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

2015-12-05 05:43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咨询服务咨询论文

杨 屏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205)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s,简称DRS),又称咨询专家(Ask A)、虚拟参考咨询服务(Virtual Reference Services)、电子参考咨询(Electronic Reference Services,E—reference)、网络参考咨询(Network—based Reference Services)、远程参考咨询(Remote Reference Services)、在线参考服务(Online Reference Services)等,以下简称为 DRS[1]。国外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开始较早,198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科学图书馆在世界上首次推出了基于电子邮件方式的“电子化参考服务”(EARS,The Electronic Access to Reference Service)系统,从那时起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开始在世界各国图书馆普遍开展起来。我国数字咨询服务起步较晚,21世纪初,由国家图书馆信息咨询中心牵头创办了“全国图书馆信息咨询协作网”,在全国较早地开展了数字咨询服务,近10年来,我国数字咨询服务从内容到方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图书馆的核心服务之一[2]。

DRS的质量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对DRS进行评价是保证DRS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DRS的评价研究也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有关对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3]。本文拟对我国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的相关论文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以期能总结过去,掌握现状,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方式

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是收录1915年至今的目前世界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收录率96%。截至2012年10月,收录国内学术期刊7900多种,其中创刊至1993年3500余种,1994年至今7700余种,全文文献总量3500多万篇。2013年1月2日笔者对其进行检索,检索式=(SU=数字参考咨询+数字化参考咨询+虚拟参考咨询+虚拟咨询+网上参考咨询+在线参考咨询+电子参考咨询+远程参考咨询)and(SU=评价+评估),共检索出172篇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相关文献。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论文数量与时间

检索出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相关文献172篇,这个数量与整个数字参考咨询研究文献2402篇相比是非常少的,仅占数字参考咨询相关研究文献的7%,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数字参考咨询相关文献分布时间段为1999年到2012年,而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相关文献分布时间段为2002年到2012年。2002年之前国内没有相关研究文献,2005年有23篇文献,研究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2009年之后至2012年又逐年有所递减。对检索出172篇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相关文献,经过一一核对,除去一稿多投及内容相关度太低的文献,还剩139篇,作为本文笔者研究的论文,分布时间段为2002年至2012年,2002到2007年呈现数量不断增加、2007年以后数量逐年减少的态势。具体情况如下表1。

表1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论文数量与时间分布情况

(二)论文基金与发表期刊

表2为本文所统计分析的139篇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相关论文的基金分布情况,非基金文献多达135篇,占了论文总数的97.1%。由此可知,在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方面的基金支持还是不足的。

表2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论文基金分布情况

表3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论文作者发文量

表4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论文作者合作情况

研究相关论文的期刊分布是掌握领域的空间分布和领域重要的有效方法。表1是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论文发表的期刊分布情况,共计52种期刊,其中仅12种是CSSCI来源期刊,不到四分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的相关研究论文整体水平和层次还很不足,有待提高。本文所研究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相关论文发布的期刊大都是图书情报领域期刊,其他的包括少量的科技信息类期刊也与数字参考咨询涉及的领域相关。相关载文量超过5篇的有12种期刊,有5种是CSSCI来源期刊,分别是图书情报工作(13)、情报科学(7)、图书馆杂志(7)、图书馆论坛(6)、大学图书馆学报(5)。

(三)论文作者和机构

本文所统计的论文有149人发表了1篇论文,占发文量作者总数的92%;10人发表了2篇;周宁丽1人发表了3篇;王俭敏1人发表了四篇;袁红军1人发表了七篇。另外,本文所统计的论文有37篇合作论文,占总论文数的近26.6%;而论文独著数为102篇,占论文总数的73.4%。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作者比较分散,缺乏合作。具体情况如下表3、4。

表5是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论文第一作者所在地区分布情况。其中,河南省最多(24),接着依次是广东省(18)、湖北省(17)、江苏省(15)、北京市(10)。

表5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论文第一作者地区分布情况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论文主要作者机构分布如下表6所示。主要为武汉大学(8)、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7)、河南科技学院(4)、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4)、咸宁学院(4)。

表6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论文主要作者机构分布情况

(四)论文研究主题与高影响力论文

笔者对139篇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认为论文研究主题主要有:评价的现状与意义,评价的标准与要素,评价的指标与模型,评价的原则与方法,评价的实证研究,包括软件评价、参考源评价、馆员评价的评价方面等。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领域的研究成果,因此笔者对本文所统计分析的139篇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论文的高被引论文的前20篇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而下载量反映了论文在网络载体中的影响和被应用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下载频次可以更直接地显示论文被读者使用的情况,避免一些人为因素和不良引用动机的影响,因此笔者也研究了下载量最高的前20篇文章。在被引最高的前20篇与下载最多的前20篇文章中,有11篇是一致的,具体情况详见表8。

表7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论文的历年主题分布情况

表8 被引和下载都较高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论文情况

上表中的11篇论文有7篇来自CSSCI来源期刊,占64%,其中2篇来自《大学图书馆学报》,2篇来自《图书情报工作》,还有3篇分别来自《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论坛》和《情报科学》。被引频次最高的是韩志萍于2002年发表在《大学图书馆学报》的《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标准》一文,被引108次,下载频次最高的是张娴、杨志萍、周宁丽、李丹于2005年在《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上发表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网络联合参考咨询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案研究》一文,下载552次。另外,杨志萍、周宁丽的《分布式数字参考咨询系统服务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一文在国内首次提出全面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4],提出了一套“分布式DRS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30个四级指标[5]。

三、我国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的发展及思考

(一)在科研合作的基础上沟通交流,加强学界研究者合作

由上文可以看出,我国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相关研究论文作者地区分布广泛,但论文量稍显分散,而且合作论文仅占论文总数的26.6%,合作程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论文合作未成体系。因此,面对目前现状,笔者认为应在各科研单位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加强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领域里学者的合作。

笔者认为可以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和科研单位内部的合作来进行科研合作。不同的科研单位有其自身优势,双方合作可以实现共赢;科研单位内部不同的科研方向可以实现不同思维方式和科研方法的有效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并且,无论是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还是科研单位内部的合作,都包括地位等级相当的科研单位或科研方向的横向合作,以及地位等级分属上下不同层次的纵向合作。通过科研合作必然能提供研究者间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学者在科研项目上的共同发力,进而达到加强学界研究者合作的目的。

(二)在业界调研的基础上按需研究,提升针对性和实用性

研究是为实践服务的,没有现实需要引导的研究是没有价值的。由前文可以看出,我国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论文在评价实证方面的研究为14篇,仅占总论文数的10%,由此笔者认为现有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方面的研究未能满足实际需要,针对性和实用性还有待提升。因此笔者认为我国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应建立在对业界调研的基础上,再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进而提升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笔者所指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的业界调研主要包括研究的现状、对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有所需求的图书馆或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等,核实出需求点,对症下药,根据业界需求进行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的研究,这样才能提升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数字参考咨询服务顺利有序地开展,也为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可资借鉴的成功模式和可靠经验。

(三)在基金支持的基础上政策导向,促进研究的深入进行

科研经费是研究得以进行和深入开展的强有力保障,基金支持也是满足研究需要的动力源。当然另一方面必须保证科研经费的合理规划和使用,使之发挥最大效益。在基金支持的基础上还需要有利的政策进行导向,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下有助于促进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的深入进行。

没有科研经费支持的研究是无水之源,科研经费的高效投入和管理是保证科学研究顺利开展的动力之源,基金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者的研究热情。在基金支持的基础上,政策上可以通过诸如奖励措施,或强制性要求部分科研单位针对某些具体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进行评价研究的方式,从宏观调控上进行导向,为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的研究保驾护航,促进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的深入进行。

(四)在鼓励研究的基础上评估监督,保障研究成果高水平

在本文的统计分析过程中,发现有部分论文有抄袭痕迹,并且有全文高度雷同的情况,其中有10篇论文与其他论文重复。这种情况之下,对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的论文的评估监督显得格外重要,只有通过建立研究成果评估的指标体系,完善和落实监督环节,才能保证有高质量的研究。并且,对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的评估监督要建立在鼓励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在学界营造一种积极的研究氛围,另一方面通过评估体系监督研究成果的高水平产出。

具体而言,对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研究的评估指标应包括其科研学者间的合作程度、其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情况、其研究成果的影响力。而其科研学者间的合作程度包括科研机构的合作情况、研究作者的合著情况、作者单位与科研单位间的关联等,其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情况包括科研经费实际额度与科研预算的适配度、科研经费分配合理度、科研经费投入后的实际产出效率等,其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包括研究成果对现实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的被引频次、研究成果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等。

[1]初景利.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9.

[2]宋朋,张秀兰.中外数字参考咨询评价标准对比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3):84.85-88.

[3]张玲玲.服务质量评价的发展探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6):44-45.49.

[4]王慧,陈雅.国内外数字图书馆评价文献述评[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3):98-105.

[5]杨志萍,周宁丽.分布式数字参考咨询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4(8):58-60.

猜你喜欢
咨询服务咨询论文
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咨询服务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健康咨询