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视野下乒乓球发球体系及其训练方法研究①

2015-12-04 21:12李丰严王蒙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9期
关键词:落点发球战术

李丰严 王蒙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 福建厦门 361000)

系统论视野下乒乓球发球体系及其训练方法研究①

李丰严 王蒙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 福建厦门 361000)

发球作为乒乓球前三板技术中的第一板,在乒乓球竞赛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该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在系统论的视野下从乒乓球发球体系中的技术层、心理层及战术层3个层面出发,分析影响发球效果的因素。并根据这3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方法。旨在加深乒乓球发球内涵的认识,完善乒乓球发球体系,从而在日常实践和训练中不断提高发球质量。

乒乓球 发球 技术 心理 战术

1 发球的重要性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不受对方来球影响的唯一环节。在规则的范围内,根据对手的站位和技术水平,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战术计划,将球发到对方不利于接球的位置,不但可以压制对方的进攻,同时也为自己接下来的战术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2 影响乒乓球发球效果的因素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影响乒乓球发球效果有3个层面的内容:技术层面、心理层面和战术层面。技术、心理、战术3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技术是基础,心理是保障,战术是有效手段。要想完整的执行好一套富有成效的战术没有扎实的技术水平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很难实现的。而先进的战术反过来又能使运动员充分的发挥其技术水平和稳定的心理情绪。因此要想获得最佳的发球效果,就要将技术、心理、战术3个方面相互协调起来。

2.1 乒乓球发球的技术层面

2.1.1 常见的几种发球技术及其特点

(1)正手奔球有着球速快、落点比较长,冲力强的特点。(2)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则有着低弧线,强冲力大,容易迫使对方后退接球。(3)发短球有着出手快、发球动作隐蔽、落点短,使对手不易抢攻。(4)正手发转与不转球,两者动作相似,容易迷惑对手从而造成对方的失误。(5)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则球的旋转力很强,对方击球后容易向其右侧方反弹。(6)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则是在对方挡住后,容易向其左侧方反弹。(7)下蹲发球既可以发出左侧旋也可以发出右侧旋,对对方威胁很大,在对手不熟悉的情况下,往往可以直接得分。(8)正手高抛发球将球抛高后增大了球对球拍的正压力,使球的速度、冲力、旋转都大大增大。

2.1.2 乒乓球技术中影响发球质量的三大因素

近几年来,为了降低发球给对方带来的直接威胁增加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一再的对乒乓球发球规则进行修改。虽然规则的改变一再的在降低发球所带来的威胁,但是在日常训练中我们并不能放松发球这一重要环节。我们要从根本上提高发球的质量,在熟练掌握各种发球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发球效果,即使是在对方能判断出发球路径及旋转的基础上,也照样忌惮发球所带来的威胁。因此我们就必须加强发球的内在技术质量——发球的旋转、落点以及速度三者之间的配合。

(1)“发球旋转的变化”。

在发球过程中乒乓球的旋转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旋转有上旋、下旋、左侧旋和右侧旋。在比赛过程中,采取不同旋转的发球方式,能够很好的打乱对方的节奏制造对手回球困难,为自己发球抢攻奠定基础。因此旋转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为了加强球体的旋转,首先在当击打到乒乓球上的力离球心越远就越容易使球产生旋转;其次在接触球摩擦的同时尽可能的加大撞击的因素;最后,要想让乒乓球的旋转速度更高,就要尽可能的加快球拍的速度,使球拍与球的相对速度更大同时尽可能的加大球拍与球的接触时间。

(2)“多样的落点的变化”[4]。

在发球过程中,掌握多变的落点对于提高发球效果以及后面的战术运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球的落点有近台、远台、左台、右台和中台。在比赛中往往结合对方的站位及技术水平,灵活的运用发球的落点,如果只是发单一的一种落点的球,即使发的再转落点再好也很容易被对方适应,长久以来就很难对对方造成威胁。因此在比赛中采用多变的发球落点才能充分的扩大对方的移动范围,增加对方让位的难度,紧逼对方的弱点压制对方的长处。

(3)“提高球的速度”[4]。

在保证一定的旋转和准确的落点的情况下,加强球的飞行速度会给对手带来更大的威胁。而球的飞行速度,与挥动球拍的速度的快慢和球接触球拍的那一瞬间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有关。在球体接触到球拍的那一瞬间所受的作用力越大,球速就会越快。但也不是一味的强调在触球瞬间发蛮力,单单追求最大发力常常会遇到球出界或者球弹太高等问题,因此在击球的瞬间要合理的调配好撞击力与摩擦力的比例,使球既保证一定的速度又有准确的弧线和落点。

2.2 乒乓球的心理层面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与平时训练时的大不相同,在比赛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保持着高度的紧张,轻微的外界影响就会对运动员的心理情绪造成极大的波动,尤其是当比赛处于焦灼状态,任何细小的失误就容易使运动员在心理上产生过大的压力,产生焦虑的情绪,从而导致技术动作的变形及战术的运用失败。

以下是对影响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的分析。

(1)比赛的规模。

不同的比赛级别对运动员的竞赛心理的影响不同,一般而言,比赛规模越大,运动员的心理越容易受影响,比如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运动员的心理压力明显要比全运会上的心理压力大。

(2)对手的实力。

与不同的对手进行比赛时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在与实力明显差于自己的对手进行比赛时容易产生轻敌的情绪,在比赛中不够专注技术动作比较随意,战术意识也比较懈怠。一旦对手在关键阶段反超比分,心理上就容易产生恐慌,情绪出现不稳定状态,心理压力过大容易使技术动作变形造成失误。

(3)比赛任务。

在比赛之前,无论是运动员自身还是教练员都会为比赛制定一个既定目标,一部分用于检测自己的训练效果及自己的技术水平,更多的是为了集体的荣誉而战。因此在比赛中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比赛中为了集体的荣誉,激发出运动员的斗志,产生一种积极的竞赛心理,使运动员超常发挥。另一种是由于对胜利的渴望,在比赛中思想压力过大,出现怯场的情况,使运动员不能很好的发挥出平时训练中的技术水平。

(4)训练水平及比赛经验。

技术水平高比赛经验丰富的运动员与年轻的运动员相比在比赛中更容易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在比赛中往往能化压力为动力,越战越勇。而年轻的运动员由于没有参加大赛的经验,又急于在比赛中表现自己,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对自己的技术水平产生怀疑,产生减力情绪。

2.3 乒乓球发球的战术层面

在掌握扎实的发球技术和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后,要想给对手带来更大的威胁,就要在发球战术方面做文章。

2.3.1 根据场上比赛局势制定相应的发球战术

在比赛过程中不同的比赛局势有着不同的发球策略。运动员在比赛领先时对发球一般不主动变化,按照原有的发球策略继续稳固下去。在比赛僵持阶段,要在稳中求进,抓住对方的弱点试探性的变化发球,以打乱对方的比赛节奏。在比赛落后时,容易使人产生焦虑,在此时一定要头脑冷静思路清晰,大胆变化,敢于搏杀,以便给自己制造更多的机会。

2.3.2 抓住对方的技术弱点制定发球战术

每个运动员相对都有自己的弱点所在,一般而言发对方的正手的近网球容易给对方的接球带来困难,而对于横拍打法来说,发追身球也是一个很好的发球策略。因此在比赛前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录像,或在比赛中试探对方,找出对方的弱点所在,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发球。

3 乒乓球发球训练

在比赛中要想发出高质量的球,需要技术、心理、战术3个方面的合理配合,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在平时训练中针对运动员的特点及训练水平,设计不同的训练方案,从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自己最佳状态。

3.1 对发球技术的训练方法

3.1.1 念动训练法

“念动训练是运动训练中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它是以意识本身动作的能力为基础,通过想象或回忆某种运动动作反复进行思维表象,引起神经肌肉系统的相应的变化,从而起到训练的作用”。在掌握好发球的基本要领后,在大脑中反复的呈现发球的各个环节,通过大脑有意识的建立动作的神经通路联系,从而形成正确的动作要领和动作表象。

3.1.2 多球训练法

“多球训练法是乒乓球技术训练中最常用的训练方法。它有着密度高、强度大、练习次数多等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在单位时间内练习的次数多,且运动员兴奋性强,比较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在发球的训练过程中,通过多球训练法,反复的体会各种发球方法的核心技术并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己的发球质量也要不断提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对发球的旋转、落点及力量的标准。

3.2 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尤其是年轻队员容易在比赛中受到来自对手、裁判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焦虑情绪,在比赛中乱了阵脚,导致无法发挥正常的技术水平。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

3.2.1 “鼓励法”

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要善于发现运动员的细微进步,并及时对其作出鼓励,以此来建立运动员的自信,激发运动员的天赋与才智。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才能大胆的应用平时训练中所学到的技术动作。

3.2.2 注意力转移法

在比赛前夕,运动员往往会对即将到来的比赛产生一定的焦虑,或是期待,或是恐惧,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因此,教练员要适当的安排一些与比赛无关的的活动,如看电影、玩游戏、唱歌等,以暂时转移运动员的注意力,从而调节他们紧张的心理状态。

3.2.3 模拟训练法

在比赛前夕,通过观看对手的录像,了解对手的技术风格常用的战术打法,做到知己知彼,然后针对对手的技术风格模拟在比赛过程中的应对方法,或是找一个技术风格相似的对手与其对练,以提高在临场比赛的适应能力,尽量避免在比赛过程中由于不熟悉对手而产生紧张的情绪。

3.3 发球战术的训练

3.3.1 单个战术的训练

对于单个战术的训练来说,首先要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一拿起球拍,就要想到是比赛,是对赛中的对手站在对面。其次是善于观察对手,比如对手的站位,情绪等等,根据场上情况选择出相应的策略。

3.3.2 假设性训练

设想自己在比赛过程采用不同的发球方法,对方有可能的各种回球效果,以及在不同比赛阶段、对手不同心态的情况下假设性的运用相应的发球形式。如在比赛中侧身正手发高抛下旋球到对方的反手位,由于这种球角度大,长短结合,故此预判对方不敢侧身,只能用搓会接,因此在发球强攻时要积极为侧身抢攻做好准备。

3.3.3 战术分析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选取一段对手技术打法最具代表性的录像,组织运动员观看,在观看过程中,根据运动员的打法特点,选择相应的战术策略进行应对,借助影像设施从而启发运动员的综合分析能力。

3.3.4 实战训练

训练的最终形式是实战,实战是检验技、战术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在训练时按照比赛的要求进行实战对抗,可以选择不同的实战环境,选择不同的技术风格的对手进行训练,并在实战后认真进行总结,积累比赛经验。

4 结语

(1)一个好的发球的产生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动作所能产生的,而是有不同的因素的相互作用合力的结果。

(2)发球的好坏往往受3个层面的影响:技术层面、心理层面和战术层面。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整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3)在对发球技术、心理、战术层面认识的基础之上,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从而在乒乓球发球环节中全面的提高发球的质量达到最佳的发球效果。

[1]张玲,丁玲玲.各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发球特征分析及新规则下青少年发球技术训练趋势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6):115-120.

[2]陶志翔,祁兵.对网球发球体系的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1695-1697.

[3]张良西.发球与接发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4]胡勇卿,李元.乒乓球发球技术特征和教学方法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7):20-21.

[5]钱健.念动训练法在乒乓球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4):92-93,38.

[6]同美珍.浅谈少年儿童多球训练的心理特点[J].乒乓世界,1990 (2):36-37.

[7]许靖.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探赜[J].当代体育科技,2013(21): 2 6-2 7.

[8]闫志辉,鲍娜.对乒乓球心理素质的训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2):218-221.

[9]邓和彩,贺光伟.旋转对乒乓球运动状态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2010(2):108-110.

G846

:A

:2095-2813(2015)10(b)-003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038

李丰严(1990,10—),男,汉,河南巩义人,厦门大学2013级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王蒙(1988,10—),男,汉,河南安阳人,厦门大学2014及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落点发球战术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战术精确打击“多面手”亮相航展
美国正在升级的小型战术无人机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
心的落点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
心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