两个指标的评价内容看,指标A1 (教师备课准备)的可操纵性较差,指标A5 (作业次数)来评价教育的有效性不一定准确,因此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较小。其他相关权重系数均列在表7,清晰地表明了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因此具体分析不再赘述。

[1]王光,吴林龙.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测评标准: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3):188-190.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3]吴林龙.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测评标准[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C.I.Hovland,I.L.Janis.Summary and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A].C.I.Hovland and I.L.Janis (Eds).Personality and Persuasibility[C].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59.

[5]曾雅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3 (1):36-38.

[6]蔡海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3 (1):174-176.

[7]张卫红.论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2):8-11.

猜你喜欢
权重维度矩阵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权重常思“浮名轻”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光的维度
基于局部权重k-近质心近邻算法
矩阵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